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和離后,我被太子嬌養了 第279章 朱弓赤矢,地圖與易(四k)

《和離后,我被太子嬌養了》 第279章 朱弓赤矢,地圖與易(四k)

兩千多年前?正好跟周穆王的在位時間有所重疊。不過,并沒有聽說過穆王和他的手下大臣中有誰是擅長之道的。

趙青心中若有所思,看著歐冶無猰小心翼翼地將兩卷竹簡再次重疊了起來,并數次調整方向,嘗試了好幾次,將艮宮卷放置在上,對準了西北方向,新得到的兌宮卷放置于下,對準了東南方向。

在這種方位之下,原先赤芒大盛的竹簡,逐漸變淡,部分褪去了,從純粹的紅,變為了紅白相間的圖案,呈現出立的投影,籠罩住了整片地下空間。

見到外表不怎麼顯眼的竹簡突然間影響到這麼大的范圍,眾人都有些驚訝,并在這片由朦朧轉為清晰的紅投影中,看到了大量的山川河流,各種各樣的復雜地形。

一座座巍峨山岳盤踞其中,丹山碧水、雄奇清幽,靈氣匯聚,華天寶,峰巒疊嶂,山澗奔瀉,溪流潺潺,飛珠濺玉,充斥著生氣。

在這片說也能籠罩方圓數里的地形投影圖中,據里面的樹木大小來判斷,這張地圖的比例應該在一比一千至數千的級別,記錄著一塊起碼方圓數千里的區域。

令人驚異的是,即使地圖的范圍如此之大,但無論挑選了其中哪一個點細細觀察,都能看到幾近無窮無盡的細節。

在趙青等人遠超常人百倍的視力下,就連樹木枝條上的紋理、乃至于葉片上的脈絡,飛鳥魚蟲的廓與細節,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堪稱是一幅無比巨大、詳盡的畫卷。

像是驗證了心中的猜測,歐冶無猰以肯定的語氣繼續解釋道:

“自堯舜禹、三代以來,在之大道上造詣最高者,莫過于堯帝之子丹朱,雖然在德行上頗不及虞舜,但修為境界其實并不弱上多。在大禹后來建筑的‘眾帝之臺’,亦留有‘帝丹朱’的帝號。”

Advertisement

“而在周朝穆王的時代,皋陶后裔建立的徐國,出現了一位國君與宮所出、生而為胎卵的徐誕,有筋無骨、目可瞻額,備某種特殊質,天賦異稟,修行資質奇高。”

“在九尾黃龍‘鵠蒼’的相伴下,他很快就修到了‘上六氣’大的境界,服全國上下,繼任為了下一代徐國國君,被周邊三十六國共同尊為徐偃伯。”

在西周早中期,與后世不同,謚號并非是得在死后才能擁有的,而是可以在生前就被人因敬奉而如此稱謂,或許可以稱之為“敬號”。

這點趙青自是知曉,并且大致地猜到了對方接下來所說的容。

“而在繼任國君之位后,徐誕在派人挖掘國運河的時候,意外地得到‘朱弓赤矢’這套上古神兵,認為是上天降下的詳瑞,于是自封為徐偃王,率領屬下的三十六個方國,離了周王室的系。”

歐冶無猰詳細說明道:“所謂‘朱弓赤矢’,聽起來跟上古時期大羿的‘彤弓素矰’有些相似,不過據我們歐冶氏族自昆吾氏得來的典籍考證研究,實際上是丹朱的留。或許,是丹朱仿制大羿神弓、游獵四方的產。”

“雖不知徐偃王在得到‘朱弓赤矢’之前,是否已經在修行之道,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鉆研后,由于質格外合適,他自丹朱留下的神弓悟甚多,實力大漲。在與神弓配合的況下,已有了威脅周王室的實力。”

“于是,原本遠在昆侖一帶探險古跡的周穆王,在得知這些消息后,立即與造父駕車疾馳百萬里,趕到了徐國附近,邀戰偃王,想要解決這個大患。”

“雖說穆王當時位于徐國的勢力范圍,可以被徐都布置的大陣影響到,但為了減戰斗時民眾的傷亡,兩人決定來到群山深,展開一對一的戰斗。”

