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和親后,瘋批暴君索取無度 第八十五章 察覺

《和親后,瘋批暴君索取無度》 第八十五章 察覺

崔左丞近來很是郁悶。

進宮的兒傳信寥寥,只言片語,都是些無用的閑話;回國寺的妹妹更是直接沒了信兒,不知在做什麼;兒子油鹽不進,一天到晚只知道去演武場練兵,毫不懂與京中際一番。

再者,靖國公進來被頻頻召見,更讓崔左丞心神不寧。

靖國公下放兵權已久,做了多年的閑散國公,如今陛下如此頻繁召見他,莫非是有了別的心思嗎?

崔左丞蠢蠢,但礙于最近盯著他的眼睛實在太多,只能憋屈地暫忍一番。

而被崔左丞掛念的靖國公本人,也是滿腹疑問。

蕭言舟以商議先蠶禮要事為由召他多次進宮,可見了面又總說些無關的話,每次不知不覺,話題便繞到了他的上。

他從蕭言舟的態度里察覺出什麼,多半與走失的兒有關,有了希靖國公自然高興,可到底只是他自己的揣測。

靖國公沒敢告訴夫人,生怕最后又是一場空,平白惹夫人難過,只得自己憋著。憋著憋著他就愁得不行,每日飯都吃了一碗。

至于造諸位重臣紛紛不安的始作俑者蕭言舟,自己也沒有好到哪去。

若將關于謝蘅蕪的來龍去脈都告知靖國公,他無法保證靖國公是否還能冷靜。

Advertisement

靖國公一生忠國,卻被他效忠的帝王算計失去了兒,若是他知曉了真相,焉能不寒心。

靖國公已無兵權,卻頗得民心,若他有了別的想法,那時……蕭氏恐怕會引來眾怒。盡管罪魁禍首已死,但他卻是那罪魁禍首之子。

父債子償,天下人都認此理。

他便想著不妨先與靖國公拉近關系,過渡一番。

思來想去,似乎只有先蠶禮這個借口比較妥當。往常蕭言舟面對靖國公當然不覺得異樣,可現在知道他極大可能

是謝蘅蕪的父親后,他便莫名不自在。

大概這是天然存在于翁婿間的尷尬。

蕭言舟想著多與他提一提兒的事,顯出自己的關心來,順便讓靖國公有個準備。可惜蕭言舟本就是個不善言辭的,那些話說得無比生,反而讓靖國公狐疑不定。

蕭言舟顯然也察覺出來了。

書房,剛送走靖國公的他輕輕吐出一口氣,眉眼間染上點點倦意。

此事究竟該如何開口呢……

蕭言舟頭疼不已,最好的法子當然是讓謝蘅蕪這個當事人出面,讓一切順理章地發生。

可謝蘅蕪現在尚未痊愈,他擔心會為此憂心過度。

雖然……眼下恢復得好,神比之前充沛多了,或許也有蠱毒殘余除盡的緣故。

想到謝蘅蕪,蕭言舟的目,不由想這時候……又在做什麼?

手邊輕薄宣紙悠悠落地,綿綿地,搭在了謝蘅蕪擺角落。

連日來都是蕭言舟在照顧自己,眼下好不容易自己好上了許多,便帶些小點心來紫宸宮看他。

等待蕭言舟從書房回來的時候,謝蘅蕪百無聊賴下,坐在了他平素在宮中的書案后。

書案上堆疊的各種簡牘文書當然不敢,但那些未曾用過的筆墨紙硯,總是可以的。

紫宸宮的宮人見坐到了蕭言舟的位子上,一時不知是否該上前去勸。

畢竟

陛下抱著貴妃坐,和貴妃獨自一人坐,可是兩回事啊!

但宮人們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人敢上前。

誰知道陛下是否縱容呢……要是縱容,此時上前,豈不是平白惹貴妃不高興。

宮人們很有默契地都散開了。

陛下回來若是怪罪,便說自己正好有差事要忙。

那邊謝蘅蕪剛給自己磨好了墨,過一旁的紙張打算畫些什麼。

而這一,就將其他幾張也,其中一張便揚揚落地。

見紙落地,去撿。

因為子還未大好,一手撐在書案上,隨,手肘撞到了書案旁堆疊起來的文書,最上頭的一部分晃了晃,嘩啦落地。

外頭的宮人都退開了,沒有聽到這里的聲音,自然也不會進來。

謝蘅蕪的指尖剛到宣紙,就聽到后傳來這一陣響,不由閉了閉眼。

撿起紙放好后,去撿掉到書案前的那些文書。

謝蘅蕪無意去看,可隨著文書落地,不可避免地被摔得打開來,剛蹲下去,里頭的文字便爭先恐后地跳進了眼中。

謝蘅蕪一怔,出的手不由頓在了半空。

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不,不僅僅是這些,還有昌平侯府的種種。

謝蘅蕪心跳如擂,臉也變。

猜出了這是什麼,這不就是當時蕭言舟調查自己得來的資料嗎?

愣了半晌,嗤聲一笑。

猜蕭言舟調查了自己,卻沒想到他至今都沒有將此銷毀,甚至還放在了紫宸宮里。

謝蘅蕪沉

默著,頓住的手又探出,將這疊寫了自己小半生的文書撿了過來。

若換了別的容,一定一眼都不會瞧。

可既然是寫自己的……謝蘅蕪想,讓看看也無妨。

也好奇,蕭言舟都能調查出什麼來。

謝蘅蕪將其他的東西收好放回原位,唯獨將這一疊捧在手里,坐回了書案后仔細翻看起來。

越看越覺心驚。

因上頭的記述實在太過詳盡,許多連自己都忘記的事,居然也被記了下來。

這就是……蕭言舟能調的力量嗎?

不由想是誰替蕭言舟做此事的,趙全?不,趙全幾乎整日在宮中跟著蕭言舟,應當是沒空的。

霍珩?倒是有可能……

羽林衛,看來遠不是宮廷軍那麼簡單。

謝蘅蕪一面想著,便翻看到了最后一頁。

呼吸一窒,面凝住,腮上水般褪去,視線定定,整個人仿佛被釘住了一般。

著紙頁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甚至輕起來,幾乎要將那一點紙破。

那是一片悉不過的圖案。

的胎記,絕對不會看錯。

蕭言舟將繪著胎記的紙張夾在調查的文書中,已是令人悚然。

而最讓謝蘅蕪到心驚的,是角落一個小小的“靖”字。

那字跡再悉不過,是蕭言舟的手筆。

他將這疊本該收起的東西放在如此上頭的位置,里頭夾了一張繪有胎記的紙,還寫了一個“靖”字。

謝蘅蕪幾乎是立刻,便想到了靖國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