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深宮美人,朕的貴妃膽小又怕事 第160章 不滿

《深宮美人,朕的貴妃膽小又怕事》 第160章 不滿

孫貴人既氣憤,又嫉妒,到底和安昭容差在哪里了?

心中明白太后就是因為孫家而不喜歡,所以才獨獨賞賜了安昭容一人,可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嫉妒蘇溪。

蘇溪長得好,長得也不差。

論家世,蘇溪更是和沒得比,可陛下就是只看上了蘇溪。

即便對太后的做法再不滿,也不可能去慈寧宮嚷嚷著去質問太后為何不給賞賜,的臉皮還沒有這麼厚。

實在是可惡!

“主子,太后娘娘這做確實惡心人,但您也要沉得住氣,等您生下大皇子后,一切都會好的。”知秋也生氣,但不能挑撥主子去鬧事。

孫貴人深吸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了。”

的孩子會是唯一的皇嫡子,誰能笑到最后還說不定呢。

其他嬪妃對這事都是不知道,所以單純就以為是太后抬舉蘇溪,所以才給的賞賜,但皇后是知的。

“看來陛下對這安昭容還真是有幾分意在的。”皇后也不知道是在惋惜,還是忌憚,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還真讓了氣候。”

紅月慶幸道“幸好安昭容的家世一般,娘娘您要抬蘇昭容一手嗎?”

“蘇家雖小,但好歹也算是世家,還是有的底蘊在的。”

Advertisement

萬一哪天蘇家出了個可用人才,因安昭容的得寵而被皇上重用,那況可就不一樣了。

蘇昭容如果爭氣點將蘇家拉攏住,那就不用擔心這個患了。

皇后怒其不爭道“本宮倒是想幫,可也得有這個底氣才行啊!”

沒有子嗣就想被冊封為三品嬪妃,這就是異想天開,除非是蘇昭容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沒有子嗣,蘇昭容那這

輩子永遠都要低安昭容一頭!

紅月認真的思索,可這一時半會兒的也想不出來什麼好主意,只能惋惜道“可這后宮也沒有人值得捧的了。”

其實還是有一個人可以捧的。

但……紅月遲疑道“您覺得李貴人如何?”

要論家世,那整個后宮都沒有人比李貴人高的了。

“不行。”皇后立馬否決道。

李貴人的父親是驃騎大將軍,那可是連國公府都要忌憚的人

萬一李貴人得了勢,反而將拉了下來……

不行,別說是要捧著李貴人去爭寵了,就是現在李貴人得寵了,還得想辦法去打呢。

不可能會做這個事的。

紅月嘆息道“是奴婢想得太淺薄了。”

但現在離下一屆大選還要兩年呢,安昭容再這樣得寵下去,在新人進宮時,說不定都已經生兩個孩子,到時候的地位可就真的穩固了。

即便再有新人搶走了安昭容的寵,那安昭容的地位也不會變的,除非安昭容自己犯了什麼錯,但安昭容又不是沈昭容那個沒腦子的。

皇后抬眼道“行了,你也不用過于擔心了,只要本宮有嫡子在,那安昭容這輩子到頂了也只是個貴妃而已。”

還是有這個底氣在的。

要是沒有孫貴人的孩子,或許也會和紅月一樣的擔憂。

貶妻扶妾這等丑事在世家中都見,更別提是在皇家了。

只要不死,那宣國的皇后就只能是

“您說得是。”紅月低頭道,當然知道皇后的想法,但后宮中有一個過于得寵的寵妃,尤其是這個寵妃還有孩子,那將來對皇后來說只會是一個掣肘。

“行了,你去挑些東西送去秋蘭殿,好安一下孫貴人的心,別讓胡思想的影響了胎中的孩子。”

孫貴人肚子里的孩子才是皇后現在最看重的。

“對了,讓人盯了蘇昭容那里。”皇后忽然說道。

“是。”紅月趕應道,既然蘇昭容都對安昭容下過一次手了,再下一次手也不是什麼意外,或許們能借此將安昭容這個后患給除掉。

雖然沒有證據,但了解蘇昭容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蘇昭容的手段。

“嗯,去吧。”皇后擺手道。

紅月的作非常迅速,趕在日落之前就將賞賜送到了秋蘭殿中。

“孫貴人,皇后娘娘說了,您就安心養胎即可,其余事都別太在意了。”

中了痛,孫貴人面上有些難堪,但看著桌面上那些都是補品藥材的賞賜,還是不緩了一口氣,好歹面子上圓過去了。

孫貴人不斷的在心中安自己,安昭容有太后,但的背后是皇后,也差不了多的。

“嬪妾謝皇后娘娘的恩典。”孫貴人謝恩道。

“那奴婢便先退下了。”紅月笑著告辭道。

知秋看著人離開后,當即就松

了一口氣,皇后這賞賜一下來,其他人也知道了主子是被坤寧宮看重的了,著幫秋蘭殿爭回了不的面子。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平時的小事都可以忍讓,但面子上的事即便是忍下了,但這心中只要一想起來,還是會憋得難的。

而太后聽到這個消息后,那是一笑而過,本就不在意道“隨皇后賞賜吧,反正又不是哀家出東西。”

柳嬤嬤旋即笑道“看來孫貴人這孩子已經確認是記在皇后娘娘的名下了。”

要不然皇后也不會特意給孫貴人找回場子了。

“不用管們,安昭容那里這會兒都沒將人參送回來,也沒消息傳過來,說明皇上已經答應了。”太后叮囑道“哀家在宮外還有些暗線在的,如素屬于遠嫁了,讓多寫信回來。”

“如果將來要是那男子負了如素,就讓送信進宮,哀家幫出氣,到時候將接回來宮中。”

柳嬤嬤笑道“不會的,有您的庇佑,如素是不會欺負的。”

從皇宮中出嫁,是個傻子都清楚如素的靠山就是太后娘娘,誰敢欺辱如素?

現在一回想,轉眼多年就已經過去,柳嬤嬤恩道“多虧有您在,不然如素也不會有這般好的姻緣。”

出宮皆是二十五歲,這年齡已經是老姑娘了,能做到人嫁了都是不錯的況了,更別說如素還有機會當夫人。

雖然說是青梅竹馬,但人家也有更好的選擇。

太后笑道“是們這些小輩爭氣罷了。”

要不是那男子考中了功名,還不同意將如素許配給他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