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諸天降臨之主 第1577章、遊街誇官

《諸天降臨之主》 第1577章、遊街誇官

但在大澤國,這種事並不奇怪。

簡單來說,二甲雖說授從七品,但卻是京,如果在委任爲各部給事中之後,任滿三年,經考覈優秀的話,可以遷任爲各部主事。

各部主事就是正六品了。

經考覈合格的話,也可以出京到地方爲

而像這種低品階的京出京到地方爲,可升1-3級。

最高可以升爲正六品。

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看上去也不高。

但在大澤國,翰林院卻被稱爲儲相之地。

整個大澤國兩百多年時間裡,除了立朝之初之外,其餘時間的閣閣老都是出自於翰林院。

二甲,三甲想要閣,難度極大,其原因就在於此。

之後,便是進士遊街誇

作爲狀元,方小悅穿上了特製的狀元服,頭上還戴著一朵大紅花。

這樣的造型放到方小悅願世界裡,大概會被人認爲是瘋子。

但在這裡,不管是榜眼、探花,還是其他進士,大概都願意用一切來換。

並且在進士遊街誇的時候,只有狀元才能夠騎馬,走在最前面,榜眼、探花位於其兩側,其他進士則追隨其後。

在進士遊街誇之前,巡城司大批兵丁和京兆尹麾下的所有衙役都上了街,分列街道兩側把守,並且早早就有清道夫將街道來回橫掃數遍,以保持清潔。

此時用來遊街誇的京城主幹道是絕對不允許任何馬車牛車上街的。

等到進士們在大批甲士的簇擁下緩緩離開皇宮,進主幹道開始遊街誇的時候,整個京城都變得氣氛熱烈了起來。

早早就有大批的宦夫人小姐預定了主幹道兩側的酒樓茶樓臨街房間,用來觀看新科進士。

Advertisement

而沒錢租不起臨街房間的老百姓則涌在街道兩側,激的看著從街道上行過的進士們。

婦人還特意牽著孩子來看,大意就是沾沾文氣,以期自家孩子以後能夠考上進士當

要說方小悅這值還是很難打的,他剛一面,街道兩側樓上臨街的房間裡就響起了歡呼聲,不夫人小姐壯著膽子,將自己提前準備好的香囊從樓上丟下,噼裡啪啦的砸在了方小悅上頭上,讓他頗爲有些狼狽。

而街道兩側的則是拿出自己摘來的花瓣,朝著街上拋去。

總之,此時大姑娘小媳婦都想要讓狀元郎看看自己。

的,也有懷上孩子,企圖讓孩子長得跟狀元相似一些的。

總之,這一趟遊街誇下來,不管是方小悅,還是榜眼、探花甚至於其後的進士,每人上都沾染了不花瓣,甚至於還有香囊掛在帽子上的。

回到客棧,張元明急忙就迎了上來,看到方小悅的模樣不由得大驚:“明瑞弟,你這是怎麼了?”

方小悅苦笑著額頭上的一個青包:“不知道哪家的傻姑娘將銀子在香囊裡,然後丟了下來。”

說實話,方小悅當時就沒注意到危險。

因爲人家也不是惡意的,更不知道銀子在香囊裡砸下來會傷到人。

因而方小悅就毫無徵兆的中招了。

那一下,差點沒把他從馬上給砸下來。

還好,在武曲樁達到9級之後,經過星力不斷的洗刷,他現在的已經是相當強壯了,就這麼一下,還不至於將他砸暈過去。

當然,這也讓他在遊街誇結束之後,爲衆多進士的笑談。

恐怕這狀元郎遊街被香囊砸個包的典故會流傳很久了。

“我去幫你找點跌打損傷藥。”

張元明急忙就去找了郎中,買了一小罐紅花油回來,幫著方小悅消腫。

次日早上起牀,方小悅就對著銅鏡看了看額頭上的包。

還好,經過紅花油的,再加上休息一晚,青包消散了不積至了大半,不像昨天那麼引人矚目了。

如果這青包還是那麼大的話,他今天都不好意思去吏部拿憑了。

租了一輛馬車,方小悅就帶著張元明去了吏部。

吏部乃是除了禮部之外的衆部之首!

