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回了豆腐之後,梅香開始炒菜了。預備把水豆腐切了一半,和著一小把小青菜一起炒了,再炒一盤子韭菜蛋。
因葉氏在忙活其他的事,明朗正在讀書,梅香就自己燒火自己炒菜。
等飯做好了之後,梅香了一家人一起吃飯。
吃過了早飯之後,葉氏端著盆子要去河邊洗裳。梅香忙攔住了,“阿娘,您放哪裏,等我洗了碗我去吧。”
葉氏也沒和爭,小姑娘家家的洗裳本就比較多,“那你直接去吧,碗我來洗。”
梅香漱了漱口,端起盆子就去了。蘭香要跟著,葉氏忙拉住了。河邊可不是好玩的地方,萬一掉進去,撈都撈不起來。
如今天熱了,家裏人天天都要換裏。原來天冷的時候,葉氏會自己洗裳,家裏水井裏的水有些熱乎勁。等天一暖和,就會讓梅香到河裏洗裳。
梅香端著盆子到河邊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小姑娘在那裏洗裳了。隔壁的秀芝、二房的蓮香、韓文富的孫茴香、韓文昌的大孫竹香,還有兩個關係遠一些的姐妹,外加兩個年輕小媳婦。
河邊一溜的扁平圓石頭,一半在水裏,一半在岸上,洗裳用正正好。梅香到了後,大夥兒紛紛給打招呼,梅香找了個位置就洗開了。
秀芝就在旁邊,“三姑,今兒倒來遲了。”
梅香原是家裏老大,按理大姑也行。但韓敬義家裏還有兩個兒,非讓梅香排第三,讓蓮香拍第四。共一個爺的堂姐妹,這樣排也沒錯,韓敬平夫婦就隨了他的意,族裏晚輩也梅香三姑。
梅香笑了,“你們真勤快,來的這樣早。”
蓮香問梅香,“三姐姐,你什麽時候有空呀,我們剛才還說找你一起剪花樣子呢,三姐姐花樣子剪得好,也教教我們。”
梅香一邊裳一邊笑道,“你們盡管來,我那裏有十幾種花樣子呢,都是我用了的,我也想跟你們學兩樣新的。”
幾個小姑娘一起說說笑笑,旁邊兩個年輕的嫂子在一邊聽著,偶爾兩句。眾人陸陸續續洗完了裳,先後走了,空出來的位置又被後麵來的人補齊。
梅香回家後,葉氏已經開始包粽子了。梅香匆忙把裳晾在了東院,也跟著去幫忙。蘭香跟著阿娘和姐姐,小花點在腳邊跑來跑去的。
粽葉還是去年剩下的,梅香前幾天就把粽葉洗幹淨了,又放在院子裏晾幹,今兒用正正好。
葉氏預備包鹹粽子,鹹已經用水泡過了,不會那麽鹹。
娘兒兩個一個比一個手巧,一張粽葉到了手裏,迅速卷桶狀,先裝一半糯米,再加兩粒鹹,然後繼續裝滿糯米,並用手略微按一下。覺裏麵實了之後,裹四角狀,再用細棉線紮,一一放到旁邊的盆子裏。
天兒越來越熱,粽子不能放太久。葉氏隻預備包五六十個,還要往韓文富和韓文昌家裏送一些,大房和二房那裏也要意思一下。
梅香一邊快速裹粽子,一邊和葉氏說道,“阿娘,今年咱們沒種糯米,等冬天的時候,打不了糍粑了。”
葉氏手下不停,“到時候看問誰家找一些糯米,咱們就打一鍋。”
梅香點頭,“若是隻打一鍋,也不用請人,我自己就能打了。”
葉氏不置可否,“到時候再說罷。”
幾十個粽子,娘兒兩個很快就裹好了。
粽子包好後,梅香立刻去廚房,往鍋裏加了大半鍋水,把粽子放進鍋裏,架起劈柴就開始煮粽子。
葉氏把盆子勺子都收拾幹淨了放好,對梅香說道,“我去田裏看看水,一會子就回來了。”
葉氏走後,梅香把灶門裏的柴加足了,就去忙活別的。
王存周過來送了節禮,葉氏讓梅香給他做一雙鞋做回禮,梅香得趕把鞋做好了。
等葉氏回來的時候,鍋裏的粽子還沒煮好。
葉氏手裏拎了一條魚,用稻草串著。
梅香笑問,“阿娘,這魚哪裏來的?”
葉氏笑道,“你敬傑叔父今兒在青石河裏下了個網,竟然也網到三條魚,我要了一條大的,他自己留了兩條略微小一些的。”
梅香問葉氏,“咱們要給錢嗎阿娘?”
