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細說紅塵 第421章 最大功臣在這呢

《細說紅塵》 第421章 最大功臣在這呢

第421章最大功臣在這呢

說是小船,其實這艘船比起西河村常見的村中小船還是要大不的。

船兒約兩丈長,最寬的地方大約六尺,並且船上面還罩著一個棚子,前後還框著木門,算是在船上有一個小船艙。

這船中間有一桅桿,但因為這會逆風所以沒有升帆,前進的力全靠後方搖櫓,但又因為是順流,所以搖櫓行船也算省力。

而船上的人其實也不,有老有一共八個人。

的小桌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就捧著一個陶罐,看著裏面兩朵搖晃中的花苞出神,只是此刻艙有人卻泣起來。

「我可憐的囡兒啊,嗬.唉嗚嗚嗚」

小男孩回頭看了一眼,那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

「娘,又哭了」

不用小男孩提醒,一旁坐在艙瞇著睡一會的婦人就已經睜開了眼睛,同邊上的人一起湊近那邊的老婦人。

「媽,您別哭了,三妹泉下有知也會傷心的.」「媽,我們說好了不哭了的」

「爹,大伯,為什麼要把三姑的墳挖這麼遠啊?」

易書元一開口直接道破當初那村人的姓名,也讓杜小琳再次出驚喜表

「娘,它們還能開花麼?」

婦人本來還應著,但卻好似變得更為悲傷,周圍的大人只好不停安著。

杜小琳看著年紀不大,此刻行禮是一不茍。

「小妹妹不必多禮,我們也沒幫太多忙的,真正替你冤的是元江縣衙門,你要謝也要謝當初的縣令林修,謝那時的那位仗義村民,對了,那人聽說還挨了很多板子呢,什麼來著」

小男孩知道很悲傷,但顯然無法,沒有任何傷心的覺。

如果每次來的時候不是那麼冷的天就更好了,一定會更有意思。

Advertisement

「杜方!」

「當然知道,當年被害死後推娥水,怨念不可謂不大,但冤魂之中自有靈,水神娘娘說不一般,後來還是我們娥江水族暗中幫忙,才有之後走魂上岸冤的事。」

「你怎麼出來了?」

而杜小琳聽到江珠兒的話,趕上前一步向行禮。

小男孩這麼一問,那邊的婦人便也應付著點了點頭。

但沒辦法,聽爹娘說,只有這個季節的這一段時間是最合適的,來時借風力,能逆水行舟,歸去不順風,但順流而下。

外頭坐著休息的漢子先問了一句,那個搖櫓的男子也看了過來。

實際上,小男孩是第四次來這邊,上一次是兩年以前,聽說要來這他就會很興,因為能劃著船出遠門,哪怕是坐在船邊看山看水,對於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也很有趣。

清風繞過村落道路,順著易書元心中覺而,一直飛到娥水岸邊,位於元江縣下遊方向的一個位置。

當然,如今已經過去幾年,小男孩又大了幾歲,有些事理解一些,但又有新的疑,剛剛聽到的意思是來不了幾回了,便又問一句。

「石生在自己家呢,我是沒想到你會來此.你不是應該在太宮麼?」

而小男孩也十分不滿意婦人的回答,抱起小陶盆就往後鑽,小心爬過床鋪和雜,打開,了後邊的小門出了艙,外頭雖然有寒風,但也更開闊。

說著,易書元看向剛剛杜小琳所站立發獃的位置,那座墳前的墓碑上寫著——何欣之墓。

興許是因為這句話又刺激到了一邊的老婦人,後者又開始輕輕泣起來。

這也是三姑姑過世幾年之後家裏人才知道的,還是一個老船夫告訴他們的,為此那會還沒過世的爺爺就買了這艘船。

「易先生!」

「確實難得.」

似乎是因為聽到了腳步聲,亦或是心有所,小孩轉過看清了來者,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瞬間清晰起來,聚焦到了易書元上,不論是眼神和表都顯出幾分激

「沒沒沒沒,小神怎敢不信」

這裏人為地栽著很多樹,也有很多墳包,一條小路穿過樹林小道和諸多墳包,一直蜿蜒到了一土丘的腳下。

當然,還是因為路途太遠,加上年前事多,很多時候幾年才能來一趟,爺爺也就來過兩趟呢,第三趟出發前病了就再沒起來過。

船艙外靠近船尾的那一頭,一個頭髮花白的漢子坐在凳子上,另有一個男子則在搖著櫓,聽到船艙靜,兩人也只是嘆息一聲。

當然,當年只能抱大,現在能抱著易書元的腰部了。

一會之後,船艙里又安靜了下來,小男孩的注意力就又回到了那個陶盆上,陶盆裏面的東西可是他的寶貝。

小男孩可不敢說是因為老哭,不然可能會被教訓的,上一次的時候就是這樣。

易書元杜小琳的頭。

易書元咧了咧,師唯這話可真是說得簡單,太仙子早已本源大損,杜小琳找回記憶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許師唯的目的已經不是讓杜小琳找回那一段記憶,而是這本也是一種修行吧。

