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232章 機會出現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232章 機會出現

襄平軍屯

秦家三兄弟打仗歸來的第二日,就下地了,流犯是沒有休息一說的。

繼曲轅梨出現之后,呂頌梨又將鐵耙弄了出來。

長長的鐵耙出現后,用牛來拉,碎土、耙土、耙草都太方便了。

這兩樣農樣品弄出來后,被莫連峰呈到上面。

此事事關遼東郡秋天的收,上面的人都很重視。

隨后,遼東郡方召集了所有的打鐵鋪,加班加點打造這兩樣農,然后分發下去,曲轅梨和鐵耙普及了整個遼東郡。

就是有點費牛。

整個遼東郡的牛都遭了殃,春耕多年,都沒今年累!

這一日,秦家人被莫連峰安排了個播種的活計。

秦家三兄弟這次支援遼,都立功了,但因為他們流犯的份,功勞都記他頭上了。

莫連峰:就很突然。

現在他看秦家上上下下都特別順眼,這家人旺他啊。

故而這次春耕,莫連峰給他們安排了播種這個最輕省的活兒。

一般人可分不到這樣的好活,更別提他們是流犯了。流犯通常干的都是最臟最累的活。

但誰讓他們太討人喜歡呢,他就這麼安排,咋了?

有意見來和他說!

反正說了,他也不聽!

莫連峰巡視了一遍,指出了幾個磨洋工的人,最后看了勤勤懇懇的秦家人,暗暗點頭,才提著鞭子去了管事歇息

呂頌梨分到了一布口袋的稻谷種子,這才意識到這時種地都是直接播種,還不是先育秧苗然后移栽的種植方式。

Advertisement

他們都是直接播種,然后遇到不發芽的,再進行補種。

通常補種的時候,就已經有點誤農時了,故而補種的稻谷收通常都不蠻好。

對比之下,水稻育苗移栽法,有太多優勢了。

一是可以延長生育天數,二是可以減用種量。

二是延長生育期,增加照時間,增加產量。

另外,合理植,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更高的產量。

而且育苗后移栽,可以減期,經過育苗可以提前一個月,便于空出土地,種植下半年的農作

呂頌梨決定找莫連峰說說水稻移栽這個稻谷的種植新法。

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知識搬運,讓老百姓們增加種地的產量。

了解到的信息得知,現在一畝地,稻子畝產竟然只有兩三百斤。

要知道這里可是東北黑土地啊,這個產量有點對不起后世的糧倉之名了。

呂頌梨將水稻移栽法和莫連峰說了之后,道,“莫大人何不試試?”

經過了曲轅梨和大鐵耙的出現后,在莫連峰眼里,呂頌梨就是一個通農事的,他很重視的提議。

說這事,干系太大了,那可不是一畝地兩畝地的事,弄不好,今秋的收怕是要遭。

“莫大人只需拿出兩三畝地來試試,這個應該不為難。”呂頌梨不是那種急子的人,一上來就大干快上,試驗田嘛,先搞起來。

莫連峰當即拍板,“就依你所言,咱們拿出三畝地來試試,下午育苗的事,你來做指導。”

“好。”

晌午,鑼鼓聲響起,是時候收工了。

流犯們三三兩兩地來到小渠邊上清洗手腳。

“真累啊!”秦昭一邊著懶腰,一邊嘟囔。

他旁邊的另一個人恨恨地看了他一眼,走了。這秦家也不知道什麼來頭,很得管事莫連峰的青眼,惹不起。

旁邊的顧璋都無語了,這播種已經是最輕省的活了,連腰都不用彎,你說這話不招恨嗎?

秦昭覺得自己無辜極了,他說的是實話啊,他帶傷播種,累的。

“老三,回去了。”

秦家人也洗好了,秦珩招呼他。

秦昭一回到就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在那里哼哼唧唧的,還指使秦渝給他捶

和兒子哭訴種地的辛苦,趁機教育他,要跟著六嬸嬸好好念書,種地是沒有前途的。

捶完,還讓他捶腰。

秦晟看不下去了,“三哥,你別不是虛了吧?”

秦昭像是被踩著尾的貓,“胡說,我沒虛,你才虛呢,你全家都虛!”

秦晟無語,“我全家不也有你嗎?你把自己也罵進去了。”

秦昭語塞。

就在這時,呂頌梨說話了,“三哥,這日子不會太久了,珍惜吧。”

什麼?不是,這話,話里有話啊,秦昭反應很快,“六弟妹,這幾日我們不在,你做什麼了?”

說話時,他心中生起了一個瘋狂的猜測,不會是他們要離開襄平軍屯了?但是,可能嗎?

一般來說,流犯到了流放地,基本上都是一待就待到老死的。比如他們如今的戶籍落在襄平軍屯,基本上不會有大的變了。除非有朝一日,他們恢復份。

他們流犯的份,不是那麼容易擺的。除非得到皇上的特赦,可這談何容易?除非他們立下很大的功勞。

呂頌梨笑笑,高手落子,常著眼于困局之外。

“且看吧,應該這兩天就會有結果了。”

秦昭只覺得這笑有點神莫測了。

“二哥,六弟妹這幾天干啥了?”秦昭直接問秦晏,他們都不在,六弟妹做事一向很有分寸,重要的事,應該會找二哥商量一下的。

什麼況?秦珩和秦晟都看了過來,甚至連沈二娘、蔡氏、蘇氏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

秦晏:這事,他還真知道。

“你等兩天就知道了。”六弟妹要辦的事,和他商量過的,當時嫡母也在場,主要是他倆一個二伯哥,一個是弟媳婦,需要避嫌。

六弟妹和他說了的計劃,盡管六弟妹當時說的是去試試,不一定能。還說此舉乃未雨綢繆之舉,就在于秦家三兄弟能不能在遼一役中立功。

這是他第一次見識到六弟妹的謀略,他覺得很有前瞻,并且六弟妹心態很好。

當時就說了,如果此計了,他們很快就能離開襄平軍屯了。

如果不行,就另想法子。

但是很相信大哥三哥阿晟會在此役中嶄頭角。

他當時聽了,都不由自主地笑了,對他們兄弟幾個倒是有信心的。

秦晏不說,秦昭就死命地纏著他。

而秦晟呢,則是眼地看著呂頌梨。

他的意思,呂頌梨懂,朝他微微點了點頭,回屋后告訴他。

秦晟高興了,也就不再纏著呂頌梨,跑去挑水去了。水缸里的水不多了,秦家人口多,每天都要挑不水。

呂頌梨看到后,笑了笑。

這段時間也沒閑著,早已看清他們秦家的機會,就在郡守賀勛與郡尉樂桂才之間的矛盾上。

當鮮卑軍隊突襲遼時,就意識到,機會可能出現了。

不管是不是,肯定要努力去抓住的。就那句話,有棗沒棗,都要打一竿子的。

昨晚他們聊天時,也聊到了樂桂才,秦晟和說,樂桂才似乎欣賞他們兄弟的。

當時心說,穩了。

可惜了伍仁跟著大部隊回長安了,不過劉二喜的辦事能力也不差,有他帶著墨冰,應該能將事辦下來。因為事的關鍵在于砸錢,他們的辦事能力決定了被砸的那個人心里的舒服程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