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金玉良醫 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在

《金玉良醫》 第三百九十四章 實在

之後,綠綾便會定期去一趟趙府,給趙大施針和艾炙。趙大也會隔三岔五帶孩子來東輝院串門子,來東輝院可謂一舉數得,能看病,孩子們好玩,公爹還高興不會怪罪。    綠綾去趙府多了,也看到和聽了趙府的一些事。    趙亦很看重何氏,沒用原來夫人住的院子,正在翻修另一個院子出來做正院。    還看到了傳中的兩位姨娘。一個是蘇姨娘,歲數有些大了,跟何氏差不多,但模樣卻是遜不多,是二姑娘趙映的生母。一個是袁姨娘,二十七八的樣子。    這兩個姨娘都是先夫人作主給趙侯爺納的。原來先夫人在生完趙二公子後,就得了嚴重的婦科病,不能服侍丈夫,就作主給他先後納了兩房姨娘。    原來趙亦在膠東當按史,膠東的省會是濟州,跟趙大爺一起,家裏由趙大打理。後來太夫人病逝,趙亦便獨自回老家丁憂。    還是他回京後,才把兩個姨娘和庶趙映接來京城。之前是蘇姨娘暫時管家,現在已經到趙大手上,隻等何氏進門再到何氏手上。    二姑娘趙映很老實,一直跟蘇姨娘住在一起。蘇姨娘好像也比較老實,袁姨娘八麵玲瓏,很會話……    或許是趙大投桃報李,讓人有意無意給綠綾了些趙府的信息。    “親家姑太太有福了。奴婢去了那麽多勳貴世家,趙府的人口家世算是簡單的了……”    陸漫覺得綠綾對後宅最有發言權,因為幾乎每都會去後宅給夫人們施針或是施灸。    聽了這些,陸漫更是放下了心。    十九這一大早就閃電雷鳴,然後大雨傾盆而泄,一直下到晚上也沒有減的趨勢。    這樣的雨勢,連的薑悅都擔心地問,“娘,雨大大,爹爹回嗎?”    薑展魁和薑玖一整臉上的愁雲就沒散過,怕薑展唯這個沐休又不回來。    陸漫道,“會回來。”    薑展唯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在他想來,吃苦能鍛煉人的心誌,所以有時候還找地自找苦吃。若是氣好,陸漫真的猜不出他能否回來。但今氣不好,他沒有急事肯定會冒雨而歸。    薑展唯果真在戌時初回來了。他沒有找地騎馬,而是坐的是馬車,所以回來的晚一些。    他把傘放在廊下走進屋,薑悅和薑玖都高興地向他撲去。    幾個孩子跟他親熱著,陸漫看見柳春舉著傘站在廊下沒進屋,便知道他想去後院找綠綾。    道,“去吧,綠綾在屋裏呢。”    柳春躬了躬,又道,“我還給王伯和王大娘帶了些東西,想給他家送去。”    這是又想把綠綾拉去王嬤嬤家談了。知道王嬤嬤生他的氣,還買了東西送禮。    陸漫點頭表示同意。這些綠綾一直在生柳春的氣,陸漫倒覺得那件事不能怪柳春。薑展唯要那麽做,他做為一個下屬,過去還曾經是奴才,敢管嗎?    薑展唯似乎之前沒跟陸漫吵過架一般,跟孩子笑幾句,又會側頭跟陸漫幾句。

Advertisement

    酒菜很快擺在東側屋的炕幾上,薑展唯盤坐上去,邊喝酒吃菜,邊似是解釋自己為什麽這麽久沒回來,“陸將軍也沒回家,跟我一起訓練新招的黑暴營士兵。這些人,隻有親自訓練,以後才能更好地聽命於我……陸將軍好像在離軍營最近的鎮子租了個院,休沐時他的兩個兒子會去那個院跟他聚聚……”    陸漫最想聽的是那件事,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也不好問。    陸展唯吃了飯,又跟三個孩子玩了一會兒,把心滿意足的他們打發走    屋裏沒人了,薑展唯才蔣明漢已於前些時候回南越了,可蔡公公卻沒能如願來找他。    陸漫失不已。道,“若大魚不上鉤,真是白費了那麽大的勁……”你的男計也白施了。    後一句話沒好出口。    薑展唯寬道,“這正是那隻老狐貍的作風,他不會那麽輕易相信人。我們隻有等,等老狐貍想通了派人來找我們。”又道,“蔣明漢走之前,真的送了我一千兩的黃金。他鄉下親戚若要來京城,讓我的神醫媳婦盡力醫治。治好後,還會有重謝。”    原來人家還給自己留了條後路,陸漫又有了期盼。    薑展唯把那一千兩黃金的銀票遞給陸漫。    陸漫可不敢收。道,“這不是髒款就是賄賂,我們怎麽能私自留下。”    薑展唯見陸漫如此,笑起來,至這個媳婦不會貪心拉他的後。他道,“你放心收下,這在謝侯爺和謝大哥那裏已經過了明路。那出戲我演得辛苦,還多虧了我神仙媳婦的名號。”    陸漫還是沒收,道,“你演戲更辛苦。”    薑展唯忽略掉的揶揄,固執地把銀票塞進手裏,道,“我辛苦,也是為了讓我媳婦過好日子。”    這話遠沒有那些甜言語好聽,但是實在。當然,這麽多的金子更實在。    陸漫也就不矯,收去了臥房櫃裏的一個屜裏。    一看到那個曼妙影,薑展唯就滿腹,恨不得馬上把抱進懷裏。但這次回家到現在,他連都沒敢一下,怕引起的反而把推得更遠,像上次一樣。雖然上次被拒讓他著實氣了幾,但後來想到妻子曾經過的委屈和對自己的幫助,他的氣也就散了。    陸漫放好銀票,又倒回來坐在炕上,低聲問道,“若蔡公公真的出來了,不大刑,你們有什麽法子撬開他的?”    薑展唯搖頭道,“還沒想到更好的法子,實在不行隻得拿蔣明漢做突破口。蔡公公早年家窮,吃不起飯,他出來乞討,機緣合巧下進宮當了太監。後來跟了先太後,逐漸在宮中有了一定的勢力,就派人去他的家鄉尋親。可是,家鄉遭了洪災,隻剩下蔣明漢一個親人……”又道,“若蔣明漢比不上他對王皇後的忠心,也隻得保證在他不死的況下刑。唉,難哪。”    陸漫道,“我倒想到一個法子,不知道管用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