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一國皇帝沒了, 裴安雖不肯即位,并非撂挑子不管,宮里的折子, 他每日都會代批。
宮中一切照常,除了宮中軍等幾個要職的人換了,臣子不用上朝之外, 沒什麼變化, 一場宮變, 并沒掀起多大的。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 裴安這番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順,于是, 每日幾乎都有臣子到宮中圍堵裴安, 更有甚者上了國公府。
裴安倒是一副淡然,人來了, 讓人奉上茶招待著,問得急了,一句, “不急。”搪塞過去, 朝中臣子心肝都快被他磨起了煙。
半月后,在襄州抵北軍的臣子和將士終于回到了臨安。
—
同北軍談完撤兵的條件后,顧老將軍和王荊繼續留在襄州駐守,明春堂的人馬退到了州, 余下人則回臨安復命。
趕了半月的路, 趙炎、江將軍、林讓、昔日‘死’去的八名臣子,包括在盧州匯合的邢風和趙炎, 齊齊到了城門口。
宮中聚變的消息, 眾人在半路便聽說了, 皇帝愧自盡,如今臨安由裴安坐鎮。
這樣的結果乃眾所歸,昏君無能,賢者上位,眾人一路歡騰,到了臨安城門外,一行人的緒更是高漲。
趙炎坐在馬背上,走在邢風和明中間,一臉期待,偏頭同邢風道,“邢大人,這回你可算是立了大功,殺敵軍部,攪得太子和二皇子犬不寧,若非邢大人這招,北國太子可不會急著送人頭。”他拿拳砸了一下口,義氣地道,“你放心,裴兄一向公私分明,待他做了皇帝,定會封你高位......”
邢風:......
邢風實在不明白,他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趙濤一死,趙氏一族必定不會有好下場,他莫不忘了自個兒也姓趙。
泥菩薩過河自難保,自己卻不知,還興沖沖地往下跳,想同河水來個擁抱,邢風無話可說。
回來之前倒也有提醒過他,“可有想過以后?”
他答,“自然想過,之前我吃著百姓給的俸祿,日花天酒地,無所事事,如今一想起船上那些苦的婦孺,心便愧疚不安。以后斷也不能再對不起俸糧,我都想好了,待裴兄做了皇帝,我去向他討個來,就去襄州,江陵也行,駐守邊關,北人那幫賊子,一貫不講信用,保不準哪天又起了歪心。”
聽他能有這樣的抱負,邢風不忍再提醒下去。
但愿裴安的心大度......
可想起自己經歷的那些,邢風深吸一口氣,他裴安要是大度,他邢字倒過來寫。
果然,城門打開,一行人正要城,突然被兵馬攔住,高聲道,“裴大人有令,但凡姓趙的,均不可城。”
趙炎一愣,沒反應過來,轉頭掃了一眼明,倒是一臉淡然。
不能啊。
他是姓趙,可是......
趙炎不信邪,打馬到了城門,對面的侍衛毫不留地架起了手里的紅纓槍,攔住了他的去路。
趙炎:......
趙炎‘嘶’了一聲,回頭求救地看向邢風。
邢風別過頭,他無能無力。
眼見眾人從自己旁陸續進城門,趙炎心急如焚,打馬過去,一把揪住秦閣老的袖,耍起了賴皮,“閣老,您不能走,您得帶我進去。”
自上回趙炎被裴安扔在了明春堂的院子之后,這段日子,趙炎已同這群人打了一片,早就相了。
秦閣老頗為為難地看了他一眼,“你拽我也沒用,趙濤失德,眾人推墻,姓趙的本就不能再城,更何況你還是‘前’小郡王。”
“我......”趙炎臉一變,見旁的余大人也走了上來,手中劍柄一橫,又擋住了他的路,“余大人您先別走。”
余大人搖頭嘆氣,也沒招。
堵住了兩人,旁的人也在進,一不做二不休,趙炎索駕馬去了城門口,馬頭一調,擺出一副他進不去誰也別想進去的架勢。
林讓皺眉道,“‘前’小郡王,你這是何意,要干一架?”
趙炎急得臉都紅了,看著跟前的一堆人,斥道,“不帶你們這麼過河拆橋的。”尤其是跟前一幫臣子,“當初您們推我去和北國使者談條件時,可不是這麼說的,我記得秦閣老您還夸我,是個可塑之才......”
秦閣老目一閃,“老夫夸過的人太多,不記得了......”
“您不記得,我記得,我是姓趙,但我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是,之前我確實游手好閑,是臨安城出了名的紈绔,可你們也不能一刀將我拍死,也得給我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趙炎越說越委屈,“在江陵,在襄州,我假傳圣旨之時,便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我不是怕死,流放、招獄統統我都不怕,我,我只是......”嚨突然哽住,也不怕被人笑話,拿袖口抹了一把眼淚,哽塞地道,“我只是想大伙兒一道,再替南國子民多守幾年邊關。”
眾人都沒吭聲,低頭的低頭,偏頭的偏頭,個個都逃避。
這群見死不救的狗東西!
