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細說紅塵 第467章 確實也挺好的

《細說紅塵》 第467章 確實也挺好的

第467章確實也好的

說及生死之事,話題總歸是比較沉重的,但在場之人都不是普通人,心也沒那麼狹隘,什麼事都能一笑了之。

談笑間,廚房那邊的香味也越來越濃郁,天也越來越暗,易保康中氣十足的聲音從那邊傳來。

「兄長,和貴客們說一聲,咱們準備吃飯了——」

易書元客廳大門外,喊了一聲「知道了」,隨後再看向廳中,笑言道。

「既然來了,那便客隨主便了,西河村鄉下地方沒什麼好招待的,諸位可不要嫌棄啊!」

「我就等著這一頓呢,出來得,在這方面沒什麼見識,不知道先生今日用什麼菜肴招待啊?」

皇帝手,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一路上舟車勞頓,到了元江縣也是一刻不停就趕來了西河村,實際上剛剛香味頻頻飄來的時候,早就勾起了不人的饞蟲了。

「吃頓殺豬菜,又香又熱乎,請移步膳堂。」

「殺豬菜啊,元裳你吃過麼?」

皇帝自己說沒什麼見識,但民生之事他極為關注,實際上也是聽過的,只是沒有見過更沒有吃過。

「哈哈哈哈哈,我可有幸吃過,這殺豬菜啊,貴在新鮮熱乎,有多種吃法,而在這易先生家中,肯定別有一番風味,今天是能一飽口福了!」

幾人先後起,在談笑中隨著易書元一起去往膳堂。

易阿寶慢一些起來,和譚家兩個青年相互點頭致意,慢一步跟上去。

只不過雖然表面上還算鎮定,但其實易阿寶的心中已經掀起驚濤駭浪,他本就不是愚鈍之人,這麼長時間聽下來,其實已經約猜出點什麼。

但這種猜測實在太過荒謬,易阿寶實在不敢肯定,不斷在心中告訴自己是想多了,直到皇帝起之後喊了一聲「元裳」。

Advertisement

人群出了客廳,易阿寶是最後一個從客廳裏面出來的,他呼吸都因為激而略微發

一名侍衛見易阿寶沒有出客廳,還回頭善意地問了一句。

「易公子為何不來?」

「哦,我,收拾一下客廳.」

侍衛了一眼那邊的炭盆和圍一圈的桌凳,點點頭先行一步。

直到這一刻,易阿寶長長舒出一口氣。

「呼」

工無頁?無便是空,工頁相合不就是一個「項」字嘛!

那個老人,竟然.竟然真就是當今聖上!

太荒謬了,但種種跡象也告訴易阿寶,事實也擺在眼前!

當今聖上,在臘月中旬接近新年的關頭,竟然沒有在承天府,而是不遠萬里來到了蒼南,來到了月州,來到了這元江縣的鄉下,並且來到了我家中!

而且他現在要一起去吃殺豬菜呢.

易阿寶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手在自己大上狠狠擰了一把。

「嘶」

吃痛過後可以確認了,不是夢!

緩和一下緒,易阿寶趕把客廳收拾一下,然後匆匆去往膳堂。

——

易家的膳堂可沒有那麼奢華的佈局,其實也就是幾張大桌子,讓易家上下都能吃飯有個坐。

不過今天況卻不同,在易書元的吩咐之下,抬來幾個小土爐子,然後幾口大鐵鍋直接架在爐子上,鍋中熱氣騰騰地煮著菜,裏面是豬雜豬豬紅.

邊上再擺幾個凳子,放上一點蔬菜和豆腐等,部分菜可以直接吃,部分還是生的,得丟鍋中煮煮。

皇帝和譚元裳等人和易書元一起圍一口鍋,其他人圍著另外幾口鍋。

這種新奇的吃法加上當天宰殺豬的鮮,讓皇帝胃口大開,隨行人員更是讚不絕口,那邊的侍衛都是連番下筷子。

「嘶,呼呼.」

吹了吹夾起來的大腸,將之送口中,咀嚼一陣又上一口飯,皇帝臉上的表

「大鍋搬屋中,吃得是熱氣騰騰鮮非常啊!」

「哈哈哈哈哈這可不是易某所創,其實跑船的船工很多時候在水上就是這麼吃的,當年易某吃過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呢。」

譚元裳也吃得十分開懷,笑著道。

「其實寒冷地區也常有這等吃法,只是被認為上不了枱面,但吃著著實是香啊!」

老皇帝將飯碗遞給邊人,立刻有人幫他去盛飯,然後快速送回來,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添飯了,看得章良喜臉上也是笑容滿面。

至於皇上會不會吃太多撐著,章良喜是一點不慌的,功高若醫,以他的武功理這點事完全沒問題。

而且這是在哪啊,這是在易先生家,易先生可不只是治世之才,同樣也是濟世名醫啊!

