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奮斗了 第423章 辦學堂了

《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奮斗了》 第423章 辦學堂了

第423章 辦學堂了

    “大娃,二娃,快出來,爹今天帶你們去學堂報名。”剛從衙門下值的翟有貴推開院門大聲喊,就算一晚上沒怎麽睡,他現在的神仍十分

    兩個男娃像小炮彈似的從屋裏衝出來,“爹,真的?真要送我們去念書?”

    自打現在的縣太爺來了,爹比以前忙多了,但家裏的日子好過了,一個月都能吃上一回呢,有時爹還會給他們買點零。他們還聽到爹總跟娘念叨,再存點銀子就送他們去學堂,還說隻有念了書才會有出息,縣衙的誰誰寫了一筆好字,隻抄抄寫寫,除了四季裳,每個月能領一兩銀子,比他的差事輕鬆多了。

    大娃和二娃就記住了,念書好,念書能為有學問的人,長大了能找到好差事,能領一兩的工錢。他們心裏就暗暗期盼著家裏趕攢夠銀子,好送他們去學堂念書,現在終於盼到這一天了,能不高興嗎?

    “這還能有假?”翟有貴看著兩個虎頭虎腦的兒子,非常高興,“快去換裳,爹領你們出門。”

    兩個兒子尖一聲,興地又衝回房間,速度快得跟旋風一樣。

    “啥?當家的,現在就送他們去學堂?咱家的銀子還不大夠。”在屋裏給孩子做鞋的趙大花跟著就出來了,很詫異。

    翟有貴特別高興,“夠了,咱們縣太爺在城裏開了兩家學堂,學堂提供筆墨,回到家了可以蘸著清水在石板、木板上練字。也不用買書,等學生字練好了自己抄書。關鍵是束脩便宜,一個月五十文,一年才六百文。”但凡不是太窮的人家,咬咬牙都能把孩子送進學堂。

Advertisement

    趙大花不敢相信,“真的?那要這樣可就太好了。”念書的花銷可不止束脩,大頭是筆墨紙硯。書可貴了,薄薄的一本《三字經》都要好幾百文,越往下讀需要的書就越多,飯都吃不飽,誰家供得起讀書人?若筆墨紙硯不花錢,隻束脩,家裏還真能供得起。

    “那是當然。”翟有貴十分得意,“縣太爺開這兩個學堂,就是為了造福咱們這樣的普通百姓,讓大家都能念得起書,識了字才能找個好差事。進了學堂,若是學得好,不僅不用束脩,還能掙銀子呢。”

    趙大花猛吸了一口涼氣,紅也就能做個裳和鞋子,細的一點都不會,更不要說繡東西換銀子了?

    “有貴,你說的可是真的?一個月隻五十文就能念書?”隔壁李大爺在牆頭那邊大聲問。

    “翟捕頭,那什麽學堂真能教娃娃繡花?”另一邊鄰居家的媳婦也著牆頭問,的兒子還小,倒是有兩個閨都跟大妞年紀相仿。

    “反正就是看孩子喜歡學什麽吧,在哪一樣上頭有天分就學什麽。不僅娃娃能學手藝,男娃娃也可以。不是所有的男娃都聰明,念不進去書,咱也不能著不是?縣太爺都替咱們想到了,念不進去書的,識了字就轉去學門手藝,將來一樣能養家糊口。”

    大妞已經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咧著,臉上的笑容怎麽都止不住,重重點頭,“娘,我肯定好好學,將來掙了銀子,全都給娘。”

    “一兩銀子?天爺哎,比大人掙得都多。”趙大花都聽直眼了。而大娃二娃則興地臉通紅,“爹,我們一定好好念書,給家裏掙銀子。”

    “我也能去念書?”大妞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翟有貴一家在院子裏說話的時候,李大爺就在院子裏編東西,聽得清清楚楚。一直等他們說完了話才開口問,把他給急得呦,頭頂都快冒煙了。

    趙大花卻道:“娃娃念書有什麽用?男娃娃混在一起不像樣子。”這麽大的閨,都能當半個大人使喚了,學著持家務,將來嫁到婆家才不會被婆婆挑。又不是大家小姐,何必浪費銀錢去念勞什子的書?

    大妞的表眼可見的黯淡下來,翟有貴心疼,對妻子道:“雖然都在一個學堂,但男娃和娃是分開上課的,學的東西也不一樣。娃學會了認字算數,就能去學手藝了。縣太爺說,識了字的娃娃心靈手巧,學起手藝來才能又快又好。我們縣令夫人邊有兩個擅長紅的,隨便繡個小件,都能賣到三五兩銀子呢。”

    “好樣的,爹就指著你們兄弟倆給爹長臉了。”翟有貴兩個兒子的頭,眼裏著暖意。兒子攤上了好時候,比他的運氣好。

    “學堂裏半年一次大考,第一名的獎勵一兩銀子,第二名有五百文,第三名是三百文。”翟有貴解釋著。

    “三五兩……”他們一大家子半年都花不了這麽多銀子!

    翟有貴笑嗬嗬的,“真的,真的。這也是咱們縣太爺憐惜咱們日子不好過,替咱們孩子找的活路。兩所學堂,城東一所,城西一所。現在呀,縣衙外頭應該已經出告示了,我不過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他朝小媳婦那邊看了一眼,“不止教繡花一樣,還教做胭脂水呀什麽的,哦,還教廚藝,教釀酒。咱們縣太爺夫人打算開個釀酒的作坊,學得好的,能有機會被挑進作坊裏,工錢肯定不會

    翟有貴的眼神落在大閨上,聲道:“大妞,你也去換裳,也跟著一塊去報名。”

    大妞的眼睛驀地就亮了,像撒了一河的碎星。忍不住朝娘看去,“娘。”

    趙大花已經想好了,就讓閨去學繡花。縣太爺夫人邊的人咱比不了,也不貪心,大妞將來出師了,一個月能掙一兩銀子,就知足了。

    “掙銀子?”趙大花驚呼。

    “去,送大妞去!”趙大花當場就改變了主意,對著閨也是和,“大妞,走,娘幫你換裳,今兒去報名,要給先生留下個好印象。妞兒呀,你一定要好好學,爭取早日能去學手藝。”

    “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有貴呀,你等等我,我去喊我家幾個小子,讓他們領著孩子跟你一塊去報名。”李大爺也不編筐了,麻利地就去尋兒子了。他家三個兒子,孫子好幾個。三個兒子之前去修城牆,攢了不銀子呢,足夠送孫子去報名的啦!

    翟有貴點頭,“學堂也收娃娃。”

    餘瞥見閨羨慕的眼神,翟有貴看向自己的兩個閨,大閨八歲了,小閨四歲了,小閨還能等一等,大閨……

    “乖孩子。”趙大花有些黃的頭發,笑得眼睛都瞇了一條

    另一邊的媳婦子已經喊自己的兩個閨了,朝趙大花笑著道:“嫂子,我也跟你們一塊去,讓我家兩個丫頭跟你家大妞一起做個伴。”

    反正是打定主意了,大妞去哪,兩個閨就去哪。大妞學什麽,兩個閨就學什麽。人家是縣衙的捕頭,不比懂得多?

    縣衙開辦的學堂報名時間是七天,整個城裏都喧喧嚷嚷,幾乎每家每戶都領著孩子去報名了,借錢也要報名。這可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大好機會,哪怕隻借到一個月的束脩,也要把孩子先送進去。科舉當什麽的,他們沒這個妄想,他們就是奔著學手藝去的。

    到瀟湘書院看更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