“經過一番激烈無比、堪稱三監之周公鎮武庚往后、最為驚天地的大戰,徐偃王落敗于穆王之手,攜帶著朱弓赤矢勉強逃生,在大多數典籍的記載中,或是事后殞落,或是不知所蹤。”

“不過,對于我們越人來說,徐偃王的最終去向,并不算是無有人知的。”說到這里,歐冶無猰頓了一頓,看向先前曾經偽裝為“徐山”的文高,特意眨了眨眼睛。

徐偃王?朱弓赤矢?趙青心中若有所思,堯帝之子丹朱的傳承,聽起來就相當驚人,也不知道這個徐偃王,究竟領悟到了多

荀子《非相有言:“徐偃王之狀,目可瞻焉;仲尼之狀,面如蒙倛;周公之狀,如斷菑;皋陶之狀,如削瓜;閎夭之狀,面無見;傅說之狀,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

這些相貌特異的人,在這個世界,應該都是有著某種特殊質,在修行上天賦異稟,資質格外過人。

……

雖然在不久前消耗完了全部能量,但借著屬鏤子劍的補充,文高早已恢復到能通過罡氣場發聲的程度,甚至還初步凝聚出了朦朦朧朧的元氣化,此時得到了歐冶無猰的提醒,想了想,出聲補充道:

“一百多年,吳王闔閭以徐國庇護吳王僚的兩個弟弟掩余和燭庸為由,讓伍子胥率領大軍,輕易地攻滅了自偃王之后一直在衰敗的徐國。徐君章羽與手下臣民全部以徐為氏,四散逃亡。”

“當時徐國的宗室,在逃亡時主要分為兩路,一路北上到了宋國魯國等泗上十二國,投奔當地的士大夫;一路先向西南方進發,躲到了衡山山脈的深,再在深山老林朝著東南方行進,想遷徙到我們越國來。”

“四年之前,我以屬鏤子劍分出了這道化,前往中原區域游歷,在辛伯伯在宋國曾旅居之的附近,認識了末代徐君的一位公子徐山,同他結為了好友。”

“可惜好景不長,在吳國泓上劍衛組織的一次刺殺中,公子徐山創而亡,臨死前告知了我許多關于徐國的。不但包括了徐偃王被穆王擊敗后的去向,還告訴我,應該是一名為‘徐山’的地方。”

“如果他的消息沒有問題,那麼徐偃王最終歸的居所,正是在我們越國的境,大致位于姑蔑一帶,是一座格外鐘靈毓秀的山岳,部開鑿了許多用來修行的石室。”

“想來,另外一路準備遷徙到我們越國來的徐人,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想要追隨先祖徐偃王的腳步,找到姑蔑附近‘徐山’的位置所在。”

“另外,據徐山當時的說法,徐偃王一戰敗落、徐國暫時落穆王掌握中的時候,他手下的三十六路諸侯中,仍然有八支家族不離不棄,保持效忠。”

“在穆王返回宗周后,他們立刻施展出了偃王傳授的之道,以奇詭難測的手段突破了周人軍隊的包圍,循著痕跡也來到了徐山附近。”

“所以說,留下這兩卷的高人,多半就是偃王與他手下的徐氏八臣。”歐冶無猰接著開口,道明結論:“考慮到這套連山易理論上應該有八卷,或許徐氏八臣中的每一支,都得到了其中的一卷,在數量上相對符合。”

“如果我所料不差,功集齊八卷連山易后,除了這艮兌兩卷竹簡形的地形圖外,應該還能標注出‘徐山’的準確位置,以及偃王或徐氏八臣留下的相關說明。”

“由于我們歐冶氏族人大多數生活在姑蔑附近的區域,想必經過一段時間的比對后,就可以確認這張地圖所在的大致范圍。”

沒想到,文高看似一直待在越國會稽城,其實還在以化的形式周游列國。扮徐國已故公子徐山的模樣,是想要聯徐反吳嗎?

