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趙青顯出了思索之,逍遙子頓了一頓,補充道:
“惟有‘忘我’,消去天人之間的界限,再無分別,方能達至真正的‘合一’,以真我見虛空,令元神出于有無之間,向著‘合道’的最高理想進發。”
“何為忘?為何忘?去芬華、忘我、絕氛垢,以盡致虛守靜之功;同天之清虛,德同天之空無極,以人之心神演繹天之太虛,最終與道合真。”
趙青聽在心中,不由得若有所思,約生出了一些相關的悟,“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修行中“煉”的步驟,無一不對應著心靈的“忘”。
想了想,開口問道:“佛門大乘菩薩道號稱‘普渡眾生’,以之作為修行上的資糧,互相促進,度人即是度己。懲惡揚善,與‘忘我’與修行并不沖突,又有何不妥呢?”
逍遙子微笑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我的意思是,凡事都需要把握好一定的限度,與自的能力形相對平衡的狀態,中正平和,互長,方是最佳。”
“倘若慕容龍城當年能夠功復國,原本極深的執念造的束縛解開之后,或許就不再是他修行上的阻礙,反而會給他帶來一抑過后的發,進‘煉虛’的層次。”
“然而,若要更進一步,追求‘得道飛升’的至境,同樣不應與世間之人維持著過深的糾葛。我輩修行之人,應當追求的惟有天道,無需過多理會俗事。”
“凡是到達巔峰境界的人,都能應到存在于更高層次的某一種神力量,或從此對世間之事都不屑一顧、認為仙凡有別;或追求起了心靈的清靜,逍遙自在,無有牽掛。”
“也有人立下大志向、發出大宏愿,將其作為自所憑依的‘道’,想將道修至圓滿。但這里的‘道’,更多的還是讓心靈得到圓滿的工。”
“三條路線,或許難度不同,但實際上,應該并無高下之分。”
逍遙子袍袖輕擺,發出和的風力,整個人向遠的大雄寶殿飄去,道:“這些言論,算是我修道多年,對‘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個人見解,經驗之談,不一定準確無誤……”
……
隨著琴聲的消散,室山上被催眠的眾人陸續清醒了過來。
首批醒來的是淳樸剛毅的喬峰和執念消解的蕭遠山,再是林寺深的玄澄和玄苦,然后是智、阿朱、阿碧等人,順序與心與力修為相關。
玄苦因為不愿在今日對玄慈的聲討大會上,以師父的份與喬峰發生沖突,特意待在了證道院自己的房間,為這些年來因玄慈、葉二娘而害的人念誦經文,祈求佛祖,并沒有到廣場來。
見到周圍逐漸清醒過來的群眾,智先是收斂了玄慈、葉二娘兩人的尸,然后喟嘆一聲,開口勸說眾人不要繼續打斗:
“諸位英雄,你們敵視蕭遠山老居士,將其看作中原武林的敵人,實在是沒有理由。”
“在三十年前,每逢宋遼有甚爭議,蕭老居士總是向遼國皇帝與太后進言,勸他們不要武用兵。”
“由于當年遼國皇帝太后喜武功,蕭老居士的進言,實實在在地起到了作用,使得兩國休兵和好,有著造福萬民的巨大功德。”
“宋遼不兵戈,兩國軍民不知存活了多命,既不損折兵員,又不多耗軍費糧食,百姓足食,安居樂業,那是多大的好事……”
“還有這等事?”絕大多數在場的群眾聞言不心中一震,覺自己魯莽地針對蕭氏父子,卻是搞錯了敵人。
……
瞥見逍遙子一飄數十丈的輕功,趙青心中贊嘆,跟在后面也掠了上去,并暗暗思考起對方剛才的言語。
著大殿下方的人群,逍遙子揮手止住了突然現、想跟他流些什麼的天山姥,再次開口道:
“在我看來,世上行惡的人實在太多,每一方州縣,都有不山賊盜匪橫行,絕沒有人能夠理得完。”
“世上苦難的人,更是數以百萬、千萬計,就算天下各國的君王都突然變了圣明的賢君,也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將其盡數救下。”
“老子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則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過度的追求‘行功立徳’,其實會損害人的本。”
他轉頭向趙青,澹然開口道:“這樣的道理,放在國家上、歷史上,也是見之則明的。就算救了千人萬人,放在千百年的漫長歷史中,亦不過滄海一粟,不值一提。”
“何況,‘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如果推行道德的方式不夠完善,反而會令世間多生出許多欺世盜名的偽善之人,產生許多借著道德來攻擊他人的偽義之行。”
“正所謂‘知天人之所為者,皆自然也,則放其,而外冥于。與眾玄同,任之而無不至也。’順其自然地去做,以‘無為’而行‘有為’,方是正理。”
誰說救不了千人萬人?不值一提?建立一個專門執法、懲惡揚善的組織,為何做不到?對于逍遙子現下的說法,趙青并不怎麼認可。