吏部尚書又有天之稱。

這全因爲三品以下的員均由吏部任免的原因。

對於天下衆多員來說,吏部就是執掌他們前途的要害部門。

因而相對於其它各部來說,吏部衙面積是最大的,也是修得最華麗的衙門。

方小悅進門的時候,甚至於還給守門的那個老兵塞了一錠2兩的銀子,才被允許進

這並不奇怪,對於方小悅這樣尚未前往翰林院上任的員來說,人家吏部看門的老兵不讓你進去,你還真沒法進去。

俗話說得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就是這個道理。

進了吏部衙門,方小悅有點傻眼,這吏部衙門裡面面積太大了,大門進就是一個大花園,花園後面則是五條走廊。

五條走廊分別通往吏部的五個部門。

方小悅對此就不清楚,就厚著臉皮拉住一位主事詢問了起來。

這位主事姓李,倒是好心,立馬就給方小悅指了文選清吏司的方向。

方小悅謝過這位主事之後,就徑直去了文選清吏司。

吏部下屬四司,其中文選清吏司便是負責吏班秩遷升改調等事務。

到了文選清吏司之後,一位主事就接待了他。

其自稱姓牛。

這牛主事略胖,四十多歲的模樣,朝著方小悅拱了拱手:“聽聞這一屆的狀元郎文采飛揚,甚是俊朗,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不敢當,牛大人說笑了。”

方小悅生怕這位牛主事家中有,看上自己,急忙謙虛了起來。

還好,這位牛主事似乎家中無,與方小悅閒聊了一會之後,就將給了他。

憑乃是大澤國員的證明文書,其乃是用上等火桑葉製,其上用硃砂寫著方小悅的姓名、籍貫、殿試狀元、從六品等等信息。

憑到手,方小悅隨即便向牛主事告辭。

此時也有吏員將一些文書送來,牛主事也就沒有留方小悅。

出了吏部,方小悅看了看天,然後就上了馬車,朝著皇宮行去。

今天是瓊林宴召開的時間。

這瓊林宴乃是大澤國開國皇帝流傳下來的傳統。

皇帝陛下在殿試結束之後,就會在瓊林苑舉行宴會,款待新科進士。

也正因爲這宴會在瓊林苑舉辦,因而被稱爲瓊林宴。

不過瓊林苑並不在皇宮,而是位於皇宮東側的柳林海

柳林海乃是歷代皇帝在京城避暑的勝地。

其乃是一個面積超過二十平方公里的海子,四周盡數被大片的柳樹包圍,其水榭樓閣隨可見,瓊林苑就位於柳林海一座島嶼上。

柳林海外有甲兵巡邏,方小悅到的時候,不進士早早就在這裡等候了。

這個時候,大概是他們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他們三五羣,聚在一起,暢談人生,想以後的妙生活。

待到所有進士盡數到齊的時候,一名柳林海的管事太監就迎了出來:“諸位大人可是來參加瓊林宴的?”

衆進士齊齊應答。

這個時候的進士大概是最不厭惡太監的。

等到他們當時間久了,就會逐漸對太監這個職業到十分厭惡。

“那請各位大人出示憑,職責所在,老奴需要先檢視一番。”

大家都知道這柳林海乃是皇家林園,自然也就知道這裡守備森嚴。

因而也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大罵太監,說你有什麼資格檢視我等憑之類的話。

待到那老太監將憑一一檢視之後,便笑呵呵的朝著進士們拱了拱手:“諸位大人,不好意思,還請跟老奴來。”

跟著那老太監進柳林海之後,新科進士們一個個就好似土包子進城,眼睛四觀看,總覺得眼睛不夠用。

這並不奇怪。就算是籍貫在京城的那幾位進士,平時也沒機會進這皇家林園的。

一路行到湖邊,進士們上了一艘畫艇。

十多個小太監一起發力,迅速劃,畫艇很快就抵達了湖中一座大島。

島上有一座宮殿,富麗堂皇,殿前有十二座銅鶴燈。

進了宮殿,進士們紛紛被引導坐下。

沒一會功夫,首輔等員陸續趕到。

隨著首輔等人趕到,菜餚、酒水開始一一送上。

但即便是聞到撲鼻菜香,衆人也不敢快。

因爲瓊林宴最重要的主角-皇帝陛下尚未駕到。

說實話,在等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方小悅都有些不耐煩了,手悄悄摳了摳後背,卻被旁邊一位太監瞪了一眼。

