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一波未平
楚航很想向易書元探究清楚,他知道易先生肯定明白天上發生了什麼,但他畢竟公務在,李謙離去的時候,他也只得跟著走了。
午間小睡,於天際雲霄化為天神夢斬惡龍。
下午收拾神之後,易書元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帶著一隻木質背箱,去往上午老婦人所留的地址出診。
一路上,天神斬妖的議論不絕於耳,甚至有人能喊對「明靈滅厄顯聖真君」的神號,更有人頻頻祈禱。
每當這種時候,易書元心中又有特殊的,天神變帶來的和眾生願力的影響相互作用,也讓他對自之道又有深悟。
不過不管登州城或者整個嶺東的百姓如何議論,易書元自己倒是顯得十分平靜,只是他懷中的灰勉激得不能自已,到現在也說個不停。
「先生,您變化為神什麼樣子的呀,能不能變給我看看啊,不是在這邊,找個沒人的地方也行的啊!」
「先生,您的神號好威風啊,不是隨便起的吧?」
「先生,下回石生和齊小子問起,能不能說我雲來大神就是明靈滅厄顯聖真君下大神啊?」
「對對對,本來就是嘛,哈哈哈哈哈,我是明靈滅厄顯聖真君從屬大神,哈哈哈哈哈.」
灰勉在易書元頭髮下面「咯咯咯」笑個不停,好似緩解了長久以來的一個重大力,簡直笑得有些神經質了。
「隨你吧。」
易書元嘆了口氣。
「太好了,先生最好咯,先生最厲害,哈哈哈哈哈」
隨著石生和齊小子本事越來越大,見識越來越廣,灰勉覺得自己雲來大神的威名總有一天不保,現在好了,一切迎刃而解。
「這什麼,先生,這就車到山前必有路,雲來大神自有福!」
「你這狗屎運!」
易書元忍不住吐槽一句灰勉,他其實有時候會惡趣味地想想,想著灰勉那「雲來大神很牛」的牛皮什麼時候吹破,沒想到還真讓它給玩閉環了!
「嘿嘿嘿嘿.」
灰勉只是笑著,顯然心大好。
隨著易書元的步伐前進,一人一貂逐漸來到了一有些破敗的街道,不過城裏其他地方也只是相對稍好,這裏只能算還沒有整理妥當。
從一條巷子穿過,老遠易書元就看到了那個老婦人,正在塌了一半的圍牆清理著一些野菜。
「這位婆婆,易某來了。」
老婦人抬起頭,看到易書元正背著木箱走來,頓時臉上浮現驚喜。
「大夫!您來了,快請進!我給您倒水去!」
老婦人放下手中的野菜,趕走向廚房,搖了搖茶壺沒水,再一看水缸也空了。
易書元趕忙道。
「不用麻煩了,看病要,令郎現在何?」
「對對對,大夫快隨我來!」
老婦人略顯激,帶著易書元去往一側的屋子,將門打開的時候,明顯有一腐敗的味道傳出來,這是大水退去之後各都有的問題。
易書元微微皺眉,不是不了異味,而是看出屋中床鋪那邊病氣不對。
「兒啊,大夫來了,大夫給你看過之後,病就會好了!」
老婦人領著易書元進屋,正要關門,易書元趕忙攔住他。
「天氣炎熱氣息污濁,多數病患雖不得風寒,但還是多換換氣的好。」
「哎哎,我聽大夫的!」
易書元走到床邊,床上是一個消瘦的男子,看起來似乎有三四十了,這會昏睡不醒。
易書元一男子額頭,十分燙手。
「家中可還有其他人?」
聽到易書元的話,不安陪同的老婦人凄苦地回答著。
「老伴早逝,大水來后大家逃難,兒媳和孫兒失散了,至今未歸,大二遠嫁他鄉,暫時也沒音訊大夫,我兒況如何?」
易書元翻開床上男子的眼皮看了看,又探了探脈,其實他都不用做這些多餘的事,只法眼一觀便知道床上的人很可能沒救了。
但即便以尋常醫者的角度,也不會輕易放棄一個人,也還有拯救的希。
「他平日裏清醒的時候,有何種不適?」
「高燒不退,會嘔吐也會咳嗽,渾難無力,也睡不好吃不下.」
老婦人說著說著都不敢繼續了,心中升起無限恐懼,以哀求的神看著易書元。
「大夫,求您,求您了」
「我儘力吧,先為他理氣,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些時候涼爽點他就會醒來,然後會有些胃口,喂他吃點粥食,晚上睡個好覺,神應該能恢復一些,嗯切勿飲用生水.」
老婦人連連點頭記在心中。
「朝廷的下一批藥材馬上會運過來,到時候我幫伱們準備一些。」
「謝謝,謝謝大夫!」
老婦人對著易書元連連作拜謝,易書元扶住的手示意先出去。
等屋中只剩下易書元和病患,灰勉的聲音也冒了出來。
「先生,這人是不是不容樂觀啊?」
「嗯。」
瘟疫是對大規模棘手疫病的統稱,易書元上輩子也不是學醫的,也不懂那麼多專業病癥,除了一些衛生常識外,自然是以此世醫理為準。
此世醫道也尊五行之理,秉外氣理,只不過尋常醫者需要切聞問,再據經驗判斷,而易書元有時候則一目了然。
「嶺東的這一關,還沒過去啊!」
登州城的況肯定是相對算好的,想必嶺東各地,應該已經有不醫者已經察覺到瘟疫將起了。
——
第三天清晨,李謙和隨行人員才騎著快馬趕到了大通縣李家村外。
在向村民表明份並說明來意之後,李家村中的人帶著李謙前往村頭土地廟方向,對於這個也姓李的朝廷賑災欽差,當地百姓還是很敬重的。
土地廟舊址前,多位村民帶著李謙來到了這裏。
「大人您看,這就是龍頭落下的地方,當時還滿是霧氣,等霧散了,裏面就是一顆龍頭啊!」
「對,和原來的土地廟差不多大!」「可嚇人了!」
李謙和隨行侍衛看向那一片地面,有一個大大的凹坑,土層被實了,這段時間新長出的青草和植被也被扁了,不都按在土中。
工部出的李謙能明顯看出這不是刨出來的坑,而是被重深深下去的,只不過現在的坑裏空空如也。
「只有你們李家村看到了?」
「不是的,周圍幾個村的人都來看了,只不過再遠一點的人過來的時候,龍頭已經消失了。」
「怎麼消失的?」
李謙追問之下,李家村的人有的苦思有的撓頭。
「就好像化了一樣,了一陣霧氣就漸漸消失了。」
邊上一位背著天子劍的侍衛看向村民,疑道。
「會不會是你們的錯覺?」
聽到這句話,村裏人個個面不滿。
「這是什麼話?什麼錯覺,我還了呢!」
「對,我了。」「我也是,那扎紮實實是那罪龍的頭!」
「沒錯,就是那罪龍的頭,顯聖真君砍的!」「大人不信可以去問問旁邊幾個村的人!」
李謙點了點頭,其實心中已經信了九了。
在這登州地界,或者說嶺東災區,哪個地方沒有在傳天神斬惡龍的事呢?