由于自己修習了逍遙派的武功,雖然沒有說法,但也可算得上是逍遙子的傳人之一,對方想要傳達他修道的理念,卻是在理之中。
估計他對自己的了解,幾乎完全來自于杏子林與林寺兩次審判惡人的事件上,所以覺得自己過于偏激,想讓自己回到靜心修行的道路上來。
不過,逍遙子口中“借著道德來攻擊他人的偽義之行”,不遠那些群眾聲討攻擊蕭遠山、喬峰的況,確實是現了這一點,值得令人思考。
不準備繼續這個話題,趙青瞥了一眼邊上裝出一副威嚴的模樣、眼神中卻帶著幾分好奇的天山姥,注意到了對方上同時有九歲、九十多歲的氣質,卻是不愧于“姥”的名號。
其中九歲的那氣質,主要來自于姥的;九十多歲的氣質,則來自于的真氣與神。
應到了姥上的況,趙青對于“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也有了一些悟。
正如逍遙子先前所說,以及無崖子得來的消息,這門功主修“”,生機格外旺盛,依據“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的理念,以“春”為起始,四季轉,形氣變,由真氣來承形的衰老。
從姥保養的程度上來看,此功有關延壽的效果,猶在明玉功之上,而且似乎并無吳明所提到的百歲衰敗限制,縱然年齡極大,也不太會影響到修為的突破。
逍遙子現下所修的“逍遙風”,疑似是在“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的基礎上,融合“北冥神功”“小無相功”等功法升華而,卻是不知道,又有著怎樣的特殊能力?
同樣準備點到為止,逍遙子也不再繼續講述“忘我”之道,而是袍袖輕輕一拂,向下激發出一道道和的氣浪,向空中飄然飛起。
他整個人卓立于卷飛狂旋的勁風之中,腳下空空曠曠,看起來似乎無所憑依。
一個個無形的漣漪在逍遙子四周激起,作為天地靈氣外換的結點,同時在無形之中,孕育著仿佛能攪碎一切的龐大力量。
但見逍遙子形隨風而,悠然一笑,向著趙青發出了邀戰:“趙青小友,聽說你五招就擊敗了李從謙,我頗興趣,想要互相流一番。”
“好。”趙青應著上空逍遙子的狀態,為他駕馭風力的能力而贊嘆不已,雙手五指彈,激出了一大片麻麻的凌厲劍氣,向著對方周環繞著的氣旋擊去。
方圓十丈,寒縱橫,劍氣時而錯,時而合一,變化無窮,自各個方向織了一張聯結的巨網,愈來愈,愈來愈沉重,向著四面八方無盡蔓延。
在“太極離合”的高深招式境界下,劍網雖然到了氣旋的干預,仍然維持著平衡,并以一種恒常不變的速度,向不斷收,旨在制逍遙子在空中的飄空間,無可閃避。
剎那間,天地似乎完全被肅殺之氣籠罩住了,明亮的劍閃爍,璀璨奪目,堪與天上正懸著的大日爭輝,又仿佛化為了一片波粼粼的劍氣長河,向著目標奔涌沖刷而去。
十丈開外,廣場上剛清醒不久,被智說服的群雄到眼角突然出現了奇異的亮,不抬頭去,為遠空中的場面驚得目瞪口呆。
就算是歷經過杏子林事件的喬峰等人,再次目睹這仿佛遮天蔽日的無數劍氣,也是心中驚異不已,為不見盡頭的武道前路而生出嘆。
眼見就要被萬千劍氣合圍,逍遙子只是澹然一笑,形便帶著周圍的氣場旋起來,似乎在剎那間化為了一道巨大的龍卷風;
并以一種矛盾之極的方式,同時做到了向、向外的兩種旋轉,將外來的劍氣吸龍卷的底部,再從頂部吐了出來,完全卸開了這一記劍招的威力。
似乎是借到了劍氣上沖的力道,逍遙子仿佛沒有重量一般,再度向上空飄飛了十數丈,抵達了極其驚人的高度,口中長道:
“‘夫列子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我之道,并非只是莊周之道,而更加接近于列子之道與老莊之學的融合。”
列子之道?趙青心中一驚,頓時明白了許多容。
《逍遙游中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三者分別是指不求名利的宋榮子,風而行的列子,以及最高的“乘天地之正,六氣之辨”理想境界。
難怪逍遙子將他自己所的境界稱為“神人”,而非別的,因為“神人無功”,正是莊子對“列子風”的評價。
心中暗暗思索,趙青的出手卻沒有毫放緩,只見將“萬象浩虛功”施展到極致,周的氣場蜷曲球,化作不斷向塌陷的奇異空間,吸引著天地間無不在的靈氣。
縈繞著的煙霞,迅速泛起了澹澹的藍,剎那間凝練化為了一道藍白的明亮劍,并在眨眼間重新一散一聚,變作了一個寒氣向收斂、半徑尺半的劍圈,被凌空攝在了雙手之間,隨時準備擲出。
到掃地僧的“解煩惱印”五式啟發,趙青將“冰魄寒”進行了一些改進,使其寒氣更加斂,形態也更為多變,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戰況。
逍遙子的旋轉氣場,吸力大得驚人,或許能夠輕易地偏轉、吞吐細小的劍氣,但對上一個直徑三尺的大型劍圈,又能影響到多程度呢?
