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大隋國師 第六百二十七章 深秋

《大隋國師》 第六百二十七章 深秋

驪山老母能跟他說這些話,陸良生心裡非常高興,但那詭異的夢境不說出來,總覺得不安,提上籃子快步跟上老婦人。

「這世間可真有長久之法?」

老婦人不理他,隻是微微側了下臉看了看書生,走過鋪滿落葉的石階:「你呀,又想拐著彎的問,你都把天蓬弄的天天待灶房裡,還不滿足你心裡的疑啊,其實也快揭曉了,循著本心去做就是了。」

「命途豈不是已經被安排好了?」

「神仙都逃不了,何況凡人,每個生靈來到世間,都有他要做的事。」

「良生不贊同此話,也有不人消弭蕓蕓眾生。」

「嗯那些是湊數的。」

陸良生:「」

書生愣了一下,想不到一向嚴肅的老母也會詼諧的說笑,不過,真要問出那詭異的夢境,驪山老母也不會說的,陪著走了一段,看著山間秋景隨意說了些家常的話,提著茶罐的小蝶從山下上來,福了一禮後,看向陸良生。

「陸國師,山下有人在等你。」

「可知是誰?」陸良生原本想探知一番,但老母在側,不便擅用法,那邊名小蝶的黃子知曉書生窘迫,出一輕笑,側過子讓出道來。

「是一個老頭,城裡過來的,看樣子等了些時候,陸國師快些去吧。」

陸良生看去老母,老婦人笑著點點頭,揮了下手:「去吧。」

Advertisement

「那良生告辭!」

朝驪山老母行了一禮,直起時,前方輕煙飄散,麵前已經空了,陸良生收拾心,用著法趕路,回到山下,遠遠知到茶肆那邊有悉的氣機,越國公楊素坐在茶肆裡抿著茶水,見書生從山上下來,付了茶水錢出來。

一老一走去山外的道。

秋意愈濃,一片片農田在農人搶收下裝去轅車拉走,走在道間的兩人,老者看著周圍的忙碌,先開了口。

「陸道友真是好福源,能遇驪山老母這等神仙中人,素當真羨慕你尋仙問道,遊覽山河。」

走在一側的陸良生笑了笑,看著嘆氣的老人:「越國公聲名顯赫,不知多人羨慕才對。」

「比不得。」

楊素嗬嗬笑了兩聲,擺了下手,偏頭看去不遠的農田裡忙活的一家老小。

「陸道友要是想,這些東西唾手可得,但你這福源,萬中難有啊。」頓了頓,老人收回視線,繼續說道:「對了,陸道友可知西北戰事?」

老人陡然問出的這句話,不算突兀,但親自跑到驪山腳下等他下山,未免有些小題大做,走間,陸良生點點頭:「略知一二,聽宇文拓說過那邊的事。」

「看陸道友神,想來陛下不日凱旋了,陛下親征,開疆擴土,好好好」

一連說了幾個好,話語一轉,說起了其他尋常的事,進了長安東門後,分道之際,老人再也未提過戰事的事,抖了抖寬袖,向陸良生拱手告辭。

「陸道友,告辭。」

這邊,書生看著老人灑的拂著兩袖走去茫茫人的長街,臉上表愣住,但隨後還是猜出這位越國公為何這般。

西北戰事結束,皇帝就長大了。

傾斜照過長街,看著消失在人群的消瘦的背影,陸良生抿了抿,又抬起手拱了拱,轉朝南迴去芙蓉池。

皇帝班師回朝還要許多時候,之後的時間,陸良生暫且不去想看到始皇帝的夢境,一邊遣人打探外麵妖星碎片,一邊教導觀中的孤兒,孫迎仙翻著他師父當年留下的道書尋了一些簡單的陣法來教導,畢竟要由淺而深一步步學習。

這段時間,陸良生倒是先趁道人教導的空閑,教這些孩子識字讀書,接連半個多月,基本上能認幾十個字,言語簡單的書籍,也是能看懂一點。

半月裡,西北那邊的戰事已經傳了回來,令得舉城沸騰,青樓中常有文人雅客流出豪邁的詩句,大街小巷比往日更加熱鬧,陸良生還帶著紅憐、棲幽、道人,以及觀裡的兩百多個孩子上街遊逛湊湊人氣。

在西市酒樓,豬剛鬣的名聲大噪,登門吃飯的客人絡繹不絕,大多數指名點姓的就要老朱做的飯菜,不過還好,沒到這邊飯店,也是能回到萬壽觀持灶房裡的事。

陸良生好幾次勸他,乾脆就別去那邊,每次豬剛鬣都聽的直搖頭,「隻有忙起來,俺老豬纔不有太多的煩惱。」

最讓書生哭笑不得的,還有師父蛤蟆道人。

不知道是不是那回夢丹吃的太多,還沒進冬天,就瞌睡連連,有時走著走著眼睛一閉,直的倒去地上就睡了過去,時不時還在夢裡搐四肢,清醒的時候,陸良生問他,蛤蟆道人依舊說起夢裡有許多雙眼睛看他,好幾次都被看的不好意思了。

當然,這段時間家裡寄來信,信是小纖寫的,字跡已經好了許多,輕快秀氣,看的讓人舒服,容大抵是代村裡人問候了一遍,也有陸盼八人家裡婆娘托小纖寫上去的話,叮囑在外麵照顧好自己。

最後一段字跡,重重像是加了,是小纖警告孫迎仙的話:「孫道長,你要是在外麵風流倜儻,招蜂引蝶,姑就跟村裡大嬸學習怎麼騸豬羊」

道人在旁邊看到最後一段,連忙回脖子,乾笑兩聲,頗為沉重的搬了一張椅子坐去簷下,陷思緒裡。

「出來快一年了,也不知家中況,不過看這封信,應該還是往日一樣」

陸良生將信疊好收去袖裡,看著一旁念念想要回陸家村的紅憐,笑著安一句,「等忙完一陣再回去看看。」

風吹林野,片片枯黃紛紛揚揚落下來。

十一月,初二。

西征的軍隊已經回來京畿,先行的隊伍,由當今天子率領在今日正午進城,陸良生帶著紅憐他們也過來,站在臨街的酒樓上,看著隋字大旗飄展,楊廣一戎裝,騎在戰馬上,後士卒、將領多是這場征伐裡有著功勞的。

吐穀渾的旗幟破破爛爛被人高舉,讓長街上的百姓能親眼看到,大隋兵鋒之下,番邦蠻夷焉有僥倖之理。

不久,陸良生回到萬壽觀,皇帝遣人來請他去宮裡赴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