趙炎眼皮子一跳,也不指他們了,心一橫又轉過馬頭,打算沖,“襄州一戰,我本以為必死無疑了,可老天開眼,給了我一條活路,如今又告訴我,這條路也活不,豈不是讓我再死第二回?我還偏不想死了!你們讓我見裴兄,讓我當面問他,是不是不要我這個兄弟了。”趙炎徹底地豁了出去,“當年我同裴兄可是吃過豬頭,拜了把子的結義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這一鬧起來,城門口徹底地熱鬧了。
侍衛只收到不許趙姓城的命令,他鬧起來,侍衛也不能封住他。
秦閣老實在看不下去,提醒他道,“‘前’小郡王,裴大人說姓趙的不能進,你非得姓趙?”
趙炎一愣,終于反應過來,靈機一閃,“對,姓趙的不能進,那我改個姓就了。”
所謂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他倒是干脆。
眾人正愣著,又聽他道,“我生母姓劉,曾是瑞安王府的婢,被趙家王爺看上,后來納為妾室,出雖為奴,但家底乃良民百姓,就在臨安城郊外,你們皆可去查,今日我便隨我生母姓,姓劉,劉炎。”
趙炎說完,雀無聲。
縱然是一代大儒秦閣老,也被他這一番話所震。奴婢之子,一輩子都抬不起頭的份,換個人,藏還來不及,他倒是自個兒挑了出來。
后明終是沒忍住,眉心一跳,出聲斥道,“趙炎!”
趙炎卻毫沒在意,還朝一笑慫恿道,“姐姐,你也改姓吧......”
明氣得怒聲道,“荒唐!為了進個臨安,你當真要隨奴姓?”
“奴婢怎麼了,我不覺得有多可恥,上到天子下至奴婢,皆為南國子民。”趙炎不以為然,回頭看向跟前的侍衛道,“人活一世,不過幾十載春秋,土均為一堆白骨,誰尊誰卑?娘肚子給了我來人間走一趟的機會,我又怎能因出自暴自棄,這話是裴大人當年告訴在下的,今日在下便以劉炎的份,求見裴大人,麻煩請通傳。”
這等大事侍衛可做不了主,立馬派人去請示裴安。
—
裴安恰好在宮中,百也在。
一早得了消息,知道襄州的人到了城門,聽書趙炎和明也在之后,百速速進宮,求見裴安。
惠康皇帝乃百姓和百討伐而亡,趙氏一族國運到了頭,膝下幾個臭未干的皇子被趕出了臨安,貶為庶民,自是不氣候,瑞安王府的王爺,聽說小郡王假傳圣旨之后當夜便一頭撞死在了牢里,余下的一幫子零散螞蟻,被攆出城不足為懼。
但明不一樣,乃皇帝的親生兒,嫁去北國,手中已有了自己的勢力,保不準之后不會起事,不可不妨。
一臣子道,“明乃惠康之,后患無窮,我南國社稷好不容易穩定下來,裴大人萬不可心慈啊......”
說完,又一臣子道,“瑞安王府趙炎雖在襄州立下了戰功,但到底是瑞安王府的小郡王,他姓趙......”
“趙濤固然可恨,可戰事一起,趙小郡王一直在邊關敵,若非他及時下的幾道‘圣旨’,前線所有的兵將都將名不正言不順,戰事才剛平息下來,你們就要卸磨殺驢了?若是要興連坐那一套,同趙濤那昏君的行徑有何區別?”
朝堂對趙炎的態度,倒是各持其詞。
兩方正僵持不下,城門的侍衛便走了進來,稟報道,“裴大人,劉炎手持南北兩國撤兵文書,于城門口求見。”
誰是劉炎?
眾臣子沒反應過來。
裴安替他們問了,“劉炎?”
“曾瑞安王府小郡王趙炎,已改為母姓,劉炎......”
眾臣一愣,瞬間嘩然。
“趙炎改劉炎,這不是換湯不換藥......”
“藥引子都沒了,哪兒來得藥......”
“我看改為劉炎甚好......”
眾臣子只能給意見,關鍵還是看裴安,待朝上安靜下來后,裴安才道,“宣!”
—
侍衛一路馬快,來回花了快半個時辰才回到城門前,高聲呼道,“宣劉炎進殿!”
