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81章 權權護國之心,明明紓難之念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81章 權權護國之心,明明紓難之念

陳洪範道;“那個康司吏,到多爾袞的威,開門獻城。他看到多爾袞屠城,後悔了,懊惱了,覺得對不起父老鄉親,所以來報信。”

    “康司吏投敵後,多爾袞已經給他剃發。康司吏來報信,隻好謊稱是冒充老和尚跑出來的。”

    “臺把他識破了,康司吏愧難當,又怕朝廷治他的罪,禍及家門,辱沒先祖,所以才會那樣自殺。”

    眾人連連點頭,覺得合合理。

    朱八三問;“臺是怎麽識破他的?”

    “這個嘛……”陳洪範思考起來。

    嗬嗬!李建安一種愁苦的冷笑。

    眾人不明所以,看著他。

    唉!李建安歎了口氣,笑道;“你們啊!沒有我,你們怎麽活下去啊!”

    哈哈哈,眾人訕訕笑了,知道李建安想通了。

    朱八三笑道;“李哥!快跟我們說說,讓我們變聰明一點。”

    李建安道;“此間的關竅其實很簡單。康司吏說他冒充老和尚逃出來。那麽請問,他怎麽知道冒充老和尚韃子不殺?”

    “要知道,狗韃子是屠城在前,留下幾個老和尚活口在後啊!”

    “康司吏冒充老和尚逃生,隻有兩種可能,第一;他在說謊,他逃生不是因為冒充老和尚,第二;他事先知道老和尚可以逃生,所以先把頭剃了!”

    “他為什麽要說謊?為什麽他能事先知道,先把頭剃了?答案不言自明,他已經投敵了!”

    眾人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對對對!”“沒錯!”“就是這樣!”

    眾人連連點頭,紛紛稱是,高興笑了。

Advertisement

    朱八三激了,笑開了花;“哎呀李哥!要不你發大財呢!你也太聰明了!比我爹還聰明啊!比諸葛亮還聰明啊!”

    哈哈哈,眾人笑了。這個死胖子,就會溜須拍馬。

    李建安笑道;“要說聰明,咱們這些武人,哪裏有文人聰明。臺片刻之間就想通關竅,那才是真的聰明。”

    陳洪範笑道;“老文哪個不是猴鬼靈。楊臺沒來,咱們還是小心點,別被世祖抓到把柄。”

    李建安一愣;“什麽把柄?”

    “我我我,我隨便說說。”陳洪範笑了。

    李建安道;“我行得正,走得直,有什麽把柄。東西都是有賬的,我怕什麽。”

    “臺好說好商量,我還給他三分麵子。但凡他要有一點為難,我明天就走!”

    “咱們是客軍,是來幫忙的!到現在沒向他們要一斤糧食,還送出去不。”

    “咱們把頭抬起來,趾高氣揚的,啥也不怕!”

    朱八三笑道;“那是!這麽大功勞,這麽多營盤,都是誰打下來的!都是我李哥啊!”

    “今天我就有點生氣,他要不是巡,我早就揍他了!”

    陳洪範笑道;“那是,這麽多資,都是咱們搶來的。臺心裏肯定有數。我的意思是,明麵上的賬目,還是弄得穩妥一些,大家都方便。”

    李建安生氣,瞪著陳洪範;“你給我回去!不想聽你說話!”

    哈哈哈,陳洪範訕訕笑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好意,一片好心。”

    這時候,二狗子進來了;“大人,濟南知府帶人來了,說是要接收東西。”

    李建安急忙起;“知道了,我這就過去。”

    李建安送走幾人,帶著賬本去俘虜營那邊。

    震天東已經在接待濟南知府。

    濟南知府帶著好幾百人,領頭的有幾十個吏書辦,一個個都背著文士箱,看來要大幹一場。

    濟南知府看見李建安來了,笑嗬嗬迎上去;“爵爺!您老可來了,都等您呢!”

    李建安將賬本遞給濟南知府,說道;“就按賬本來吧。”

    濟南知府大喜,點頭哈腰的,笑道;“爵爺!您老真是個敞亮人!我們這邊就簡單過過數,遇到什麽好東西,我給您留著。”

    李建安擺手;“不要。我不拿這裏一件東西。遇到一些古籍字畫什麽的,你們拿給臺大人辨明真假,免得魚目混珠,還得派專人照顧。”

    濟南知府笑了,拱手;“下明白,全憑爵爺安排。”

    當下,震天東來李秀城和幾個賬房軍頭,和濟南知府接起來。

    李建安隻在一邊看著。

    濟南知府並沒有查驗很細,很多車都是大概估算,以最量計帳。

    李建安看了一會,沒什麽事,回去午睡了。

    李建安午睡起來,才知道濟南知府已經在外麵等了。

    李建安急忙迎出來,笑道;“徐大人,這是怎麽說的,怎麽不醒我?”

    濟南知府徐茂盛拱手還禮,笑道;“大人為國拚殺,日夜勞,好不容易睡一會。我們等一會還不應該嘛。”

    李建安瞪了二狗子一眼;“下次一定醒我!”