這事就算朝廷方面可能會覺得荒謬,甚至可能會犯一些忌諱,但李謙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照實呈遞書文,嶺東各州員和千千萬萬的百姓都能做證!
當天夜裏,趕回登州城的李謙挑燈伏案,沒有讓楚航代筆,而是親自寫這一次的奏文,畢竟這次要慎之又慎。
思慮片刻之後,才小心落筆。
「臣曾聞,聖人撥反正必有妖孽相阻,天子治世扭轉社稷乾坤,有孽龍生為禍嶺東大地」
帝王雖被譽為天子,但因為披龍袍,很多時候也會在天子前頭加上一個真龍的稱謂,龍頭從天而墜,嶺東大地上的百姓都知道是上蒼斬惡龍。
但,皇上會怎麼想?
李謙寫奏文的時候著實是有些忐忑的,開頭略微點題,然後典故混合著彩虹屁先拍一陣子再說,小半篇幅過去了,才開始講嶺東發生的事。
寒前後發生的事,奏報到承天府已經是十日之後了。
嶺東道的奏文呈送到前的時候,幾名已經先一步看過的重臣一個個神莫名,而大庸皇帝看完之後同樣面驚。
「宰相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居相位的老人猶豫一下,還是上前一步說道。
「李謙賑災盡心儘力,其人也絕非一個擅長信口雌黃之人,文所言或許是嶺東災民所傳的流言,百姓多迷信,因而認定有妖作祟」
老宰相其實很清楚,而且此次賑災,雖然也有很多齷齪,但皇上賑災拯救百姓的態度極為堅決。
李謙這種人就是辦實事的人,在災區肯定遭遇重重困難,卻也肯定能看到皇上的努力,就算有不滿,也不可能寫文編排聖上的。
若易書元在這肯定也能理解宰相,李謙更像是一個擅長埋頭苦幹的工科人才,看似比一些懂人世故的人更容易對朝廷不滿,其實不然。
朝廷有多大力,現實是個什麼況,李謙自己就能算出來,明白這一點就更能比一些人理解朝廷,理解聖上,所以他干不出這種事。
雖然宰相深知當今聖上乃是明君,可長久以來神經繃,看到此文說不定就會不悅。
皇帝聽到這話不由有些失笑,搖搖頭道。
「看得出李謙此文寫得慎之又慎,朕倒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
話音到此為止,皇帝拿著這一份奏文看對面窗戶,床窗沿之上的木雕也刻著是龍紋。
只是嶺東水災,難道真的是妖龍作祟導致麼?
皇帝心裏也和明鏡一樣,宰相能看清李謙,他自然也能。
李謙這樣的人,不至於拐彎抹角寫文編排他的,所以李謙寫的這篇文章只能代表他所認為的事實。
還是那句話,李謙這樣的人都能相當程度上認為是事實,那麼也讓皇帝不由有些懷疑嶺東的況。
「好了,李謙那邊除了糧食之外,還急需藥材,諸位卿家可有對策?」
「皇上,臣以為堵不疏,除了朝廷籌措,也該適當放鬆管制,鼓勵商賈自發前往嶺東」
皇帝看向說話的戶部尚書,微微點頭之後,後者才繼續說下去。
「縱然是可能會貴一些,但關鍵時刻不至於無葯可用」
「罷了,便如此吧,諸位卿儘力籌措吧!」
「臣遵旨!」
皇上語態相對輕鬆,諸位臣子自然也放鬆不,行禮之後紛紛退下。
「良喜。」
大太監章良喜上前一步回應。
「老奴在!」
「你說登州方向有什麼說法?」
章良喜如實稟報。
「老奴也是剛接到探子回報,確實如李大人所言那般,登州、兆州、耘州等地,民間皆在傳言天神斬龍一事。」
皇帝微微點頭,又看了一看手中的奏文。
「明靈滅厄顯聖真君.」
皇帝心中已經定了日後下旨為神封正,只不過也得等災更穩定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