大概這位太監心裡想著此人居然敢在宮殿做如此不雅之事。

不過方小悅就不在乎,這不過是個普通太監罷了。

皇帝又沒來,自己這就不算對皇帝不敬,因而對方就算是想要告狀也是不可能的。

一個時辰之後,大隊軍趕到,將宮殿外守備了起來。

到了這時,不管是首輔等員還是進士,都紛紛起立,擺出了一副恭敬的模樣。

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是皇帝陛下駕到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皇帝陛下在一羣太監的簇擁之下,進了宮殿,在龍座上坐下。

旁邊一位大太監隨即高聲:“聖上駕到!衆見禮!”

在首輔的帶領下,衆員,衆進士齊齊朝著皇帝行禮。

“衆卿平,今日乃是瓊林宴,大家不必拘禮,朕要與衆卿衆樂!”

皇帝的聲音比較低沉,方小悅覺聽上去有點腎虛。

當然,話雖這樣說,但皇帝在面前,大家也不敢放肆的,直到皇帝親自快夾起一塊福祿口中,首輔方纔開始快子,首輔一快,衆也就跟著快,之後纔是衆進士快。

實際上,就算是那些新科進士,在之前也是接過一些禮儀培訓的。

在面見皇帝這種事上,沒有人敢疏忽大意。

萬一一個不小心,那就是對皇帝不敬,輕則被人彈劾,重則直接掉腦袋。

實際上,大家此時的食慾都不算太好。

唯獨方小悅頻頻快,專門夾吃,沒法,他是真的了。

當然,就算是如此,他也覺這菜餚不太合胃口,因爲之前等待的時間太長,此時菜幾上的菜餚都有些涼了。

如果沒有條件的話,方小悅什麼都可以吃,但如果有條件的話,他的還是挑的。

不知道是不是方小悅吃得比較快的緣故,讓皇帝陛下注意到了他。

皇帝陛下來這裡自然也不是爲了吃飯而來的,他過來只不過是因爲瓊林宴的慣例罷了。

這些新科進士被稱爲天子門生,作爲老師,自然要和學生一起吃吃喝喝,增進一下誼。

這也是歷代皇帝掌控朝臣的手段之一。

畢竟一個不羣臣歡迎的皇帝,即便是皇帝,也是很危險的。

“這瓊林宴的慣例便是進士都需做詩。”

皇帝突然之間說話了,使得衆人急忙放下快子,傾聽聖諭。

“方卿,你可是狀元啊,聽聞你頗有詩才,朕命你以瓊林宴爲題,先做詩一首。”

方小悅萬萬沒有想到,那皇帝陛下轉而就將目標對準了自己。

當然,雖說瓊林宴做詩並不一定是按照狀元、榜眼、探花的序列進行下去,一般都是誰先做好詩,誰就先念。

但如果皇帝陛下指定誰先做詩,肯定也是可以的,必須執行的。

“謹遵聖諭!”

方小悅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敢抗命,急忙朝著皇帝行了一禮,然後就在腦海裡尋思了一番,最終抄了原世界裡文天祥在瓊林宴上做的一首詩。

方小悅先是故作尋思,然後眉頭微微一皺,朝著皇帝陛下行了一禮:“陛下,臣做好了。”

賜瓊林宴恭和詩!奉詔新彈仕冠,重來軒陛。雲呈五符旗蓋,立千雜佩環。燕席巧臨牛節,鸞章映壁奎間。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隨著方小悅沉聲朗誦,衆人不由得在心裡驚歎。

古有七步詩,這方明瑞則是皺眉有詩歌啊!

“好好好,方卿果然詩才飛揚啊,詩作得好,朕就有賞!王德發,速去將朕的萬方硯取來!”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