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古董玉分為兩種,高古玉和古玉。(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通常所說的古玉,一般是指漢代之後的玉,而在漢代之前的玉,現在則被稱為高古玉。
這是一塊佩戴在腰間的玉佩,是一件螭龍玉佩,採用雙面玉雕工藝,正反面螭龍形態相同,龍呈現出s形蜿蜒爬行狀。
龍頭外轉,直鼻、平、鼓睛,頭頂中間有長角分叉,背脊以細線刻畫,兩側飾有紋路,中央有穿孔。
選材之上等,造型之緻,雕工之湛,堪稱完,當世之中,恐怕也就僅僅只是遜於子岡玉。
漢朝時期的玉雕,真正達到了一個巔峰,「漢八刀」,「游細雕」,」「金鏤玉」等等這些,時至今日,還被人們念念不忘。
縱觀漢朝之前,再到漢朝結束的一千八百餘年之間,也就僅僅只是在明朝的時候,誕生過一個陸子岡,其所雕刻的子岡玉,超過了漢朝時期的玉雕。 🄲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但其實翻閱歷史,會發現九州的封建王朝期間,能夠在古籍上留下姓名的玉雕大師,寥寥無幾,好似除了被人們知的陸子岡之外,就再也沒有被人知的玉雕名家了。
但事實上,有著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上,誕生過很多玉雕名家,只是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大部分都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當中,除了有玉雕作品流傳下來,並無個人事跡被記載。
九州古代,最早的管玉機構,則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天「玉府」和春「典瑞」。
據典籍《考工記》記載,西周有六大手工業,三十多個工種,其中有「刮磨之工」,也即是所謂的雕工,玉雕名列刀工的一種。
r>
其中「玉府」是九州有記載的,最早的制玉機構,負責管理禮儀玉、喪葬玉、服飾玉和符節玉等,「典瑞」則主要負責王公大臣們,所執的瑞玉及禮玉的保管用和發放。
這個時期的制玉工匠,基本都是地位低下的努力,當然不可能青史留名。
即便是到了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玉發展達到一個巔峰的時代,出現了史料記載可換十五座城池的和氏璧,也依舊沒有玉雕名家的記載,僅僅只是留下了和氏璧的傳說罷了。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九州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從奴隸制走向封建制後,才開始出現了,真正有記載的玉雕大師,但也僅僅只有兩位,孫壽和烈裔。
而後的漢朝時期,治玉用玉乃至玉文化,都飆升到了一個新巔峰,時至今日,幾乎所有的資深收藏家和世界級博館,都有收藏漢玉。
到了這個年代,玉雕大師應該是人才輩出才對,不然也不可能,讓漢玉在九州的玉歷史上,留下那般濃重的一筆,然而有史可考的卻只有一位規。
到了隋朝的時候,也就僅僅只有《隋書》當中記載的何通,而玉雕大家,真正在史書當中林立的,從唐宋時期開始。
特別是宋朝,更是誕生了諸如趙榮、林泉、崔寧,以及陳振民等一大批的玉雕名家。
明清時期那就更多了,比如賀四、劉諗、芝亭、謝士枋等等,其中最著名的,一定是最為鼎鼎大名的
陸子岡。
這樣一塊自漢朝傳承下來的古玉,便是出自漢朝歷史當中,僅有的有史可靠的一位玉雕大師,規。
「萬萬沒想到,竟然能夠見到,出自規之手的高古玉!」
「而且,還是武帝劉秀,這位九州歷史上,所有皇帝裡面,最能大正的一位皇帝的玉佩!」
王小濤心頭暗自低語聲中,依舊久久的不能從震撼中,緩過神來。
說到玉雕,無論是金錢價值,還是歷史意義,都是最高的,毋庸置疑肯定是子岡玉。
只是得到了陸子岡的傳承,尋到了陸子岡的寶藏,手裡面大大小小的子岡玉不計其數,其中更是還有陸子岡雕刻自己心人的玉雕。
所以子岡玉,對於王小濤而言的魅力,其實已經沒有那麼大了,反倒是唐宋之前,那些鮮出現的玉雕名家,對於王小濤的吸引力更大。
從西周重視玉開始,到秦漢時期玉發展到一個巔峰,僅僅只是有三位玉雕大師,被記載史書,而漢朝更是只有一個。
這種況下,哪怕只是一塊出自規之手的玉雕,就有著讓王小濤無法抵擋的魅,更不要說,是還要加上個,最能打仗皇帝劉秀的加持。
「在你們九州,能夠一眼認出這塊玉佩來歷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是十手指頭,所能夠數過來的。」
「但是,像你這麼大的年紀,還能夠一眼認出的,只有一人。」
「沒想到,來這一趟東天山,居然能夠偶遇你們九州的神眼王先生,真是緣分!」
拿出玉佩的東瀛狗領頭人,笑呵呵的調侃聲中,落在王小濤上的目,一掃之前的輕蔑,開始變得認真。 (5,0);
本來在拿出玉佩的時候,他只是想利眼前這個年輕人,雖然這塊玉佩的價值驚人,但和他們此次過來的目地比起來,這點付出還是值得的。
可惜手頭又沒有其它更好的東西,只有這塊隨攜帶的漢高古玉,不然的話,肯定是捨不得拿出來。
卻沒想到,竟然在拿出了這塊漢代的高古玉之後,有了意外的收穫,眼前這個和孫海東在一起的年輕人,竟然就是九州那位神眼王。
這位最近的風頭,可是在他們東瀛,鬧的很兇,堂堂五大世家之一的佐藤家族,就因為這位神眼王,比鬧得四分五裂。
「這塊玉佩,你打算怎麼出?」
王小濤趁著臉問道,現在被弄明白份,再想假裝被收買,伺機弄走玉佩,已經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換,用東西換,幸好他這背包裡面,有早就準備好的東西,不然一時間,還真是沒有合適的東西,和這些東瀛狗做換。
「那就要看神眼王先生,你能夠拿出來的東西,是否能讓我心了?」
東瀛狗領頭的老者,笑瞇瞇的說道。
「這件至正元青花,如何?」
王小濤拿出了,之前作假的至正元青花,這東西本來是留著給佐藤家族用的,現在已經沒有繼續留著的必要了。
拿出來換這件出自規之手,武帝劉秀用的玉佩,倒是件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