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醫品福運農家女 第261章 上門賀喜

《醫品福運農家女》 第261章 上門賀喜

(4, 0);

  院試是三年兩次,去年沒考,正好在今年,今年的時間定在八月,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記住本站域名如院試順利通過,剛好又可以趕上明年為期三年一次的鄉試。

  生雖不像秀才舉人那樣有份,但是家裡一下除了三個,任誰家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周家在聽到沐晨兄妹三人府試通過後,立馬派了管家送了三份賀禮到濟民醫館。(5,0);

  周耀親自為三人挑選了賀禮,管家帶著兩人上路往醫館走去,只是三人在到了醫館時並沒有到沐晨和付老爺子。  ⓈⓉⓄ55.ⒸⓄⓂ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桃花招呼著把人請到後院上了茶後就說道:「周管家您喝茶歇一下,我們公子和老爺也快回來了。」(5,0);

  接過茶後說道: 「多謝桃花姑娘。」

  桃花微笑道:「周管家您客氣了。」

  周管家隨後又道:「楊公子可真是天才,這麼小不但就醫了得,學問也了不得,小小年紀就考過了生,咱們景盛王朝,再沒有比楊小公子厲害的小孩了。」周管家的一番話完全是出自肺腑。(5,0);

  聽到有人夸沐晨,桃花的反應就像是在誇一樣高興,不對,比誇還高興,至的時候還會有些不好意思,可在聽到夸沐晨時,則是覺得理所當然,「我也沒見到過比我們小公子還聰明的人。」可接下來的話覺得惋惜的說道:「可惜我們公子讀書的晚,才讀一年不到的時間,如果像大公子一樣多讀些年,肯定也能考得第一名。」(5,0);

  周管家聽了桃花的話一時不知如何回話,心裡暗道:無論考得有多好,這第一名從來也只有一人,楊小公子考了第一名,楊大公子便會為第二名。

Advertisement

  周管家這一胡思想,想得有些過多,甚至還想著如果真像桃花姑娘說的一樣,楊小公子多讀了幾年書在和他的哥哥們一起考試,豈不是前三名都被他們家包了,這樣一來,怕是和他們同一屆考試的人都沒了盼頭了。(5,0);

  甩甩頭,收回飄遠的思緒,周管家繼續說道:「楊小公子聰慧又好學,若多學些時日,肯定能一舉奪魁。」

  見著付老爺子和沐晨還未回來,周管家也不打算多等,一開始也只是想著等上一小會,若能到他們回來便當面道一聲喜,沒回來也無多要,於是又和桃花說了幾句便就不再打算繼續等下去,起道:「桃花姑娘,楊小公子和付大夫有事忙,這醫館裡人來人往也忙著,我就不耽誤你了。」(5,0);

  桃花是知道付老和沐晨去看寺廟廢墟拆的拆除的怎麼樣了,一開始想著若只是去看看也耽誤不了多時間,便說了要不了多久就會回來,這會見著還沒回來,就怕到什麼事給耽誤了回醫館的時間,也不好再留周管家繼續等下去,於是回道:「是我耽誤周管家了,本以為付老爺和小公子一會就回來了,估計是有事耽擱了。」(5,0);

  「桃花姑娘這話就不對了,付老爺和小公子他們有事外出,我也是來的匆忙,剛好不湊巧罷了。」

  桃花道:「等老爺和公子公子回來了,我一定把話帶到,多謝周老爺和周公子他們了。」(5,0);

  「那好,就多謝桃花姑娘了。」周管家客氣道。

  桃花陪著周管家走至醫館大堂時,就見付老爺子和沐晨走進醫館來。

  一開始還想著不湊巧的周管家此時覺得太湊巧了,見著兩人走進醫館幾步走上前恭喜道:「恭喜付老爺,楊公子。」(5,0);

  在知道沐晨考中生前,周家一直都跟著周耀喊著沐晨「小大夫」,可現在這個稱呼再也不適合喊了。

  兩人一聽也猜到了周家應是聽到了他們府試的消息,沐晨先拱手謝道:「多謝管家爺爺。」(5,0);

  周管家也是五十上下的人,沐晨他爺爺也是極為合適。

  同樣的聲音和稱呼聽在周管家耳里,現在竟聽出了不一樣的覺來,現在聽著沐晨喊他,更覺他有禮,小小人兒,竟已是一派謙謙公子模樣。(5,0);

  周管家見沐晨向自己施禮,忙雙手扶了沐晨,「楊小公子快快請起,你這是折煞老奴了。」

  隨後又說道:「我家老爺聽到了小公子和兩個哥哥都中了生,本想親自來向付老爺和公子們道謝,但又想著付老爺和公子們都忙,便特意吩咐了老奴來恭喜三位公子,順便給三位公子準備了一份薄禮,希三位公子再接再厲,一舉拿下好績。」(5,0);

  聽了周管家的話,沐晨再次相謝,「勞煩管家爺爺轉告周爺爺,小子謝周爺爺一番心意,改日一定和哥哥們親自上門拜謝周爺爺。」隨後又接著道:「今日因我和師傅去城裡廢墟的寺廟查看拆除況,不知管家爺爺要來,讓管家爺爺久等了。」(5,0);

