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奇才
“你確定?”朱楨又問他一遍道:“要不要回去考慮幾天再說?”
“不用!”馬君則卻斷然搖頭道:“跟著王爺來雲南,不就是為了乾一番事業嗎?乾事業哪能有畏難緒?”
聽了馬君則的回答,朱楨滿意的大笑道:“哈哈好!本王就喜歡你們這無所畏懼的朝氣!”
說著他拍了拍馬君則的肩膀,照例送上定心丸道:“放心吧,本王不會坑你的。之前我已經跟定邊侯商議過了,準備在礦區中央、金沙江畔,建立一座新城,等建後把府治遷過去。”
然後朱楨又把跟胡泉商定的計劃,簡單講給馬君則道:“你記住,一切以這個新城為抓手,事就會好辦很多,局面也一定會好起來的。到時候連啃安寧、東川兩塊骨頭,你這個頂尖能吏的頭銜就跑不了了。”
“好!學生謹記王爺教誨!”馬君則重重點頭道:“一定不讓王爺失!”
“相信你沒問題的!”朱楨又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然後對胡儼道:“你在大理乾的也很漂亮,甚至在本王看來,乾的是最漂亮的!”
頓一下道:“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所以排名才會靠後。正應了那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大理能拔清段氏政權的余毒,你居功至偉!”
“王爺過獎了。”胡儼激的搖搖頭,他不怕排名靠後,他只怕王爺因此看輕了自己。不過他知道,越是這種時候,越保持謙虛:“主要還是我們知府大人放權,為臣才能在知州任上。乾一些比較放肆的事。”
“伱們周知府不是放權,他是不敢沾事兒。”朱楨哼一聲道:“沒擔當的東西,回頭就把他送固去!”
~~
胡儼所說的‘比較放肆的事’,確實不太好拿到臺面上來說——他在大理期間主要就幹了一件事,焚書。
他將方和民間現存的南詔、大理國的典籍圖書,全都收集起來,說是送到省城刻印保存,結果書收齊了,倉庫裡也走水了。
而且是幾十間倉庫同時走水,把所有帶字的都燒了個,
然後他又以倉庫被燒,需要重新收集為由,再次在民間刨地三尺,搜尋前朝舊書。隔一段時間就能收上一批,然後失火燒掉。
後來他乾脆不裝了,攤牌了,本就是要毀掉大理的文化和歷史傳承,怎麼地了吧?
他悍然規定,任何私藏南詔、大理圖書者,都要枷號流放。所有舉報者,可以獲得對方一半的財產。
更止民間使用白蠻語和僰文。規定所有人都必須說漢話用漢字,任何敢在公開場合違者,第一次鞭笞,第二次服苦役,第三次斬首。
於是幾年下來,南詔和大理留下的文化印記,已經被胡儼消磨得寥寥無幾了。
如果只是破壞,他也當不得朱楨這麼高的讚譽,關鍵是他還會製造新的記憶,替代民眾舊的記憶。這才是胡儼真正的牛之。
胡儼經過嚴考據,親自編造了一套新的白夷歷史。他說原先大理在漢朝的時候,就是漢人的天下,此為大理的‘漢家時代’。
後來烏蠻的蒙氏王朝竊取了大理,迫漢人按照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於是原本先進文明的漢人種族,便被強行退化了夷人,但依然比南詔人優秀,所以南詔人稱烏蠻,而他們這些曾經的漢人稱白夷,此為‘夷化時代’。
再之後,段氏在白夷的支持下消滅了黑夷,建立了大理國。按說這時應該認祖歸宗了,但他們為了一己私利,生怕臣民們歸順中原王朝,這樣自己就做不了夜郎自大的國王了,於是編造各種白夷歷史,將他們用了上千年的漢語和漢字,改為白蠻語和僰文,妄圖割裂他們與自己同胞袍的聯系。好保持大理國的獨立。
此為‘偽史時代’。
在大理被元朝所滅後,因為元朝是蒙古人,更要阻攔大理人認祖歸宗了。因此百年間依然沒有撥反正。
但現在大明統一天下,漢人重新解放了大理,當然要幫助自己的同胞擺蠻夷的份,重新變回高貴的漢人!
當然,因為時間倉促,他知道的這段歷史,還是有的,但問題是沒人可以反駁他。
因為沒有證據啊。就算有,也沒有人敢拿出來。持有書那是要坐牢的呀。
而且他這套理論最牛之,在於贏得了廣大白夷民眾的支持。
作為漢文化影響最深的地區,大理和中原一樣,尊奉孔子,誦經拜佛,而且傳統相仿,觀念相同。當初的大理王室段家,也一直宣稱是漢人後裔,這些都被胡儼拿來當做‘白夷即漢’的鐵證。自然很讓人信服。
而且這個年代,誰不願意做漢人?現在有方認證他們就是漢人,除了那些老古板,誰還會守著原先的份不放?全都了這套理論的支持者。
短短數年間,大部分大理人,都已經對自己是漢人這一點深信不疑了。誰敢否定這一點,必然會遭到他們強烈的攻擊。
大理也為了雲南第一塊被徹底同化的‘夷區’。
可惜那些評判他的員,完全不知道胡儼的功勞有多大,手段有多牛,結果隻給了他個中下。但不要,朱楨懂他,朱楨更明白這種能力的可貴!
“大理這邊已經上了正軌,你再待著也是浪費。”朱楨便對胡儼作出新的安排道:“去瑞麗發揮你的特長吧,把麓川國從當地人的記憶中抹除,讓他們相信自己也是漢人的後代……”
“這個有點難。”胡儼依然保持冷靜道:“大理況相對簡單,當地人基本跟漢人沒什麼區別,只需要因勢利導即可。但瑞麗那邊,當地人已經深固的認為,自己跟咱們不是一族了吧?”
“哎,事在人為嘛。只要我們不歧視,不區別對待,誰願意做狄夷,而不華夏呢?”朱楨卻信心滿滿道:“本王也不要求你像大理這樣立竿見影,能用一代人時間同化他們,也是千秋之功啊!”
“是,為臣一定全力以赴!”胡儼忙沉聲應下。
“哈哈好,你放心,不會讓你在瑞麗待上一代人的時間的。過幾年打好基礎,本王還會把你調到別,需要你特長發揮的地方太多了!”朱楨笑道:“回頭我再給你安排幾個徒弟,把你的缽發揚大!”
“謝王爺……”胡儼哭笑不得,難道自己下半輩子,都要乾這事兒不?
(本章完)
林婉婉有個可以在現代與唐朝來回穿梭的時空鐲。一個是資訊爆炸、資源豐富、醫療強大、教育發達、科技發達,但卻人情冷漠,孑然一身的現代;一個是物資貧乏旱災水災蝗災頻發的大唐,時不時皇帝還要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支援軍士去開疆拓土。說是盛世,大家卻都餓著肚子。但大唐有全心全意依賴她的小豆包,還有老老老老老祖宗們把她當家族裡的寶。林婉婉冇有雄心壯誌,隻想為她喜歡的世界帶來一些變化,讓她喜歡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因為,我在唐朝有個家。
葉初秋隻是在生日那天,許願不想結婚,不想生娃而已,怎料一覺醒來,人生直接跳過結婚生娃階段,穿成了一個三旬農家老太太,兒子孫子都有了。 若是能當個老封君,讓兒子們供養著那倒也不錯,可偏偏,重生在逃荒的路上,缺衣少食不說,還得麵對亂軍賊寇的威脅。 沒辦法,隻能帶著娃兒努力生活了,落戶荒村,耕耘荒地,種出一片盛世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