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諸天降臨之主 第1584章、收禮無數

《諸天降臨之主》 第1584章、收禮無數

一共一百六十畝田地,再加上在衙門過戶繳納的契稅,兩百兩正好用完。

不過這次,方小悅又拿出三百兩銀票,讓外公幫著跑繼續買田。

畢竟他現在是從六品了,方家也算是正經的宦人家,買田就不用遵照之前舉人的潛規則了,超過兩百畝都是可以的。

實際上,只要是正七品以上,田地不超過千畝,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當然,他也沒讓外公白乾,其中五十畝地就歸於外公名下了,只不過掛靠在自己上免除衙門的苛捐雜稅罷了。

聽到方小悅這話,張屠夫的手都有些抖了:“這可使不得,使不得。”

“爹,您就收下吧,明瑞這也是一番孝心,再說了,元明跟在明瑞邊,以後你傳給大哥,大哥再傳給元明也是一樣的。”

坐在一旁的方張氏見老爹推辭,急忙就幫著說了說。

“娘說得對,何況之後,我家重建房屋,還得外公主持出力呢。我的假期只有一個月,過年之後,就必須回京上任了。”

方小悅這麼一說,張屠夫方纔有些靦腆的應下。

天曉得,從年之後,張屠夫可是大大咧咧的,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表

就連方張氏都快以爲自己的父親被人換了。

新房將會在老房旁邊修建。

方小悅原本打算在縣城修房的,但方張氏不願意離開這裡。

畢竟曾經在這裡和方小悅的父親度過了最好的生活。

也正因爲如此,方小悅在新房的設計裡,連老房都保留了,只不過用圍牆將新房和老房都包圍起來,形

當然,在大澤國,修房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做到的,至要三四個月。

Advertisement

次日上午,崔縣令就上門拜訪了。

對於本地的百里侯來說,想要知道一位狀元是否回來了,還是很容易的。

看著現年才15歲,臉上許稚的方小悅,崔縣令心裡慨萬分。

不得不說,人生的變化太大了。

從縣試到現在短短不過五個月,這個年的品階都比自己高了,就連自己見了,都不得不先恭恭敬敬的一聲大人。

“不知道方大人這次歸鄉探親有什麼需要,本縣必定鼎力支持。”

崔縣令覺自己以後的人生或許就需要與這位狀元掛鉤了,因而趁著對方還在家鄉的時候,多多親近。

“謝過父母了,家裡什麼都好,就是本有些放心不下家中老母,還請父母以後多多招拂。”

