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我需要照顧,明日我也不開,你且替我去祭拜他吧。”
呂氏說著,又低下眉頭,將手間的楠木佛珠褪了下來,套在翁汝舟細瘦的手腕上。
這串楠木佛珠是呂氏之前去寶寺求來的,佛珠顆顆圓潤,,珠子相撞還會激出細微的脆響。
翁汝舟有些不解地抬眉,看向呂氏,晃了晃手中的佛珠道:“母親這是何意?”
“戴上辟邪,去煞。”
翁汝舟微怔,不由得凝眉,“母親這是,擔心兄長的鬼魂……”
有些無奈,“若是云老爺知道,只怕又得跟您鬧脾氣了。”
呂氏站得有些累了,抱著孩子坐在梅樹下的人榻上,仰頭在花瓣飄落中向翁汝舟,目清明:
“往日里倒是沒聽你云老爺一聲爹,卻喜歡一口一口著錦斕為兄長,看來你倒是喜歡這位兄長的。”
翁汝舟聞言心頭怪異,眸落在呂氏的臉上,“母親這話是什麼意思?”
呂氏頓了頓,搖頭道:“應是我多想,總歸,云錦斕已經死了。”
最后“兩字”,呂氏咬得極重,翁汝舟的心陡然一,腦海里忽然閃過云錦斕如明玉般湛然的風姿,蕭蕭肅肅,皎然如月。
只覺得手中的檀木佛珠滾燙得很,幾乎快將掌心給燒了。
這覺來得奇怪,翁汝舟攏眉斂目,攥佛珠,匆忙行了一禮,“孩兒有事,先告退了。”
呂氏點點頭,吩咐嬤嬤將翁汝舟送出院落。
*
翁汝舟剛剛出院落,沿著小徑往自己的竹苑走去,在路上忽然聞到一刺鼻的香火味,似乎是什麼東西在燃燒。
心生疑,順著煙火循著來路繞了幾圈,在下人房外的寂靜角落中,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嫗跪在地上,彎折的脊背幾乎要俯低到地里。
枯瘦的雙手捻著紙錢,一片片地往火盆上丟,里神神叨叨地念著:“乖孩子,你在地下苦不苦,累不累,孤不孤單?別害怕,為娘很快就可以下去陪你了啊。”
似乎是聽到了后的腳步聲,老嫗下意識直起往后看去,正見姿直的翁汝舟此時站在后面,默不作聲地著。
面難辨,看不清喜怒,老嫗卻陡然一驚,頓時嚇得爬起來,“砰砰砰”地朝地上磕頭道:
“爺勿怪!爺勿怪!都是老奴不好,老奴實在是掛念兒子,便忍不住起來燒錢,只是、只是害怕我家孩子在間沒了花銷……”
翁汝舟倒是不生氣,幾步上前將老嫗扶了起來,眼尾轉向火盆,睨了一眼其中白花花的紙錢,問:“你兒子是哪位?”
老嫗跪在地上,抹著眼淚,聲音哽咽:“老奴的兒子,是阿昌。”
阿昌?
翁汝舟記起那人,是個高高瘦瘦,憨厚老實的小伙子,之前一直服侍云錦斕。
云錦斕死的那日,就是他冒著大雪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地趕回來,向云府通報大公子的死訊。
前世,她信奸人、嫁渣男,害的家破人亡,最後落得上吊自儘的下場。帶著空間重生後,她左手撕逼打臉虐極品,右手種田經商掙大錢!穿最好的綢羅、住最敞亮的瓦房,吃最美的佳肴、睡最帥的相公。衰神變錦鯉,農女變福妻。……京城傳聞,赫赫有名的海將軍娶了一個小地方的農門女,於是大家都在等他休妻重娶。可等著等著,狗糧倒是吃了不少。某將軍一臉傲嬌,“我家娘子超旺夫,命都給她!”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