葉氏想了想,“給錢他定然不會要,這條魚,要是到鎮上買,估計也得四文錢的樣子,等會子打一斤油送給他,再加幾個粽子。”
韓敬傑今年種的油菜籽不多,大多都是麥子。農忙一過,估計他家裏吃油又張了。
梅香點頭應了,繼續低頭納鞋底。
葉氏笑著囑咐,“做仔細些,存周讀書人,在鎮上講究些。”
梅香笑了,“阿娘放心吧,比給我自己做得都好。”
過了一會子後,鍋裏的粽子終於煮好了。葉氏把粽子撈出來放到盆裏,加了些涼水,一來讓粽子快點涼下來,二來粽子裏麵會更加實。
等粽子涼下來之後,還沒到晌午飯時刻,葉氏出了明朗兄弟二人。
梅香挑出了四十個粽子,其中三十個每十個綁在一起,另外五個一份的綁了兩份,又外打了一斤油。
葉氏用盆子裝好粽子,帶著兩個兒子出門了。
葉氏本來先準備去韓敬義家,明朗想了想,對說道,“阿娘,大伯家最遠,咱們不如先去二爺爺家,再去七爺爺家吧,然後去敬傑叔和二伯家,把韓家崗轉一大半再去大伯家。”
葉氏聽見兒子這樣說,也同意了。
娘兒三個先去了韓文昌家裏送了十個鹹粽子,韓家族人大多包的都是白粽子,梅香家因為有油渣餅,每年都多喂了幾頭豬,去年過年賣了三頭豬,自家留了一整頭豬,全部做鹹,可以陸陸續續吃大半年。
韓文昌家的歐氏笑著出來迎接,“侄媳婦來了,明朗和明盛也來了,快進來坐。”
葉氏笑道,“二嬸,我就不坐了,今兒我包了幾十個鹹粽子,天越來越熱了,放不久,給二叔和嬸子送十個嚐嚐。”
歐氏笑道,“年年吃你們的粽子,我都不好意思了。”
葉氏客氣道,“二叔二嬸時常幫我們的忙,幾個粽子不算個什麽。”
歐氏接過粽子後放到桌子上,立刻又從供桌櫃子底下掏出兩塊糕點,分別塞到明朗和明盛手裏,“我這裏也沒啥好東西,一人吃一塊。”
葉氏笑著讓兄弟二人接了,“偏勞二嬸的好點心了。”
明朗帶著弟弟道謝,娘兒三個別過歐氏,又往韓文富家裏去了。
韓文富和老妻蘇氏招呼了葉氏,葉氏又是同樣的說辭,蘇氏回了幾個鹹蛋。然後又是韓敬傑家和韓敬奇家,葉氏沒要韓敬傑的回禮,本來就是還人家一條魚的人,韓敬奇家回了一張豆腐油。
最後才是韓敬義家。
一路走過來,遇到不族人,人家問葉氏作甚,葉氏笑著說給婆母和叔父家送些粽子。大夥兒都心領神會,誰家有好吃的,孝順些的給公婆送一些,有些家裏太窮了,孩子們整日見不到葷腥,老人家也不會和孫子們爭那口吃的。
葉氏帶著孩子們到了大房家裏時,春香已經在做晌午飯了,董氏正在擇菜,崔氏正坐在廊下。
董氏見葉氏過來了,還端著盆子,欣喜地過來了,“三弟妹來了。”
葉氏笑著一邊跟董氏打招呼一邊往裏走,“大嫂和阿娘在忙呢,今兒我得空,包了幾個鹹粽子,送十個來給阿娘和孩子們嚐嚐。”
明朗帶著弟弟給崔氏和董氏見禮,春香也出來喊了三嬸。
崔氏扯了扯臉皮,“我還以為你今年不包粽子呢。”
葉氏笑了,“那哪兒能呢,頭先太忙,顧不得,這兩天才忙完。”
董氏忙笑道,“喲,我還以為大端午時弟妹家包了粽子呢,早知道這樣,我給弟妹送幾個過去,如今都已經吃完了。”
董氏見葉氏盆裏還有東西,“喲,弟妹也太客氣,帶這麽多東西作甚。”
葉氏笑笑沒說話,明朗接口道,“因大娘家離得遠,粽子又重,我們先去的二爺爺和七爺爺家裏,晌午敬傑叔給了我們一條大魚,我們也往他家送了五個粽子。二給了我和明盛一人一塊糕點,我們都吃了。這是七給的幾個鹹鴨蛋,還有二娘給的一張豆腐油。”
董氏頓時像被卡住嗓子一般,明朗這個小崽子是在要回禮嗎?