  周管家聽了沐晨的解釋,隨口也是一問:「哪裡哪裡,我也才到不久。」後聽他說拆除廢墟的寺廟,那座倒塌的大半的寺廟,城裡的百姓都知道,只是不知道他們是準備重新蓋房子還是做什麼用,又問道:「拆除後可是打算修什麼?」(5,0);

  沐晨回道:「我們準備修建一所學堂,免費提供給南櫟城裡讀不起書得孩子們,讓他們也能有機會讀書識字,改變命運。」既然有人問起,就順便給學堂先提前打個GG。

  周管家聽後對眼前兩人的敬慕更上一層,以前他只覺得他們在治病救人時很盡職盡責,是個好大夫。(5,0);

  可現在卻又聽到他們竟還有如此打算,怪不得王大人對他們濟民醫館另眼相待,這樣有善心的人雖不喜歡。

  「我們南櫟不但有王大人一片民之心,還有付老爺和小公子一片仁慈之心,南櫟百姓何其有幸。」(5,0);

  沐晨道:「子瑜哥哥一心為了我們南櫟著想,他想了好多法子讓南櫟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來,還說最多再等上兩年,南櫟百姓一定不會穿不起,吃不起飯。」

  兩年時間也差不多可以讓南櫟的日子有所起,穿暖,吃飽飯這是基礎,兩年應是能達。只是可惜他們的人參在兩年時間並不能看出效來,不過這也不著急,現在首要的是功種活,兩年把人參現有的種植地番上一番。(5,0);

  能活,種植面積又大,這樣就已經能讓人看到希,有了希,又願意跟著種,加之冬日裡的大棚暖房蔬菜的種植,南櫟變得富裕起來也是指日可待。

  付老爺子這時也說道:「子瑜雖年輕,但很實在,為了老百姓能過好日子,不但讓家裡人幫著他湊銀子送來南櫟投到南櫟的修建中,就是當今聖上賞給他的賞賜品也都拿了出來補到南櫟裡面。」(5,0);

  付老爺子說這些,外人自是不知道的,經他這樣說出來毫無疑問又是給王子瑜增加了好名聲。

  因三人就在醫館的大堂里說這話,也沒有迴避著誰,來醫館的看病的人自然也都順耳聽了去。(5,0);

  這不,在送走周管家後就又病人趁著看病時打聽道:「付大夫,楊小大夫,我們家有兩個孩子,能不能來學堂上學?」

  問話的男子人已經是第二次來看病,前一次的三副藥吃下去後現病已減輕很多,趕著家裡最後一次藥吃完前又來看第二回。(5,0);

  付老爺子回道:「凡是能夠得上我們學堂條件的都能來上。」並未直接回答他師傅可以。

  男子又問道:「付大夫,都有哪些條件?」

  付老爺子回道:「首先第一條就是家貧讀不起書!」(5,0);

  男子聽後並未因此高興,家貧並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因家貧家裡孩子讀不起書實屬無奈,聽了付老爺子的話後頗有些尷尬的說道:「多謝付大夫。」

  男子也未再多問,就這一條他們家就已符合,他想著好些了就去幫著修下學堂,不管到時能不能讓家裡兩個娃,一個也行,去到學堂里讀書,能去是最好的,不能去也沒啥,付大夫和楊小大夫免了自己看病的費用,自己去幫著修下房子也算是回報一些他們的恩。(5,0);

  男子看完病拿著藥方子一再的謝付老和沐晨後才往藥櫃去抓藥。

  和男子一樣,後面陸續上前就診的人都會多多的問上一兩句,兩人的回答和對男子時回答一樣,只說了家貧,其他未多說。(5,0);

  再說周管家回到周家時,把賀禮一事給周家回稟了後也說起了修建學堂的事。

  周耀在聽後先說道:「王大人是好,為了咱們能過上好日子,確實費了好多心思。」(5,0);

  「爹,不如我們也做點什麼!就當是為麟兒積些福。」

  周耀的話一說出,周母就先應道:「我看這個法子好,這次要是仟仟和麟兒沒有這份福氣,肯定等不到付大夫和楊小公子來,咱們再給家裡多積些福氣,以後日子過得也更順遂些。」(5,0);

  周老爺子還有什麼不同意的,他並不是賺了錢就把錢死死的守著過日子的人,往年也做過開倉布施的事,不但布施,就是看見路邊人可憐,有時也會施捨上一二兩銀子,「過兩日先送個帖子去楊家,我上門去拜訪拜訪付大夫。」(5,0);

  「老爺去找付大夫做什麼?」周母問道,不清楚自己家做事,去找付大夫做什麼。

  周父道:「建學堂也不是修好就了事,後期還要請先生講學,筆墨紙硯也需要一大筆錢,且這錢每年都得拿出來,累積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我去找付大夫商議商議,若是可以這學堂我們就捐出一筆銀子給學堂,也算是我們為南櫟百姓盡的一片心。」(5,0);

  「爹這個主意好,這個法治不但幫了咱們縣裡的百姓,付大夫和楊小公子那邊,咱們也算是回報了一二。」

  周父又道:「可不止這兩樣,咱們周家的雖是商人,可每年也沒救濟縣裡的窮人,只是往常的救濟都是事後救逐漸被人淡忘,這學堂修起來可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東西,他就矗在咱們縣城裡,大家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