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85章 市民鬧糧價,難民清水粥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85章 市民鬧糧價,難民清水粥

次日一早,李建安收到不回禮。

    龍璽臺送來五壇好酒,史可法送來一副字畫,劉清澤送來一塊磨刀石。

    其他各營頭的禮品還有十幾樣。

    上午,眾將又在世祖大帳開會,各城的分駐定下來。

    下午,楊文嶽和督標營先城,然後是登州營,然後是靖海營。

    世祖和躍升繞道西門進駐,其他外圍的明天駐。

    因為大軍駐,濟南城這兩天全城行。

    楊文嶽和楊超部進駐按察使衙門,俘虜和此前的首級都在這邊。

    陳洪範駐東市。

    靖海營分兩批,騎兵營駐西市,戰車營駐紮大校場。

    世祖和躍升駐娘娘廟和府學。

    知府徐茂盛忙前忙後,特意安排典史徐茂林跟著李建安,安排大軍駐事宜。

    徐茂林是徐茂盛族弟,典史負責治安,他手下有一百多衙役,跟著忙前忙後。

    靖海營和登州營的吃喝拉撒睡,都安排穩定了。

    次日,分守四麵的各營頭駐,他們都是挨著城牆和城門紮營,對城影響不大。

    又次日,市場開放,恢複居民通行。

    李建安吃完早飯,與徐茂林在騎兵營巡察一番,四都很妥

    眾人正要去西市逛逛,忽然幾個捕快過來了,來找徐茂林。

    “大人!東市出事了!知府大人讓您馬上帶人過去!”捕頭說道。

    徐茂林大驚,向李建安拱手;“大人,那我就不陪了,下午我再過來!”

    李建安還禮;“沒事,我跟你過去看看。”

    “那也好。”徐茂林道。

    當下,徐茂林召集幾十個衙役,前往東市。

Advertisement

    李建安帶著劉耳朵幾個人,跟在後麵。

    東市這邊,已經人滿為患,哄哄的街道上,人群洶湧著。

    前麵幾家糧行門口,人群大呼小著,不知道吵嚷什麽。

    知府徐茂盛幾個人正在人群中間,和市民吵嚷著什麽,哄哄一片本聽不清。

    徐茂林帶領衙役們衝上去,拉扯人群,想要進去,本不可能!

    李建安問張麻子;“我的手銃呢?”

    張麻子急忙掏出來,需要現上藥,折騰一番。

    徐茂林等人喊著;“讓一讓!”“讓一讓!”

    洶湧的人群本不配合衙役,他們不進去。

    李建安接過手銃,跳到旁邊石墩子上麵,對著天空扣扳機!

    嘭——

    一聲巨響!人群大驚失,回頭一看,是手銃,安靜下來。

    李建安接過二狗子遞來的大喇叭,大喝;“鄉親們不要吵!吵鬧解決不了問題!”

    徐知府借著這個空檔,和師爺幾個人出來。徐茂林急忙帶人上前,把徐知府和師爺護住。

    人群中一個漢子指著李建安,喝道;“你是什麽人?”

    “我是登州李建安。”李建安道。

    “是活菩薩!”“是李建安!”“是李大頭!”

    “他就是李爵爺?”“相護!”“別聽他的!”

    人群一片嘈雜。

    李建安擺手;“大夥靜一靜!有什麽問題,可以跟我說!我現在是城總策應,城現在都歸我管!”

    百姓們吵嚷起來;“可找到正主了!”“是不是你把糧價抬起來了!”

    “一鬥米一兩銀子!是原來的十倍!你們想吃人啊!”

    “這麽多糧行,為什麽隻開兩家?”

    “你們想壟斷啊!”

    “發國難財,你們的心讓狗吃了!”

    李建安不理會眾人,登高遠四下看了看。

    兩邊街道上,七八家糧行隻開了兩家,其他全部關門了。

    李建安生氣,肯定有商囤積居奇,哄抬價。

    他指著前麵兩家糧行,喝道;“是不是那兩家糧行搞壟斷,發黑心財?”

    “沒錯!就是他們!”“他們還把我打了!”

    “他們不講理,店裏有打手!”“黑了心的畜生啊!”

    李建安喝道;“徐典史!把兩家商都給我抓出來!”

    啊?徐茂林大吃一驚,嚇得目瞪口呆!

    李建安喝道;“你呆什麽,快去抓人啊!”

    徐茂林滿臉為難,看向徐知府。

    徐知府向李建安拱手,笑道;“爵爺,您先下來,咱們找個地方慢慢再說。”

    李建安知道另有,隻好說道;“大夥不著急的,明天再來買。誰也不要聚眾鬧事,否則一律按細法辦!”

    眾人嚇住了,帶頭搶糧什麽的,也就吃幾年牢飯,要是按細法辦,那可是要殺頭的!

    眾人見李建安跳下來,氣憤難平;“狗!”“相護!”“沒一個好東西!”