趙青心念微,暢想起了中原地區各國的風貌與那里層出不窮的高手,同時也憶起了有關姑蔑的報。

所知,姑蔑位于越國的西端,浙江的支流瀫水江畔,大致是前世金衢盆地的范圍。

在越王允常之前,算是越國的附屬小國,后來以為封君的條件并了越國,在當地立了越國最大的幾個宗門之一的“姑蔑宗”。

目前,姑蔑宗的一干長老,也就是姑蔑古國原先的公室貴族,有對當地的自治之權,與句余山以東、越國東南端的東甌國頗有些相似。

當代的姑蔑君、東甌君,分別是疇無余與謳,統著手下的姑蔑勢力與東甌勢力,都有著中六氣大深修為,雖然在功法傳承上可能不太出眾,但也算得上越國排行前列的高手。

跟吳國強行率軍吞并,派出宗室王子地、王子姑曹作為封君鎮的鐘吾、鐘離等國不同,姑蔑、東甌除了有量越軍駐扎以外,基本上由當地人管理,與附近的越人相和睦,算得上是越國穩固的大后方。

總而言之,竹簡中顯出的地形圖位于越國勢力范圍,無疑是一件好事,如果要前去探險的話,安全應該是高上了不,減了外國人的干擾。

不過,雖然明曉了竹簡地圖的大致區域,但缺了另外的六卷,又該如何找到“徐山”的位置,得到徐偃王可能留下的傳承呢?

趙青心中若有所思,運轉“天眼通”,雖然到了投影紅的重重阻擋,但也勉強看到了山岳部的形,發現了許多山陵里面的窟,注意到了麻麻的溶地貌。

居然連山岳部的地質結構都投影了出來?這是怎麼做到的?

難道說,可以通過檢查每一座山岳丘陵的況,找到并確認徐偃王修行時的石室,從而發現他留下來的

隨意地挑了幾座大山搜尋,沒能找到結果,趙青暫時停了下來,并不準備耗費大量時間在這幅地圖數以十萬計的山頭中。

由于山頭數量太多,自己估計要花上數年時間,才能驗證這個不知最終結果的猜想,實在是沒什麼可行

而且,雖然說傳聞中有石室的徐山是徐偃王最終的居之地,但這并不代表著,他就一定會在徐山留下些價值不菲的寶

此外,既然兩卷竹簡合并,就能顯示出這些信息,會不會有別的人也能得到另外幾卷,同樣有所發現?

更進一步來說,或許早就有人得到過自己手頭上的艮兌兩卷,探查過了姑蔑一帶的山陵,搶在了自己的前頭。

而就在趙青心中暗暗思索、覺得竹簡之比較無用、不如等到遇上新的幾卷再說后時,同樣一直在觀察著地形投影的猿公撓了撓頭,出聲發問道:

“這幅地圖既然藏在‘連山易’的竹簡中,或許也應該用‘連山易’來破解吧?上面顯示出的山水澤地,豈不正是‘易’中的艮坎兌坤四卦?”

此言一出,無論是對竹簡充滿興趣的歐冶無猰、文高,還是邊上有些無聊、走到了防風氏骨跟前,用劍輕劃打發時間的王子與梧,都不由得吃了一驚,一同向他們原本并不怎麼看重的猿公。

“你是說,把這覆方圓數里的巨型地圖,以連山易的方式編譯為純粹的卦象,再通過解卦的方式,嘗試將其破解?”趙青心中微震,語氣訝然地開口追問道。

雖然說范圍如此巨大的地形圖,最終轉譯出的卦象恐怕會復雜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幾非人力可以破解,但這種看待地形地貌的角度,卻給了偌大的啟發,約間領悟到了對《易經在武學上的真正解讀方式。

正如當初可以將無崖子的珍瓏棋局轉譯為變幻,得到一門高深功法的雛形一般;

通過這種猿公提出的思路,將各種各樣的地形地貌視為規模更大的“珍瓏棋局”,再以《連山易或《周易上記述的卦象變化進行解讀,豈不是也能得到類似的功法?

而把天地間發生的各種吉兇之事,也同樣代其中,加以推衍,又能得到怎樣的信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