葉氏忙說明朗,“明朗,別胡說,咱們給你阿送東西,是咱們應該做的,天經地義。”
說完,葉氏對崔氏說道,“阿娘,我先回去了,您老歇著。”
崔氏點了點頭,董氏也扯著臉皮笑了一下。
葉氏別過大房人,帶著兩個兒子一起走了。
成爲地位卑下的掃地丫鬟,錦繡冷靜的接受了現實。她努力學習大宅門的生存技能,從衆多丫鬟中脫穎而出,一步步的升爲一等丫鬟。丫鬟間的明爭暗鬥,小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少爺們的別有用意,老爺太太的處心積慮,錦繡左右逢源,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到了適婚年齡,各種難題紛至沓來。錦繡面臨兩難抉擇……尊嚴和愛情,到底哪個更重要?---------------
突然有一天,整個宗門都重生了! 除了我! 這是怎樣一種感受? 朱茯是無極宗小師妹。不過這個宗門加上宗主凌君千也不過只有區區八人。這也就罷了,可人家修仙界其他宗門世家總有一樣本事可以立身。或丹藥符篆,或煉器禦獸…… 只有無極宗不太一樣…… 它以光棍聞名! 無極宗上下師尊弟子共八人,各個光棍! 作為最小的那條光棍,從下魔淵爬出來的朱茯是一頭徹頭徹尾的野獸。她不識禮義廉恥,不知何為正魔,不懂人情世故。但在師門的照顧教養下,朱茯一日日成長,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所謂的混血雜種! 但在師門照看下一日日成長的朱茯卻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師尊和師兄師姐們從噩夢中驚醒,臉色大變,看見她就抱頭痛哭! 原來他們都重生了! (還是無cp仙俠文噢,請大家多多支持~)
21世紀天才女軍醫鳳菁,遭人暗算,魂穿大燕朝,成為鎮南候府肥胖花癡,未婚先孕的嫡長女,還被誘哄著代替妹妹嫁給了手握重兵,權傾天下的晉王。 鳳菁想死的心都有了,可看了看身邊瘦如小雞崽的小家伙們,終是無法狠心。 結果小雞崽們比她還要想死,先是服毒尋死,然后絕食尋死,最后來個跳河自殺。 鳳菁心累:“算了,要死大家一起死吧。” 小家伙們卻紅了眼眶:“娘,你別死,我們乖乖聽話。” 晉王火大的看著一家人:“再敢作妖,本王處死你們!” 后來,她的夫君成了大燕高高在上的皇帝,金口玉言賜封她為皇后。 她的一個兒子成了尊貴的太子,一個兒子成了賢名遠播的賢王,一個兒子成了大將軍王,一個兒子成了富可敵國的富貴王。 她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陛下,今日傾君小姐在國子監打了張相家的公子。” “哦”龍椅上的人抬起頭漫不經心問道,“傾兒可有受傷?” 太監無語的翻翻白眼,陛下你就不問問什麼事嗎?你這樣寵著傾君小姐真的好嗎····· “陛下,今日林貴妃與傾君小姐在禦花園發生口角傾君小姐一怒之下把貴妃推進了荷花池裏。” “哦。” ······陛下你能給點其他反應嗎? “陛下,傾君小姐今日去了煙雨樓。” “嗯,派影衛好好跟著’’龍椅上的人頭也不抬的答道。 “陛下,傾君小姐是跟逸王爺一起去的”太監猶豫的說道啪···“你怎麼不早說!”說完一陣風飄過····...
《真假千金》一書中,女配是被抱錯的假千金。 爲了報答養父母的恩情, 代替真千金嫁給受重傷將死的靖遠候陸霽沖喜。 穿成假千金的蘇桃心情複雜地看着榻上昏迷不醒的男人,想起書中他也沒多久可活,且她也無處可去,便安心照顧起陸霽,算是做件好事。 結果誰能想到,陸霽竟然醒過來了,還張口就喊她娘子! ———— 靖遠候陸霽心狠手辣,惡名昭昭,見他昏迷不醒,世人皆拍手稱快,就等着他嚥氣。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昏迷後的他竟然附身在一塊玉佩上,雖口不能言,卻能看見周圍發生的事。 於是他看着那個沖喜嫁進來的小姑娘每天幫他擦洗身子,幫他上藥,給他喂水。 當衆人把他拉到院外,等着他嚥氣的時候,是她哭紅着眼睛把他帶回去,對着昏迷的他說:“走,跟我回家。” 醒後的陸霽逐漸強大,成爲大齊權傾天下的靖遠候,可他始終忘不了她穿着紅嫁衣進門時的模樣,還有那句“走,跟我回家”。 這句話,他記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