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事當然沒有隨攜帶匕首了,不然你肯定被軍以懷疑行刺圣人為由抓起來,可是這不代表,這匕首你就沒辦法弄進來!就算是每日都徹查閣的佐大人,也發現不了。
因為那匕首就被你放在天窗附近,你只需要在用的時候,攀爬一下天窗就可以了,對嗎?畢竟那麼高的地方,又不是藏著個人,誰去徹查啊?”凌子萩定定著林主事,不給他毫躲避眼神的機會。
果然。林主事薄抖,低頭著自個的衫,他知道此刻只需要白彥去查一下天窗和他上蹭下灰塵的痕跡和足跡做對比,他定然是跑不了的。
“司夫人是怎麼發現,我是兇手的?”林主事慘然一笑,不解問道。
“書架。”凌子萩低頭著地上留下的林主事足跡道:“我沖進來的時候,一地的狼藉,可是書上面卻沒有你的足跡,而你已經在佐大人邊了。”
“我明白了,所以你也讓大理寺的人鞋整理閣,就是為了區分我的腳印,對嗎?”
意識到這,他雙膝一,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眼底盡數都是絕,就在白彥準備上前羈押林主事的時候,他卻在眾人放松神之際,迅速從口拿出一個東西就往里塞。
“白彥,快他阻止他!”凌子萩率先警覺,連忙朝林主事奔去。
白彥也發現,沖到林主事邊,一手鉗制住他的嚨防止他往下咽。
可為時已晚,林主事已經開始全搐,雙眼泛起。
“說,你把佐大人找到的東西放哪里了?”凌子萩知道林主事中劇毒就算是大羅神仙也無力回天,可是線索不能就這麼斷了,鉗制住林主事的子,歇斯底里的問道。
林主事被搖晃得有些散,眸著對面子氣憤容,角扯出一個詭異的笑靨道:“凌子萩,你很聰明,但是也僅僅止步于此,這案子你永遠也別想破!”
說罷,男子雙眼一翻,趴趴地朝地上砸。
凌子萩松開手,任由林主事摔在地上,著這冰冷的尸,心中復雜抑。
“夫人。”白彥走到邊,抱拳。
“嗯,我沒事兒。”凌子萩深吸一口氣,道:“按照大理寺的規矩你們繼續吧。”
說完,凌子萩慢慢走出屋。
那食盒還在佐大人的桌上放著,沾染著塵土的點心也靜靜在那里躺著,只不過是轉眼之間,方才還和說笑的男子,就這樣沒了,想哭,卻發現自個連一滴眼淚都沒有。
-------------------------------------
傍晚的司府很抑。
司炎修今個回來的早,他也聽說了佐大人的事,心中不免難過。
但是最讓他擔心的還是凌子萩,他的夫人細膩、富,為人又有正義,佐大人雖然和認識不久,但是這麼多次的閣出,二人定然也相談甚歡,不然不會給佐夫人帶點心,如今...
“這個事圣人也知道了,大為震怒,之后準備厚葬佐大人,三日后吊唁,夫人若是愿意,可隨我一并去。”司炎修心疼地著對面郁郁寡歡的子,忍不住手過的面頰。
“子昂!”凌子萩的聲音有些沙啞,“我覺得若是我不去找佐大人尋太子房事的竹簡,或許就沒有這樣的事,都怪我!”
說著,凌子萩終于控制不住,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司炎修心中一,連忙手拂去面頰上的朱淚,深深把抱在懷中道:“這不怪你,這案子查到這份上,佐大人在兇手來看,已經是個死人了,就算你不去,他的死也是遲早的。”
凌子萩點點頭,知道司炎修說的是寬的話,可是又不無道理。
“大人,這個東西...”凌子萩把淚水咽回去,從袖口掏出一片竹簡道:“你看看。”
司炎修接過,著上面的字,‘月漓’眉頭皺起道:“這是哪里來的?”
“這是佐大人臨死前給我的,怎麼?子昂看出什麼了?”凌子萩揚眉詢問。
“月漓....鐘月漓...如果我沒猜錯,這上面說的是鐘月漓——前太子的太子妃,當年的貌可是風靡整個蕭城。”司炎修淡淡解釋。
突然,他面一沉,接著說道:“子萩,我知道木紫東是什麼份了。”
“這話怎麼說?”凌子萩有些疑。
“之前就覺得這個名字很是奇怪,木、紫、東。”司炎修冷冷一笑,道:“蘇在五行里屬木,紫在姓氏里的寓意有紫氣東來之意,至于這東...”
“古代史料中有記載,東方者,方也,萬始生也。(1)也就是說,在之前的人看來,東才是萬之初,這也是為何太子一般都住在東宮的原因。”凌子萩接下司炎修的話,繼續解釋‘東’字。
司炎修點點頭,表示凌子萩的想法和他一致,道:“所以木紫東也就是現在毋和真正的份?他是...前太子蘇梓清和太子妃鐘月漓的腹子。”
他話音一落,凌子萩突然想到此前在從京灼縣往蕭城趕的馬車上做的噩夢,連忙問道:“子昂,既然這鐘月漓曾經是蕭城第一人,那可有留的畫像?”
司炎修怔怔著,看樣子似是沒想到會問這樣的問題。
不過很快,他走出大堂,沒過一會再回來的時候手中多了一本詩集。
“看看這個。”司炎修把詩集打開,放在凌子萩的面前。
凌子萩拿過,著上面的一張人圖,明目端莊,琪花瑤草,微微勾起的角帶著幾分驚艷世人的態,好一個傾國子。
在旁邊還提著一首詩:鐘銘盼兮,人妝。月影黯然,瞥驚鴻。玉冰骨,花照水。漓柳弱裊,灼芙蓉。
“這是描寫鐘月漓的詩?”凌子萩抬眼著司炎修問道。
司炎修點頭:“在文字獄之前,十里香經常有詩會,這首詩是藺國的詩人賀辭所做,他曾經一度為鐘月漓癡狂,甚至到了日漸消瘦,茶法不思的地步。”
“也難怪,真的很。”凌子萩說著慢慢閉眼,開始回憶夢中那子的容。
(1)關于東字的記載:出自《白虎通-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