方小悅也看出了崔縣令的想法,只不過他現在還真不缺什麼,總不可能自家修房子也讓一位縣令出手吧?那還真不將七品縣令當了,因而他這話也算是兼顧崔縣令的面子了。

寒暄一番之後,崔縣令就隨即告辭。

要說他可是知道方小悅在瓊林宴上奪得了頭彩,做出的詩深當今聖上的誇讚,可以想象,這位狀元爺日後前途似錦,不可想象。

如果可以的話,他恨不得在方家住下,只不過他也知道這位狀元爺歸鄉,不知道有多員,讀書人想要親近,自己雖說是本地縣令,但也不好在方家待得太久。

實際上,等到崔縣令一走,礦爐縣的縣丞就立馬登門拜訪。

而縣丞一走,縣尉就隨即跟上。

之後又有主簿,教諭乃至於巡檢司的孫巡檢登門。

甚至於第三日,就連郡守大人也從郡城趕來。

不得不說,崔縣令的預測還是很準的。

而等員們登門拜訪之後,方小悅正準備給家裡寫幾副對聯,礦爐縣的幾位舉人又紛紛登門拜訪,之後又有大量秀才趕來。

這可以說是往來無白丁。

像這些人登門拜訪,方小悅又不好拒之門外,那樣的話,無疑對風評不好,都會說狀元爺孤傲。

更何況裡面有幾位更是當初一起參加縣試、省試的同場考友。

這就更不好拒絕了。

當然,唯一讓方小悅覺滿意的就是這些人登門拜訪絕不空手。

方小悅這裡說的不空手是指他們帶的禮價值不菲。

尤其是那些員和舉人。

就拿崔縣令來說,上門除了四之外,還有一張兩百兩紋銀的銀票。

這對於崔縣令來說,也算是想了又想定下來的數目,既不是顯得自己是個貪,又不是讓方小悅覺得

而其餘爺也是按照品階送的,多則百兩,則二十兩。

至於那幾位舉人由於沒做的緣故,送禮顯得更自由一些。

回龍莊的陳舉人直接就送了一張百畝糧田的地契,而剩下幾位舉人也分別送了農莊、銀票等等禮

至於那些秀才的出手都比較了,主要就是臘香腸什麼的。

不過這也好,方小悅比較喜歡吃香腸臘

不過這番收禮下來,他算了算,價值超過千兩白銀了。

要不怎麼說大澤國的讀書人都拼命參加科考呢,這考得好,前途就遠大,是收禮就能賺上不啊。

還好,這一波登門拜訪之後,後面的人就了。

不過楊家村的村民卻又求上了門,請狀元爺給他們寫對聯,想要沾沾文氣。

對此,就算是方小悅拒絕,他老孃也會答應的。

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以前不人都照顧過方家這孤兒寡母,不然的話,靠方張氏給人洗服,大概是會死的,畢竟張屠夫那邊也是一家子人,不可能長時間送送米。

因而方小悅特意了個下午時間,就在村頭的空壩上,擺上桌子,給村民們寫對聯,並且分文不取。

村民們聽聞狀元爺居然免費給他們寫對聯,整個楊家村都轟了,紛紛來排隊。

沒多會功夫,方小悅面前就排出了好長的隊伍,甚至於一些鄰村的人都厚著臉皮來排隊。

沒法,像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

平時你想要得到狀元爺的文墨,想都別想。

不過方小悅剛寫到一半的時候,村外來了幾輛馬車,看車泥土的樣子,裡面恐怕是裝了不東西。

方小悅還尋思著這是誰家親戚回來了,就看到當頭的一輛馬車停在了村頭,上面跳下個青僕人,然後又將一位老爺從車上攙扶了下來。

方小悅看著眼,再看一眼就記得了,是省城那位錢巨賈-錢來鵬!

“方大人,鄙人不告而來,慚愧慚愧啊。”

那錢來鵬也看到了方小悅,急忙甩開僕人的攙扶就來到了方小悅面前,笑呵呵道。

“原來是錢兄來了,還請先到我家休息,我這裡忙完就來。”

方小悅急忙就讓表弟張元明將錢來鵬一行給引到家裡去,自己則加快了寫對聯的速度。

之前寫對聯嘛,他是優哉遊哉的寫,完全就是休閒的娛樂。

現在嘛,有客登門,自然就不可能慢慢的寫了。

至於那些村民,對此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畢竟是免費的狀元文墨,還想什麼呢。

匆匆將對聯寫完,方小悅回家之後就看到錢來鵬那羣僕人正將幾輛馬車上運載的貨卸載下來。

各種各樣價值不菲的禮

方小悅目一掃,瞬間就得出了答桉。

價值不會低於一萬兩銀子!

要知道像礦爐縣這樣的中縣,一年的稅銀也就只有三萬兩。

這院子裡堆放的禮就等於礦爐縣四個月的稅銀了。

“錢兄,你這是?”

方小悅急忙上前問道。

“區區薄禮,還方賢弟不要推辭。”

錢來鵬此時也是順著桿爬,將方小悅稱爲賢弟。

方小悅一番推辭之後,只能很懊悔的收下了這份薄禮。

不打不得說,這錢來鵬很會來事,送來的禮有大半都很得方母的歡心。

譬如那尊七寸高的純金佛像以及一座白玉打造的蓮花菩薩像。

這兩樣,其價值就不低於兩千五百兩白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適合方小悅使用的禮

譬如那塊空白的石印章,十塊高檔玉佩,二十塊上好的香鬆墨錠等等。

當然價值最高的還是那一張五千兩的金寶錢莊銀票,全國通兌。

這錢來鵬也是個妙人,去拜見了一下方母之後,便告辭離開,連午飯都沒有吃一頓。

說實話,方母之前也是跟著方小悅收了不,可這錢來鵬送來的這些禮讓方母心裡都有些抖。

“兒啊,這些禮收了不會出事吧?”