    人群罵罵咧咧的,卻又無可奈何,看著李建安和知府一行人走遠了。

    李建安跟隨徐知府走向知府衙門,路上就問他;“怎麽回事?何人哄抬價?”

    徐知府看了看左右,鬼鬼祟祟的;“小點聲,到我衙門裏再說。”

    一行人來到知府衙門,徐知府帶領李建安幾人到後堂。

    李建安對劉耳朵幾人道;“你們在外麵等我一會吧。”

    徐茂林安排劉耳朵幾人去吃喝。

    徐知府等丫鬟上了茶水,讓們出去關門。

    李建安喝了口茶,問他;“是誰啊?”

    徐知府愁苦著臉;“是咱們惹不起的主!德王殿下!”

    李建安有些意外;“他是瘋了嗎?囤積居奇,哄抬價,這樣擾民心,軍心必然跟著大,他不怕破城嗎?”

    徐知府哭喪著臉;“誰知道他的想法。這幾年朝廷欠了他不俸祿,估計是銀子不夠花了,想發筆大財吧。”

    李建安道;“你這就是瞎扯了。銀子不夠花,哪裏還有本錢囤積糧食。這是貪得無厭,豬油蒙了心。”

    徐知府尷尬笑了;“啥也逃不過爵爺的法眼。我晚上過去勸勸他,讓他把糧價放低一些。”

    李建安道;“行。你好好勸勸他。價關係民心穩定,民心關係到軍心,咱倆現在管著城裏,不得不防啊!”

    “下明白。”徐知府道。

    李建安從知府衙門出來後,回到東市這邊。

    這邊人群已經換了一批,沒人吵鬧了。一些人上罵罵咧咧的,卻在排隊買糧食。

    李建安拐去大校場那邊,戰車營正在吃飯。

    震天東請李建安吃飯,李建安吃過飯,又帶人趕去報恩寺。

    報恩寺這邊,有之前從路路花營裏救下的三萬多難民。這邊李大海在照顧,資和人口並未移知府衙門,隻是衙門裏幾個小吏在幫忙。

    晚飯時間,這邊正在煮粥。

    李建安轉了轉,都是濃香的小米粥。

    李建安問李大海;“像這樣的小米粥,每人喝幾碗?”

    李大海道;“一天三頓,每頓喝一碗。大人用大海碗,小孩用海碗。”

    旁邊小吏笑道;“城裏幾營難民,都羨慕咱們這裏!說爵爺是活菩薩呢!”

    李建安一愣;“為什麽羨慕這裏?那幾營沒喝粥嗎?”

    小吏覺自己說錯話了,言又止。

    李大海道;“那幾營喝的都是清水粥,一天兩頓。有不難民不了,跑到咱們這邊來,我都收下了。”

    李建安表沉,點了點頭;“知道了。”

    從報恩寺出來,李建安帶人直奔知府衙門。

    這時天已經黑了,全城宵,李建安也到幾次盤查。

    到了知府衙門,徐知府不在,師爺請李建安幾人後堂喝茶。

    不一會,徐知府回來了。他見李建安臉沉,將李建安請去書房談。

    李建安說道;“老徐!我給你那麽多東西,為什麽給難民喝清水粥?”

    徐知府愁苦著臉;“爵爺你誤會了!不是我中飽私囊,都是臺大人的意思。臺大人說了,東西和糧食都要節省,怕的是狗韃子圍城日久,到時候將士們沒吃喝,沒力氣殺敵。”

    李建安道;“就算如此,也不能喝清水粥啊!清水粥喝久了,可都垮了!”

    徐知府道;“那我和下麵說說,放幾天濃香粥。”

    李建安擺手;“不用!繼續放清水粥。”

    徐知府懵了,不明白李建安用意。

    李建安問他;“你去見德王了?”

    徐知府的臉又愁苦起來;“去了,說不通!他一口咬定我欠他俸祿,讓我把俸祿給他補齊!不然他的糧食不肯降價!”

    李建安忽然笑了;“知道了,我走了。”

    徐知府不明白李建安笑啥,覺脊背發涼,隻好笑道;“那我送送您。”

    “你歇著吧。”李建安頭也不回走了。

    李建安幾人回到騎兵營,將士們都已經睡下。

    李建安讓張麻子幾人去睡,留下劉耳朵談。

    李建安道;“耳朵,你走南闖北做生意,在濟南有沒有人?”

    劉耳朵道;“有啊。我在濟南有位世叔,與我家累世好,還有幾位生意上的夥伴,關係也不錯。”

    李建安道;“我有個發財的主意,你附耳過來。”

    劉耳朵急忙轉,把耳朵湊過去。

    李建安笑了,把主意告訴他。

    哈哈哈,劉耳朵笑了,出大拇指;“大人,高明!佩服!”

    “去辦吧。”李建安道;“帶上一刀去,保你安全。”

    劉耳朵答應了,樂嗬嗬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