    “是。”二狗子答應了。

    李建安請手;“大人請裏麵談。”

    徐茂盛還帶著一位師爺,兩個人跟隨李建安進帳篷。

    師爺懷裏捧著兩個長條匣子。

    李建安笑道;“大人請坐。”

    徐茂盛笑道;“不坐了,我著急去難民那邊。這裏有兩幅字畫,還請爵爺送去臺大人那邊,幫忙品鑒一下。”

    師爺送上來,卻被李建安按住了;“大人深厚誼,建安放在心裏。還是大人送去吧,我與臺萍水相逢,君子之,倒也無需太多禮數。”

    徐茂盛高興笑了,深深一躬;“謝爵爺!”

    徐茂盛直起腰來,又說道;“爵爺活民數萬,造福一方。等韃子退了,我在濟南找一地方,號召鄉民給爵爺立一座生祠,讓世人記下爵爺的天高海恩。”

    李建安急忙擺手,笑道;“不可,千萬不可。活民數萬,是兩位臺殫竭慮,是兩軍將士浴戰,豈是我一人之功。世道艱難,莫幹那勞民傷財的事。”

    “大人若有心,給我們靖海營編幾段大鼓戲,快板書,讓民間傳一傳,還能娛樂鄉民,豈不是好。”

    徐茂盛笑了,拱手;“還是爵爺想到周全,包在老弟上。”

    李建安送走了徐茂盛,吃過晚飯,四下裏巡察一圈。

    幾萬難民已經移給徐茂盛帶來的吏,震天東最後一次安排難民的晚飯。

    李建安將繳獲的鍋碗瓢盆,帳篷水桶等,分發給了難民個人。

    徐茂盛沒有阻止,反而代表難民謝一番。

    李建安回來的時候,天有些暗了。

    帳篷外麵,有幾個人在等候著。

    李建安仔細一看,竟然是世祖!

    世祖穿著便,隻帶來幾個隨從。

    李建安上前見禮;“大人,您怎麽來了?”

    世祖拱手還禮,笑道;“青藍兄,某已經恭候多時了。”

    李建安高興笑了;“大人抬,如何擔得起。怎麽不在裏麵坐著?快請裏麵喝茶。”

    二狗子急忙拉開帳門,李建安瞪了他一眼;“怎麽不讓大人進屋!快上燈!泡茶!”

    二狗子幾人忙活起來,點燈,泡茶。

    世祖看了看水晶燈,笑道;“還是你這燈亮堂啊!”

    李建安笑道;“大人請坐,走時我送您兩盞。”

    世祖高興笑了,和師爺坐下來。

    世祖問道;“有火盆沒有?”

    二狗子道;“隻能現點火,要等一會。”

    “不用,拿空盆。”世祖道。

    二狗子答應一聲,急忙搬來一個火盆。

    世祖對李建安笑道;“青藍兄,上午聚將的時候,老夫說話有些不客氣,莫要往心裏去啊!”

    李建安笑道;“大人哪裏話,都是公事,理應如此。”

    世祖笑道;“那些都是說給他們聽的,是為了保護你,免非議。”

    李建安拱手笑道;“謝大人。”

    世祖向師爺手,師爺拿出兩個賬本。

    世祖道;“這是你的賬本,你看看齊不齊全?”

    李建安接過來,看了看,笑道;“是齊全的。”

    世祖起,拿起兩個賬本,在燈罩上麵取火,點燃了。

    李建安心中一,高興笑了;“大人……”

    世祖擺手,阻止李建安。他微笑著,將點燃的賬本放進火盆,另一本展開蓋上去。

    片刻,兩本賬都燒起來。

    世祖笑道;“外出打仗,哪有時間記賬,以後就是府衙一本賬。”

    李建安起拱手;“謝大人!”

    “坐,坐。”世祖擺手,坐下來。

    李建安跟著坐下來。

    世祖道;“劉總兵他們幾個,大字不通,糙得很。如果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看在老哥的麵上,不必和他們計較。以後有事,告訴我就行了。萬不可心生間隙,以致貽誤戰機。”

    李建安拱手笑道;“大人多慮了。建安不才,還是知道輕重的。”

    “我個人喜怒哀樂,興衰榮辱,何足掛齒。”

    “國事艱難,生靈塗炭。某權權為國之心,明明紓難之念,臺明鑒!”

    世祖還禮;“李公深明大義,某欽佩。”

    世祖說完,向旁邊親兵看去。

    親兵上前,將懷裏抱著的大木匣子放在桌上。

    世祖按住木匣子,慢慢劃開。

    一片青衝天而起,殺氣縱橫,奪人心魄!

    李建安穩住心神,向木匣看去。

    一把寶刀!通,流溢彩間,有一條青龍在奔騰遊

    李建安大驚失,目瞪口呆;“這……”

    “不錯!就是傳說中的青龍刀!”世祖慢慢托起青龍刀,說道;“此刀是關中鑄刀大師南宮闋最後作,傳世已經七百餘年,無數英豪斷魂此刀!”

    “世事滄桑,此刀幾經輾轉,落在家祖手上。”

    “家祖傳於家父,家父又傳於我。”

    世祖看著寶刀,停頓片刻,忽然抬頭,笑道;“青藍,你試試!”

    李建安心驚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