劉炎一聽,高興地咧開,也不再攔著人了,跑去明跟前,急聲催,“姐姐,趕的,你也改姓,這樣就能城了,你不是說很想回家嗎?裴兄是個講道理的人,等姐姐進了臨安,必定會給姐姐一席容之地。”
這話他可說錯了。
裴安對他仗義,那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生單純,改了姓名,他便能當真換一個份。
明不同,是皇帝最大的兒,跟在皇帝邊多年,耳聞目染,早已了場規則,心思比起皇帝來不相上下,甚至更深。
且今日并非一人歸來,后還有沿路帶回來的百姓和侍衛。
因為公主的份,這些人愿意相信,跟著回到了臨安,要改姓,茍且活著,不太可能。
劉炎一說完,不待明開口,后的一位統領便道,“荒謬!堂堂一國公主,豈能改姓?皇帝昏庸,那也不能一竿子將姓趙的人都打死了,殿下也是害者,被皇帝嫁去北國,人侮辱,自己殺出一條路不說,還救了無數困在北國的南人,若非公主同邢大人聯手,引起太子和二皇子訌,這場仗還有得打,臨安不便不,這天下之大,自有我公主的去。”
統領說完,后的侍衛跟著附和,“對,咱們不臨安。”
不臨安,頂著前朝公主的份?
能活下去?
只怕他裴安不是這麼想的,不過是想給留一個面罷了。
那日離開建康時,明曾找過裴安,被他拒絕后,便知道,他不會同自己一路,如今一看,這形勢也確實不太適合共謀。
其實沒有野心,對這世上的權力,毫無興趣。
從始至終,不過是想從牢籠里掙出來,可越是掙,捆在上的繩索越,到了今日儼然已勒到了脖子上。
當初嫁去北國,一開始也做好了準備,若自己的后半輩子,當真能換來南國的太平,愿意。
三皇子是殺的,那場侮辱是故意演給看,想看的態度,看看這位南國公主能卑賤到何種地步。
貴為公主都能被如此對待,可想而知,在北國的那些南人婦孺。
給了三皇子自己的選擇。
三皇子手里的刀,并沒刺到要害,可的刀,卻是毫不猶豫地刺進了他心臟。
新帝登基之前,不近女色,朝臣都紛紛擔心皇室的開枝散葉問題。 後來新帝祭天,遇刺,昏迷,醒來後忽然要召建安侯府的庶女楚洛入宮侍奉。 等楚洛入宮,朝臣才曉,原來陛下之前不是不開竅,而是眼光太高了,同這位比,一般的貴女還真入不了陛下的眼…… *** 楚洛從小便生得冰肌玉膚,明豔動人,極其不受看重出身和端莊的祖母喜歡。再是怎麼小心低調,中規中矩,也逐漸掩不下一張越漸嫵媚的臉…… 奉詔入宮當日,楚洛看到殿中年輕俊逸,一臉威嚴的新帝,不敢抬頭,新帝卻未看她,只淡聲道了句,“過來。” 雲鬢挽,帝心嬌,一室旖旎後,文帝輕咬她耳根:“朕以後只對你好!“ 楚洛:好…… 楚洛一直清楚,以色侍人終難以長久,聖眷再濃,也有看膩的一日。 但她沒等到這一日,等到的只是鳳冠加身,寶璽受冊。 *** 多年後的一日,文帝爲她牽馬。 她忽得想起很久之前,她曾經死了一隻小馬駒,小馬駒死前用馬蹄寫寫畫畫,讓她嫁給他……? 懷舊版沙雕文案 文帝登基不久,祭天時遭人行刺,落下山崖,本以爲自己死了,結果一睜眼,發現自己還‘活着’!只是活在一隻矮腳馬身上,還是建安侯府的庶女楚洛的馬! 更糟心的是,主人混得不好,馬也跟着受欺負! 文帝惱火,就算是馬,朕也是真命天馬,楚洛你給朕爭氣點可以嗎! 楚洛咬脣:我肯定是中邪了,我的小馬駒前天死了,死前用馬蹄寫寫畫畫,讓我嫁給它…… 文帝:朕特麼纔是中了你的邪!
葉若涵上一世死的太慘,老天有眼讓她重生一世。這一世,她發誓要斗渣男打渣女,把屬于自己的一切全都奪回來。偶然聽聞皇家那位游手好閑的小王爺長相極其俊美。她瞇起眼,悠哉悠哉道:那可是個老狐貍,遠之避之~未曾想,斗完渣男渣女,竟順手成了個婚。新婚的…
世人皆知,當今天子性情暴虐,殺人如麻。 後宮佳麗三千,無一敢近其身。 後宮衆妃:爭寵?不存在的!苟住小命要緊! 皇帝登基五年尚無子嗣,朝臣們都操碎了心。 就在這時,沈太傅家那位癡傻的小孫女阿措,主動撲進了皇帝懷中。 滿朝文武&後宮上下:震驚!!! 後來,沈家阿措升職加薪,搞到皇帝,一朝有孕,坐上皇后寶座,走上人生巔峯。 世人皆贊皇後好命能生,無人知曉,皇帝在夜深人靜之時,刻苦學習《戀愛入門指南》《好男人必備守則》《試論證男人懷孕的可能性》…… 聽說皇后又有喜了,皇帝盯着手裏的書頁直皺眉,“阿措那麼怕疼,怕是又得哭了,要是朕能替她生就好了。” 阿措:其實我真的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