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京種田後王妃暴富了 第219章 種蘑菇

《回京種田後王妃暴富了》 第219章 種蘑菇

慕溱臻沒問所做的夢,但他心裏有猜測,應該和之前的生活有關,夢裏喊了媽媽,是母親的意思嗎?

所以小木頭是想家了?

他憐惜地摟住小木頭,大手一下一下輕的腦袋,給無聲的安

對於為何會來到這裏,他很困,如果有可能,他也想見一見的家人,他們也將是他的家人。

背井離鄉這麽多年,邊卻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人,不知道在過去的日日夜夜,會不會在深夜之時因想家而淚流滿麵。

他知道邊有一個神通廣大的神仙,但是這個神仙似乎也不能實現想回家的願

他很慶幸這個神仙讓留在了他的邊,但孤一人來到這世界的,令他很憐惜。

有時他會想,如果從未來到過他邊,他的生活將會是什麽樣的呢?

又或者曾經滲到了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卻突然間離開了自己,那他的生活又將會是怎樣的呢?

他不敢想象,也不願意去想,他不能沒有

即使知道很想家,或許有朝一日能夠重回的世界,可他也還是希能留在自己邊,至於缺失的那一份親人的,他會更用心地去,彌補心頭的憾。

夫妻倆相擁而眠,但此時的他們,心頭都很複雜。

喬諺還在想著剛才的夢,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迫不及待地想去弄清楚它。

Advertisement

而王爺大人則抱著小木頭,傷春悲秋,想著他們今後的種種可能。

一夜過去,喬諺在慕溱臻的懷中慢慢的睡,沒有再做之前的夢。

第二天醒來,旁的慕溱臻早已去上朝了,喬諺頂著窩頭坐在床上,兩眼放空,有些憾。

要是能讓將那個夢給做完該多好啊!

昨晚想了一夜,心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或許昨晚夢裏的那個孩子是前世的所生的,原主喬諺沒有死,而是和現代的靈魂互換了,來到了古代,則去到了現代。

們互相用對方的份活著,有了各自的生活。

有了這種猜測,心頭好了不,這些年對父母的虧欠也了很多。

他們沒有白發人送黑發人,沒有因為的離去而傷痛絕,至還有一個人能陪著他們,在他們麵前盡孝。

從昨晚上的夢境可以看出,兩個老人家生活得很好,兒孫繞膝,頤養天年。

但這一切隻是的猜測,僅僅從一個夢,就推測出這麽多,有時會在心裏譴責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難道是因為心中對父母的虧欠太多,才致使做這樣的夢來麻痹自己,讓自己的心好一點?

......

接下來的幾天,喬諺依舊在忙碌暖棚的事

第一批培養的菌再過幾天就可以接種了,喬諺這幾天帶著工人們準備栽培基質。

接近百畝的暖棚,所需工人的數量巨大,還是將目投向了軍營中的退伍軍人。

一百二十個退伍軍人,隻要沒什麽大問題,喬諺全都接納了,按照的管理計劃,將他們分了不同的小組,分配到不同區域的暖棚去。

他們的薪資待遇和以往的工人都是相同的,即使有些人上有些許殘疾,也一視同仁。

種蘑菇的前期準備不需要太多的技巧,隻要有力氣能幹活就行,所以這一批退伍軍人一到崗,立刻開始了工作。

香菇、平菇和鹿茸菇這三種蘑菇所需要的基質是不同的。

種香菇的基質是木屑,麥麩和石灰,這三種基質按比例混合,再放鍋中經過蒸汽高溫滅菌,最後就可以裝菌袋中,等待接種菌

平菇所需要的基質是比較強的玉米芯、麥稈這些材料,將玉米芯和麥稈攪碎,混合,同樣進行滅菌。

這些天暖棚附近的老百姓們都瘋了,爭先恐後將家裏用來引火的玉米芯,麥稈這些用牛車拉往暖棚去賣錢。

以往這些不值錢,沒用,隻能用來引火的東西,現在居然可以賣十文錢一車,老百姓們要喜極而泣了。

別人不知道,他們辛苦一個年頭,收了莊稼了稅,剩下最多的就是這些沒用的東西,平時都是用來引火的。

現在一車十文錢,他們家裏堆了滿滿一垛一垛的東西,可以賣好幾十文呢!

不僅麥稈和玉米芯可以賣錢,就連鋸木頭產生的木屑也可以賣,幾個木匠趁這段時間狠狠發了一筆大財。

他們做木匠的,別的不多,就刨花和木屑多,以往木屑都是最沒用的,用來引火點不燃,堆在家裏占地方,扔出去又汙染環境。

這讓他們痛恨不已,現在木屑可以賣錢了,他們都恨不得將以往理掉的木屑給挖回來!

香菇和平菇種植在菌袋中,菌袋就是用布料的一個袖套狀的口袋兩端開口的布袋,在裏麵填充基質。

基質填充好並澆水後,用接種棒將菌接種在菌袋中央留的小孔,平放在苗床上進行培養。

蘑菇其實比一般的蔬菜要好養活,它喜歡的環境比較單一,隻需要保持足夠暗就可以了。

另外平菇和香菇是好氧菌,在培養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其通風

鹿茸菇栽培方式和其他兩種菌不同,喬諺直接將其種在了培養瓷瓶中,瓷瓶整齊地放在培養架上,定期澆水並保持環境暗。

鹿茸菇可以從瓶口整齊地向上生長,等到了采收的時候,直接從瓶口用刀子收割,而收割過後的瓶子繼續培養,還可以收兩茬左右的蘑菇。

因為這一批暖棚是和人收購的,所以位置比較分散,一個莊子和另一個莊子可以隔著一天的路程,所以喬諺這段時間很多時候都是在外麵住宿的,家裏的孩子就給了慕溱臻照顧。

慕溱臻是一個極其聽話的好男人,小木頭讓他往東他絕不往西,勤勤懇懇在家帶娃上班。

府中的下人們看了都誇讚王爺是三從四德的好男人典範。

而兩個五歲的崽崽現在也懂事了很多,不再纏著娘親不放,乖乖地和爹爹在家,早上背著小書包去學堂,下午回家做完夫子留的作業之後,就和他們的大黑橘子小烏一起玩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