「吃慣了山珍海味,吃一頓氣氛熱烈的殺豬菜,實在是香,香啊,這才是人間煙火,比比我家中強太多了!」

另一口鍋邊的易保康聽到這話,不由對著那邊說了一句。

「這位老哥,您放開了肚子吃,那邊廚房灶裏面還燉著呢,不用擔心不夠吃,而且也還能再煮,咱有一整頭豬!」

「爹說的是,可惜了今年沒魚乾了,要不然鹹魚一起燉,味道更好!」

一直被太趙氏抱著的小男孩忍不住喊了一句。

「爺爺您就沒釣上什麼魚過!」

「哈哈哈哈哈」

言引得膳堂之中一陣歡笑。

外頭的侍衛端著碗飯也吃得樂呵,吃完了碗中的菜,侍衛們班進去夾菜。

當然,全場也就易阿寶吃得有些不走心,即便如此,也是沒吃,因為有陸君玲一直在給他夾菜。

——

酒足飯飽,在易書元的建議下,幾人一起出門走走。

自到了月州之後,皇帝里穿上了那件午休的皮夾襖,就沒那麼怕冷了。

西河村的道路上,除了易書元和老皇帝,也就只有譚元裳和章良喜,其餘侍衛不敢跟得太近。

天黑之後很冷,村裏人也有開門的,也給眾人留下了足夠幽靜的空間。

北風呼嘯並沒有給皇帝帶來太多涼意,吃飽了飯再加上這皮夾襖的神奇,真就無懼寒風,他舒展著手臂,看向天空,隨後哈著白氣笑言。

「聽司天監的人說,這星象怕是百年難遇,預示著我治理天下之功,我看不然,又非是我大庸才能看到此星象」

皇帝笑著話音一頓,繼續道。

「如南晏,如碧秀國,如西北諸國,如草原各部,還不是誰都看得到,那裏的司天之豈不是都來一句皇帝治世之功?」

角度還刁鑽,易書元聽得不由笑了起來。

「陛下所言甚是,皆能見此星象,然也並非有陛下治世之功!」

譚元裳更是怪笑著嘆息一句。

「唉,在陛下邊,想拍個馬屁都如此艱難啊!」

「哈哈哈哈哈」

皇帝也不知道今天笑了第幾次了,譚元裳和易書元在一塊,「笑」果拔群。

易書元著天空,如今星羅會還沒有結束呢,或者說因為今次的特殊,或許還十分熱鬧呢,同時口中也說道。

「此等天星閃耀之象,是天道自然之運轉規律!但真要說起來,其實以奇門之論,天地星象變化,確實偶爾也應人間。」

如果沒有大庸如今的狀態,很難說有沒有星羅法會的契機。

天庭盡量不影響人間變遷,或許大庸就算覆滅了,這片土地上的信仰也還是這一片天,但有時候就差那麼一勁一口氣,把天庭的氣數給頂上來了。

偶爾說幾句,隨後走一陣,聊著聊著已經過了曬穀場,到了更為開闊的地方。

遠遠是闊南山的廓,前方冬日的田地則了開闊的雪原,皇帝還是一直向前走著。

「縱觀史書,王朝總有興衰更替,朕也從沒想過江山永固,只是好不容易拼出一個承興盛世,總是想我大庸繁榮久一些.」

皇帝嘆了口氣繼續道。

「我那幾個兒子,心思縝者有之,勇氣不俗者有之,心繫百姓者有之,但心細者太弄權,勇氣者功利太過,系民者則又顯仁弱」

皇帝腳下止步,看向易書元,在心中一之下,十分直接地問出了讓他煩心多年的問題。

「先生說,儲君之位該給誰?」

好傢夥,這麼直接!

一邊的譚元裳聽得都脊背發燙,章良喜都微微吸一口氣,遠跟著的侍衛有聽到的也裝作什麼都沒聽見。

易書元也停下腳步,他其實可以直接推說自己遊走天下,也沒在朝中當過,完全不了解幾位皇子。

避開這個問題對於易書元而言並不難,但他卻沉默了。

「其實易某對幾位皇子了解並不多,但易某了解陛下,其實陛下心中早有傾向,只是一直猶豫不決。」

到這份上,易書元便也直說了。

「陛下不能奢求儲君比肩自己,陛下芒太盛,也讓幾個皇子顯得有些不,只不過呢.」

易書元笑了下,話就不妨更直接更大膽一些。

「大庸三百餘年,能出一個項屹已經難得了,若非如此,大庸國祚已經快斷絕了,哪有如今的承興盛世啊!」

話音微微一頓,易書元眼中並無任何恐懼之

「民間有句話做,兒孫自有兒孫福,陛下清醒了一輩子,別老來反倒糊塗了,相信自己便好!易書元,亦是相信陛下的!」

這話實在是大逆不道了,哪怕是皇帝都沒想到易書元會說得這麼直,甚至直呼帝名。

譚元裳章良喜,乃至是後邊聽力出眾的侍衛都有些冒冷汗。

愣了片刻之後,皇帝不由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唉,說得好,說得好啊,佛語有云,當頭棒喝,想來就是如此了!」

其實這些話只是很平常的話,甚至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但到了今天,到了這一步,到了這個關鍵時刻,卻無人敢平靜有力地點破。

即便有類似的言語,也都是委婉再委婉,不敢有任何逾越,而且皇帝也總覺得這些大臣們或許是和哪個皇子走得近。

而今易書元這一句話,在皇帝這卻顯得十分有力量。

皇帝笑了一陣,好似把一切煩悶都宣洩了出去。

「就憑先生這一句話,這趟月州就沒白來!」

易書元掃了一眼如釋重負的譚元裳和章良喜等人,想了下學著譚元裳的口吻道。

「陛下您看,易某不出仕還是有好的吧,若這會我是朝廷命,這話說出來是不是在您耳中會有其他味道?」

皇帝微微一愣,這是在說自己到老也顯得有些猜忌了?隨後又是啞然失笑,因為易先生說得對!

「先生.說得對啊!說得對啊!」

千金易得,知音難求,例數易書元數十年來走天下所行之事,在看這一刻,這種場合,老皇帝心中都升起一種知音之

長久以來的一個執著在此刻也不復存在。

這麼想,易先生沒有出仕,其實確實也好的!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