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燕國不太平。
先是一場洪災,淹了北地的黍稷。
都說生民社稷,生民社稷,可知什麼是生民,什麼是社稷?
社,地主也,從示土。
稷者,五谷之長。谷眾多,不可遍敬,故立稷而祭之。
土、谷乃立國之本,燕人以“社”為土神,以“稷”為谷神。
燕國許氏為周文王庶長子召公姬奭之后,因而燕國的宗廟宮室皆依從《周禮·考工記》營造建置,經涂九軌,左祖右社。
社,便是社稷壇,象征土地,設于王宮之右。而宗廟設于王宮之左,象征源緣,二者共同為了國家的征象。
(譬如《左傳·僖公四年》中載,“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又如《漢書·高帝紀下》中載,“又加惠于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社稷就是江山,生民就是百姓,而黍稷是燕人一年里最重要的糧食,這一場洪災下來,當真是荒時暴月,五谷不收。
大戰在即,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聽聞公子許瞻又開始在蘭臺、燕宮與大營之間往返奔波了,也聽說各地郡守的奏表沿著當時四月新政的驛道,一卷一卷地往薊城涌來,到了薊城再分三道。
一道往燕宮去。
一道往大營去。
一道往蘭臺來。
又聽說謠言四起,有人把七月底赤犬天象的事又搬了出來。
街頭巷尾的謠悄然四起,“蘭臺失德,天降災禍!天狗吃人,棖棖掏心!”
是了,肇秋七月癸卯夜,赤氣起于西北,亙向東南,平明始滅,燕國北地又有誰人不曾看見過呢?
也一遍遍地唱起《夏人歌》,把許氏比作兇狠殘暴的夏桀,以夏桀失道亡國暗指公子許瞻,“江水沛沛兮,舟楫敗兮。我王廢兮,趣歸薄兮,薄亦大兮。”
這謠傳似鬧起了蝗災,又一次在閭閻街巷肆,也又一次沿著道往通都大邑傳去。
句句殺人于無形,其勢之威猛,遠比真正的揭竿起義更能重創許氏的政權。
從前是楚人的手筆,如今也不知到底是誰的謀算了。
是誰都罷,蘭臺里的人都無暇他顧,因而小七也已有好幾天都不曾見過那個人了。
想來也是,先有洪災,洪災之后必是大疫,加之謬種流傳,邊關又起了戰禍,每一樁每一樣都定要使他焦頭爛額。(謬種流傳,即荒謬錯誤的言論、觀點流傳開來)
然而禍事遠不止這幾樁,繼而是衛太后薨了。
薨在這多事之秋,那流言就愈發地止不住。
有人翻出了從前的舊賬,說良原君深仁厚澤,宅心謙恭,是國人都敬重的藹然仁者,將來也必是一個王道仁君,惠澤天下。竟被蘭臺誣為叛賊,一除夕屠了滿門。
有人說大公子兇殘暴,手段當真是狠辣。扶風從上到下被焚骨揚灰,不單把其子嗣、門客全都屠戮了個干凈,還把其母親衛太后趕出桂宮,攆到了北苑,可憐的太后竟饔飧不繼,盡宮人凌而死。
有人說這都是報應。
報應的不是衛太后,報應的是大公子。
有人還說許氏失德,燕國必亡。
薊城又一次被攪得膠膠擾擾,犬不寧。
小七不知道那人素日是怎樣理這些糟心的國政軍務的,只知一樣,衛太后既不曾被廢,便也仍有太后之尊,因而也就亟需把面子上的工夫做足,為衛太后守靈,才能平息對大公子最不利的謠言。
是跟著沈淑人的馬車一同進了宮的,因衛太后的棺槨已經移駕到了宗廟,因而守靈就在宗廟里。
似為太后守靈這樣的事,雖是十分辛苦,但必定得是宮中貴人及蘭臺的夫人,旁人豈配。
似小七這樣的份,更是不配的,因而原也不知道沈淑人怎就臨時起意,定要帶阿奴進宮不可。
第一次進那莊嚴肅穆的許氏宗廟,雖列燭如晝,但仍舊黑暗沉沉的令人不過氣來。
燕國建國三百余年,但是那一排排黑沉沉的靈位就已有許多了。
白日里是幾個宮里的妃嬪與沈淑人流跪在守靈盡孝,妃嬪都是面生的,有的年級大些,有的看起來還很年輕,小七雖進宮多次,卻一個也不認得。