可是趙青沒法立即出手,因為忽然間發現,在自己的神應中,整座室山似乎正隨著逍遙子一起旋,化為了無可分割的整。
這當然是錯覺,但也可知對方的氣勢占到了倒的優勢。
在對風力、氣旋的縱上,與逍遙子千錘百煉、打磨上百年的逍遙風相比,趙青的明玉功第一次在了明顯的下風。
不過,面對境界更高、修行了兩百多年、堪稱老怪的逍遙子,對方能使出這樣的本事,完全在的預料之中,并且更加地激發起了心中的戰意。
騰飛于數十丈高空的逍遙子,通過周氣旋的變化,驀地凝止了剎那,神奇似飛行的鳥兒驟停在半空,口中仍在長:
“《列子?黃帝言:‘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骨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干殼。竟不知風乘我邪?我乘風乎?’”
列子向老商氏學道九年,到達心凝神聚、形神同一的境界,好像不存在了一般,最終練了“乘風”之。
在趙青看來,這與后來道教丹修行中的“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有些相似,形神相合,變得無形無相,稱為“形神合同于虛”。
“夫道之要,不過一虛,虛含萬象。世界有毀,惟虛不毀。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虛也。”
所謂“形神俱妙,就是將向神的方向轉化,越來越輕靈虛幻,最終與神一起白日升天。
正是“浩浩乎如馮虛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顯然,逍遙子在“形神俱妙”的修行上已有極高的造詣,形比常人要輕盈不知道多,所以可以借著風力在空中飄飄,長時間不往下落。
話說回來,在形至輕至虛的況下,雖然可以輕易地卸開各種外力,在防守上達到了一個頂點,但在攻擊方面,恐怕就得有所缺失了吧。
正當趙青這樣思索的時候,逍遙子也說完了他有關列子的那一段話,開始轉守為攻。
只見他周數以萬計的微小風旋,在這一瞬間吸納了巨量的天地靈氣,向,仿佛化為了一座橫于半空中的堅固山岳,變得無比凝實,猶如隕星墜落一般,攜著無可阻攔的巨力,向著趙青的方位直沖而下。
創業女林小漁重生成為又胖又懶的漁家婦,本以為可以每天翹著腳吃海鮮,但是家裏窮啊,這些吃的她都不配! 便宜男人還算英俊但是背了公婆交下來的債務,還有一雙兒女要養活。 一邊要和偏心的公婆,狠毒的妯娌鬥法,一邊又要想辦法賺錢。 收海貝,采珍珠,再開始珍珠養殖,林小漁將前世那一套珍珠飾品徹底的搬到了這個時代,成為一方巨富。 她男人道:“娘子,能不能多點時間陪陪為夫?” 林小漁:“今天要去看珍珠品質,沒空!
一朝錯愛,她為薄情郎擦劍指路,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上蒼有眼,給了她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這一次,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她手持利刃,腳踏枯骨,鳳回天下。看慣了人們驚恐的目光,她本想孑然一生,卻陰差陽錯被個傻子絆住了腳步。這世上,竟真有不怕她的人?逆流而上,他不顧一切的握住了她的手。
#古代言情 #重生 #甜寵 上輩子,溫凝被囚在裴宥身邊,做了他的籠中鳥,掌中雀,每天不是在計劃逃跑就是正在逃跑的路上,最終被他折斷雙翼,鬱鬱而終。重活一世,溫凝決定藏好身份,掩住性情。尖酸刻薄,目光短淺,愚不自知……關鍵還愛他愛得不得了。總而言之,他怎麼討厭她就怎麼來。果然,這輩子的裴宥對她厭惡至極,退避三舍,看到她都恨不得洗洗眼睛。溫凝身心舒暢,終於可以安心地擇一門夫婿。溫凝定親的消息傳遍全城那一日,與裴宥不期而遇。溫凝決定站好最後一班崗,演好最後一齣戲,抱着裴宥的大腿聲淚俱下:“哇,大人,小女不想嫁,嚶嚶,大人,小女對您的真心蒼天可鑑日月可表,嗚嗚嗚,大人,小女此生癡心不改非君不嫁!”在溫凝的劇本里,此刻裴宥該是無情拔腿,決然離去,一個眼神都不會施捨給她。卻不想他巋然不動,在她都要演不下去的時候徐徐彎腰,溫熱的指尖擦掉她眼角未掉的淚,從眼神到聲音,都透着一改往日清冷的蠱魅:“既是如此,那便嫁我,如何?”溫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