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需要和顧喬三方都好好談一談了。
先易後難。
馮紫英覺恐怕最難的還是和喬應甲代表的北地士人這邊最難談。
正因爲自己是北地士人,所以北地士人恐怕才最難接自己跳出了窠臼,走了一條近乎於離經叛道的路,甚至可以說這分裂了北地士人羣,這才導致了喬應甲的失利。
不過對這一點馮紫英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並非如此。
自己全力支持了,喬應甲也只得了十七票,這還加上了潘汝楨和傅試這兩個原本本不可能投喬應甲的江南士人兩票,如果單純按照北地士人的籍地來投,自己這個羣的五票,只會投給喬應甲三票而已,就是自己、練國事、耿如杞三票,那喬應甲得票還會兩票。
歸結底還是喬應甲的威信、風格和理念沒有能贏得除開北地士人之外的其他士人支持,甚至連北地士人中一樣有不不滿於他的。
可以說現在顧喬三人都不備了葉向高、齊永泰當時能夠駕馭幾個士人羣的威和影響力,哪怕葉齊二人未必能讓其他士人羣都鼎力支持,但是起碼都能認可,可以在一個框架合作,而現在則失去了這個基礎。
顧秉謙幾乎是在齊永泰勉強扶持起來,一種慣上的維繫,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念和觀點,所以在這個時候轟然倒塌。
馮紫英覺得這個印象一旦被打破,恐怕江南士人現在幾乎沒有幾個人會真心支持顧秉謙了,李邦華和朱國禎等人都會拋棄他,他現在的影響力甚至可能還不如已經退的黃汝良。
照理說徐啓也算是江南士人的一員,但是徐啓信了洋教讓他失去了爲江南士人首領的可能,很多士人甚至很反他,他也許就只能作爲一個純粹做事的純臣了。
這樣也好,馮紫英覺得自己用也就是用他的做事而非其他。
現在的江南士人已經潰散了一片散沙,李邦華和朱國禎貌似還能撐起場面,但實際上他們也很難獲得大部分江南士人的認可,所以這個羣,馮紫英準備採取各個擊破,逐漸招的方式來解決。
至於說湖廣士人,也許是幾大羣中團結的,應震失利固然可能會讓他們到有些失,但是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整,但馮紫英也覺得自己可以很好地與這個羣合作,甚至結較爲穩固的盟友關係。
但湖廣士人這邊也有問題,那就是包括應震、柴恪他們現在還沒有一個較爲明晰的政治訴求,這讓湖廣士人這個羣顯得有些定位模糊。
單純的以地域抱團在馮紫英看來毫無意義,組黨結社就要談利益,談你所代表羣的利益。
那湖廣士人代表什麼?糧紳?
好像不完全是,所以馮紫英也準備好好幫柴恪捋一捋,只有提出你自己的訴求見解,才能談得上組黨結社,才能談得上志同道合,才能談得上結盟合作。
至於北地士人這邊,那就需要和喬、崔、韓、孫、王等幾位好好談一談了。
但估計不會好談,各自的想法訴求不盡一致,崔、王兩位應該是可以拉攏過來的,但韓、孫等人不好說,但總歸要談一談才知道。
馮紫英是談肯定不夠,自己同樣需要向他們展示出自己的理想抱負,或者說施政理念,或者再用通俗一點兒的說法來說,就是自己未來五年是準備怎麼來治理這個國家,準備讓這個國家朝廷向著一個什麼樣的願景目標行進。
除了一個大框架,你還得要到一些領域,比如吏治上的考法,比如工商實業發展上的新政策,又比如軍事領域上如何推陳出新改革,林林總總。
類似於一個後世中的五年計劃。
這個設想規劃,馮紫英和汪文言專門談了,他會相當於自己的書,開始草擬框架,但會讓練國事、傅試、潘汝楨等人蔘與進來,算是一個智囊班子,但這還不夠。
因爲涉及到諸多領域,練國事等人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備全面的施政視野,所以很多時候只能在一些領域提出自己的見解,鑑於此,馮紫英要也打算邀請諸如孫承宗、柴恪、畢自嚴這些人士參與進來。
也該談了。
“師,子舒兄。”
馮紫英的主登門還是讓應震有些。
“紫英,……”應震得知馮紫英要登門時,也想好了,既然要退下來,那索做得漂亮一些,把柴恪上,順帶把自己長子、次子都帶上,也算是一種傳承和託付了。
“綏之兄和建之也在?”
相較於應震和柴恪,邦和極就不敢承馮紫英拱手了,規規矩矩一禮。
座,上茶。
寒暄了幾句,終歸要步正題,馮紫英的登門其實也就代表了一種姿態,他願意和湖廣士人合作,這也是應震和柴恪等人所期待的。
“師是怎麼考慮的?”
馮紫英還是要徵求應震的意見,雖然下一步就是柴恪來接班了,但人家的傳承是人家的事兒,在沒有明確前,他肯定要徵求應震的意見。
“紫英,子舒和你之間的關係也就不提了,我既然要回鄉,綏之和建之要留在京中,也就託付給你們了,但未來對朝中事務的考量,我和子舒還是想聽一聽你的想法。”
應震沉了一下,作爲現任湖廣士人領袖,自己又即將回鄉,於公於私,他都覺得需要爲家鄉父老鄉親們問一問。
馮紫英微微一怔,隨即就回味過來,應震已經和柴恪談好了,或者說已經把湖廣士人部的思想統一了,這樣也好,直截了當談正事兒。
“師和子舒兄是打算聽聽我對湖廣士人的想法還是想了解未來朝廷對湖廣一地的考慮?”馮紫英笑著問。
應震和柴恪也明白馮紫英這是真正打算爲結盟而來了,這是一個好兆頭,二人心中也是一寬。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謝恒宇穿越到一本曆史小說裏,但他的身份不是主角。爺爺是開國皇帝。父親是當朝太子。作為皇太孫,未來的皇位繼承人。自己卻選擇一個看不上自己的假清高女主。親眼見證男主篡位成功,取代自己登上皇位,和女主鸞鳳和鳴!好!既然自己是反派,何不將反派進行到底。女主不要退婚嗎?男主不是要造反嗎?退婚要趁早。造反也要趁早!趁著男主還沒有崛起的時候,謝恒宇毅然走上了天命反派的道路,在造皇爺爺反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