無事可做,便就在外頭垂頭侍奉著。
聽幾個宮人低低地閑話,一人說,“按理說衛太后戴罪之,薨了是要被送回衛國的。只是衛國早些年前就被大王滅了,哪兒還有什麼去。”
另一人點頭贊同,“外面的人不知道,咱們里頭的卻是一清二楚的。因是竊國佞賊之母,生前不住桂宮,死后自然也不許氏香火供奉。不過是這一兩日告了祖宗,就找個陵寢埋了罷了,連靈牌都不會有的。”
小七聞言不由地暗暗一嘆。
是了,是了,這就是高位者的下場啊。
這一輩子予奪生殺,榮華富貴,最后因了個窺竊神,篡國奪權,最后也不過是落得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周禮·天、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奪、生、誅等權力,后以“予奪生殺”泛指帝王掌握的賞罰生死大權;窺竊神,指窺伺機會,竊取帝位、政權)
也是在這個時候,才聽見一些大周后的消息。
聽說大周后自公子醒來就被送離了蘭臺,小七以為大周后必是回了萬福宮的,然而并未。
蘭臺的將軍們甚至連宮門都沒進,就徑自把大周后送去了許氏的宗廟。
像大周后那樣強勢的人,大抵是該痛罵公子忤逆不孝,痛罵公子不知好歹,必要哭天搶地大鬧上一場,痛罵個天翻地覆,也鬧個人仰馬翻不可。
然而也未。
聽說大周后日在宗廟里祭祀禱告,不怎麼說話進膳,也不怎麼合眼。
若問大周后求的是什麼,從不說,因而侍奉的宮人也沒有知道的。
小七向宮人們問起章德公主來,宮人卻連連搖頭。
說章德公主不知去了何,亦不知眼下還活著沒有,說是派出去尋找公主的人一撥又一撥,就連原先蘭臺的獵犬都全部出了,卻連一丁點兒的消息都沒有。
亡國前,慕容妤是宰相嫡女,錦衣玉食奴仆成群,戴著金湯匙出生,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女。亡國後,她成了鎮北王的通房。這位鎮北王恨她,厭她,不喜她,但她也得承受著,因為全家人的安危都掌握在他手上。然而在跟了他的第五年,慕容妤重生了。回到她明媚的十五歲,這時候,威懾四方的鎮北王還隻是她宰相府的犬戎奴。未來的鎮北王掰著手指頭細數:大小姐教他練武,教他讀書,還親手做藥丸給他補足身體的虧損,噓寒問暖,無微不至,把他養得威風凜凜氣宇軒昂,他無以為報,隻能以身相許!隻想借這棵大樹靠一靠的慕容妤:“……”她是不是用力過猛了,現在
謝晏和作為一個被當朝太子退過婚的貴女,人生陷入了死局。 前未婚夫:太子 敵人:太子妃 敵對指數:不死不休 好在,這盤死棋被謝晏和盤活了。 現任是皇帝,盟友是公主,她重新走出了一條通天大道。 這就是個披著宮斗皮的老夫少妻的甜寵文。
太子嬴風假模假樣替三弟搜救未婚妻顧家嫡女,結果一無所獲。 遂冷冰冰蓋棺定論:顧今月“已死”。 事後,一向冷血恣睢的太子殿下破天荒地寬慰傷心的三弟:“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 顧今月重傷後失憶,她的夫君嬴風說會幫她想起一切。 “你從前眼裏只有我一人。” “無論我做什麼,你從不推卻。” “唯我是從。” 她紅着臉結巴道:“真、真的麼?” 嬴風握緊她的手,笑得意味深長。 當晚嬴風坐在顧今月床頭,黑瞳貪婪地描摹着毫無防備的睡顏。 驀地俯身湊到她耳邊低笑道:“假的,我也會變成真的。” 顧今月毫無所覺。 直到某夜她從夢中驚醒,記起一切。 她不是他的妻,而是他三弟曾經的未婚妻。 【小劇場】 顧今月捂住懷胎三月的小腹,一隻腳還沒來得及逃出大門。 身後傳來嬴風漫不經心的笑聲。 “嬌嬌,你方向走反了,我在這兒呢。” 忽然被人攔腰抱起送進裏屋,她聽見了刺耳的落鎖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