清脆而驚喜的聲音傳來,也讓易書元臉上出笑容,灰勉更是同樣發出驚喜的聲音。

「那會遠遠就看到水面下有東西了,拿了網兜就給弄上來了,我還以為是魚呢,沒想到是荷花,還是淡紫的呢,一定是寶貝!」

「娘,冬天的荷花呢,是不是很難得?」

「易先生,灰前輩,石生呢?」

小孩子這麼嚷嚷著,兩個大人也沒有和他一般見識。

——

在元江縣的西河村,對於水神府荷花失竊的事,易書元並無什麼高見。

小男孩臉上出笑容。

「就能開就能開,折回去的花枝水裏都能開,荷花本來就在水裏的就更能開!」

「還沒開就被摘下來了,它們也就再也開不了花了。」

落在後方幾步的江珠兒這會也走上前來,好奇地看著杜小琳,隨後也被墓碑吸引了注意力。

或者說,在易書元看來,這甚至未必算得上是失竊,畢竟過往行船也不,被船槳打掉的可能都是有的,順流被沖走了伱也未必找得到,所謂奇花異草,有時候也是很脆弱的。

能一般麼,那可是太仙子!

下一刻,兩人一貂隨風而起,一道飛向易書元心中的一個方向。

正在江珠兒說話的時候,易書元忽然心有所看向了一個方向,說話的江珠兒也止住了話音。

「先生您怎麼了,是察覺到那荷花的位置了?」

那裏有一些燒紙的痕跡,也有燒化了的蠟燭,很顯然不久之前才有人來祭祀過,只是念頭一,易書元便大致明白了來者是誰。

但這些事長輩沒有和孩子說的意思,所以在小男孩這還是一知半解,但他本來對此也不算很興趣,便又問了一句自己更關心的問題。

「師父希我能覺醒本源記憶,說胎中之迷雖然難破,但我太宮也有多種解法,讓我尋夙世因果覺覺悟,我一邊找一邊算,就先找到了這裏」

江珠兒上說著「不敢」,卻見灰勉在易書元肩頭勾手,把手中的山楂收,隨後便也一步踏風中。

易書元回想當初,那會的他才道,甚至還沒有怎麼正經修仙,道行可謂是十分低微。

這麼想著,易書元又看向了墓碑和墓前的位置。

易書元肩頭的灰勉這麼說一句,江珠兒點頭回應。

「爹,大伯,你們說它們還能開花麼?」

灰勉這麼問一句嗎,易書元卻搖了搖頭,又了江珠兒一眼。

「原來這位姐姐當初也有相助之恩,請杜小琳一拜!」

小男孩指著陶盆的花苞,不過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

「原來是的墓啊!」

「大伯,爹,我就出來看看。」

「小琳!」

當年老三遇害,那首在後來奇跡般被人在娥水岸邊找到,但已經在江中泡了許久,首本就腐壞腫脹,加上路途遙遠,怎麼可能帶回梧州,只能是在元江縣埋了。

因為有江珠兒這個杜小琳不認識的外人在,也沒說得太明白,但知道易先生和灰前輩聽得懂。

婦人搖了搖頭。

不過易書元話音落下便是一步踏出,腳下氣息流轉,已經駕馭起了一陣清風。

「傻孩子,能近一些誰不想啊,那也得能帶回去啊」

「倒也不是,江道友若是不信也可跟來看看。」

「你知道?」

在那裏,一個小孩正愣愣地站在一墳墓前出神。

「傻孩子,這怎麼可能開呢?」

那個站在墓前的小孩,正是杜小琳,見到易書元就高興地跑了幾步到了後者跟前,一如當初那樣直接抱住易書元,顯得十分親昵。

「嗯嗯,我,我的囡兒啊,囡兒啊,娘還能來看你幾回啊.」

易書元所之風就是在林間小路上散去的,他和江珠兒也重新腳踏實地,後者隨著前者的腳步繼續向前,也到了那一土丘邊。

在易書元面前,杜小琳沒有任何拘謹,也顯得很放鬆。

「易先生您算到了?太好了!」

灰勉樂了,趴到易書元耳邊低語。

「什麼算到啊,最大的功臣在這,小琳還不知道呢!」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