方母總歸是擔心影響到兒子的仕途。

方小悅倒是搖了搖頭:“無妨,尋常往來罷了。”

這些時間裡,他對大澤國的場倒是瞭解了不

說實話,像錢來鵬這樣一次送來上萬兩白銀的禮,看上去很多,但實際上放在大澤國場裡,只能說小額往來罷了。

在大澤國東面沿海的狂濤省,由於盛產食鹽,有著不家底厚的鹽商。

據說每一任狂濤省的巡大人上任,這些鹽商都會送上厚禮,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

當然,自己也不是巡,那錢來鵬也不是鹽商,就這樣平白無故的送上這些厚禮,恐怕日後需要還上一個大人了。

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方小悅也沒有得到清閒,一些親戚找上了門。

其中有方家這邊的,也有張家這邊的,基本上都是緣關係遠到出五服的遠方親戚。

可別小瞧了這個時代這些人對一位狀元爺的攀附心理。

這一點從那位縣令方長涇上就可以看出。

實際上,方小悅都懷疑自己回家的消息就是那位方長涇放出去的,不然這些遠方親戚平時就沒走過,怎麼可能知道自己回來了?

他們來倒不是打秋風的,而是想要跟隨方小悅,說白了就是當個不需要僕契的僕人。

譬如管家、花匠、門房甚至於丫鬟。

這就讓他有些頭痛了。

自己在京城的住所都沒找好,就先收一大堆僕人?

要說,他暫時是不願意的,不過在母親所說上陣父子兵的理念,他最終還是收了一批僕人。

畢竟等到新房修好之後,母親也是需要一些人來侍候的。

那新房的規模可不算小,等同於一座莊園了。

當然,即便是如此,他也進行了挑選,但凡有等等惡習的,都被他趕了回去。

如此一番之後,方家的人口就迅速增長到了二十五人。

由於新房尚未修好,方家老宅也住不了那麼多人,因而大多數人都只能夠由方家出錢在楊家村裡借住。

方家肯定不養白吃白喝的混子,其中12-25歲的男丁共17人,被方小悅丟給了張元明,讓他帶著練習震天刀訣。

剩下的八人有年僅10歲的小丫頭,有二十多歲的風韻婦,還有年滿四十多歲的老媽子,們被方小悅留給了老媽調教,該進廚房做飯的做飯,幫著收拾家裡衛生,後院菜園子的種植等等。

這個時候,用八個僕人看上去有些奢侈,等到新房修好,就差不多了。

至於爲什麼沒有25歲以上的男丁,對此,方小悅也毫不奇怪。

實際上在大澤國20歲尚未結婚的男丁就算得上是大齡剩男了。

一般來說,25歲以上男丁再差勁都結婚了。

而結婚之後的男丁是決計不會外出給人做僕人的。

除非是天災**,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

因而這倒是省了方小悅去安排的麻煩。

在過年之前,方小悅去了一趟武德觀,讓他有些憾的是清雨道長不在。

他原本還打算從清雨道長那裡想辦法再擼一本書呢。

但那個小道說,師父在三日前外出訪友去了,過年後都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方小悅也就只能告辭。

過年的熱鬧就不用多說。

方小悅讓張元明去將外公舅舅一家盡數請到了楊家村一起過年。

雪白的餃子,香噴噴的紅燒,預示著年年有餘的紅燒鯉魚,戶外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讓方小悅到了難得的過年氣氛。

不過大年初七的時候,方小悅就不得不收拾行囊,準備出發前往京城。

家人離別最傷

方小悅走的時候,方張氏雖說沒哭,但眼眶也是紅彤彤的。

這次前往京城,方小悅並沒有將張元明帶走,因爲那十七名男丁此時正於震天刀訣的門階段,張元明這個師父一走的話,沒有了人約束,這刀法恐怕就很難門。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