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延見雪白的臉頰著淡淡的緋紅,輕聲道,“那你先梳妝一番,待用過早膳,咱們便出發。”
陶緹嗯了一聲,裴延便離開了寢殿,在廳堂里等。
約莫半柱香后,梳妝完畢,緩緩走到了裴延面前。
今日打扮的也很低調,上著一件梨花白對襟暗花輕紗裳,下著一條蓮青萬字曲水織金連煙錦,梳著個矮髻,著一翡翠攢銀八爪花釵,耳著一副綠玉耳墜兒,襯得的越發白皙瑩潤。
裴延打量了一番,溫聲夸了一句,“很好看。”
“那也比不過你好看。”陶緹輕松地調笑了一句,又道,“用膳去吧,我有些了。”
兩人一起往外走去,兩旁的宮人瞧著他們的影,不約而同的想著:太子和太子妃可真是一對璧人,登對極了。
早膳主要是膳房準備的,有縐紗餛飩、炸饅頭片,棗糕、糕卷、甜心糕和糖麻餅,各醬菜,糟魚、海鹽蛇鲊、煎三鮮,外加兩碗冰糖燕窩羹,一堆食擺了滿滿一桌,好在每樣的分量不算多,勝在細盛。
陶緹一座,先端著餛飩吃了起來。
這縐紗餛飩是指點孫總管做的,到底是廚,水平在那放著,只簡單描述了兩句,孫總管就明白了的意思。
只見一個個小巧的餛飩裝在一個大青瓷碗里,湯清澈,餛飩表面極薄,皺皺的,地包裹著里頭的微微紅的餡料,湯面清澈鮮濃,飄著些許蛋花,一層綠的蔥花做點綴,再澆上一勺米醋和生,熱氣騰騰,香氣滿滿。
夾上一個餛飩,口,餛飩皮薄如紗,沒有半點,溜溜的恨不得一口就吞下去。三鮮餡料q彈多,質細膩。吃一個餛飩喝一口湯,那幸福舒坦的滿足,真是誰吃誰知道。
不一會兒,陶緹便將一碗餛飩吃了個,抬眼一看,裴延那一碗也吃的差不多。
彎眸一笑,就知道清淡鮮的縐紗餛飩他一定會喜歡吃的。
裴延一抬起頭,就見小姑娘一只手托著腮,一副溫溫的笑模樣著他。他眼波微,輕聲道,“你為何這般看著孤,可是孤有何不妥?”
“沒、沒什麼。”陶緹搖了搖頭,總不能說,看他吃的這麼開心,有種投喂小的就吧?
馬車早已在瑤殿外候著了,兩人用過早膳后,稍作休整,便一起出發。
如今快三月底,天氣愈發暖和,草長鶯飛,桃紅柳綠,一派春融融的好景象。
馬車噠噠噠的往宮外駛去,出了巍峨高大的宮門,周遭便由安靜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裴延端坐著,輕聲問,“東市和西市,你想先去哪邊逛?”
陶緹掀起簾子一角往外看,他們現在正在朱雀大街上,東西兩坊就在的左右方向。
昨兒個許聞蟬與說了許多外面的熱鬧,鎮北侯從不拘著,是以雖然才來長安兩年,卻比原主這麼個土生土長的長安人還要了解各坊市的況。
東市和西市無疑是長安城最熱鬧繁華的地方,相當于現代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人民廣場、廣州的北京路。
這里商業發達,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珠寶閣、胭脂鋪子、綢緞莊、騾馬行、書齋、茶館、酒樓,一間間店鋪鱗次櫛比。路旁還有不賣菜的、賣藝的、擺小攤的,熱鬧程度半點不輸現代的商業區。
東西兩坊雖然都包羅萬,但也有差別,東市賣的多是本土的貨,西市賣的更多是番邦異族的貨,像是香料、草藥、琉璃、珍珠、瑪瑙、水晶、皮革皮草等。
略一思索,陶緹道,“先去西市吧?”
裴延聞言,挑眉看,本想問為何想先去西市,還不等他問,就聽到小姑娘滿臉期待道,“阿蟬說西市的胡姬跳舞可好看了!”
裴延,“……”
嗯,白天并沒有什麼胡姬跳舞,要跳也是夜里在平康坊跳。
馬車調轉往西市而去,過了三個坊市,便到了。
西市里熱鬧非凡,嘈雜的聲音里除了長安的雅言,還有各地的方言,以及濃重胡腔的話。
陶緹在車里戴好了帷帽,彎腰鉆出馬車,裴延已然在車旁站著,很是自然的朝出手。
陶緹剛準備出手,猛地想起今早他摟住自己的腰……好像就是這只手?
裴延見眉眼間有些許恍惚,那纖纖玉手了一半,又有幾分要回去的意思,黑眸不微瞇,眼底蘊藏著些許寒意,語氣卻是溫極了,“怎麼了?”
陶緹一怔,恍然回過神來,“沒,沒什麼,我……”
那一句“我自己可以下來”還沒說出口,裴延忽的上前一步,長臂一,徑直摟住了的腰,輕輕松松將抱了下來。
陶緹,“!!!”
直到雙腳沾地,還呆愣著,滿腦子我是誰、我在哪、剛才發生了什麼。
裴延垂著頭,定定看著這副震驚的模樣,角微揚,語氣平淡的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馬車不能在坊市街上多停。”
陶緹愣怔的抬起頭,水靈靈的眼眸眨了眨,嗓音帶著幾分迷茫的糯,“這、這樣的麼?”
裴延一臉肯定,“嗯。”
陶緹開始還約覺得不對,但看裴延一副正義凜然、淡然自若的模樣,便也信了他的話。甚至還在心里想著,沒想到這大淵朝的通規則蠻好的嘛。
前世,她信奸人、嫁渣男,害的家破人亡,最後落得上吊自儘的下場。帶著空間重生後,她左手撕逼打臉虐極品,右手種田經商掙大錢!穿最好的綢羅、住最敞亮的瓦房,吃最美的佳肴、睡最帥的相公。衰神變錦鯉,農女變福妻。……京城傳聞,赫赫有名的海將軍娶了一個小地方的農門女,於是大家都在等他休妻重娶。可等著等著,狗糧倒是吃了不少。某將軍一臉傲嬌,“我家娘子超旺夫,命都給她!”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