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和離后,我被太子嬌養了 第243章 以琴御風,忘而見我(四k)

《和離后,我被太子嬌養了》 第243章 以琴御風,忘而見我(四k)

悠悠揚揚的琴聲,回旋婉轉,神韻俱顯,縱然聽者不曉音律,也能令其不心馳神醉。

先如冰雪消融、鳴泉飛濺,繼而如群卉爭艷,花團錦簇,更夾著間關鳥語,彼鳴我和,漸漸的百鳥離去,春殘花落,但聞雨聲蕭蕭……

一曲之中,似幻似真,仿佛譜盡了一個春天的回,與外界已是夏天的環境相比,形了鮮明的反差,簡直有種被分割為兩個世界的矛盾

但盡管如此,殿前廣場一干混戰的武林中人,隨著琴聲的緩緩奏響,竟然被沖澹了激起的殺氣,停手收刃,神平和地站在原地不,目迷離,有如陷了奇異的幻境一般。

如慕容復、段延慶等執念深重之人,更是淌出了悲喜加的淚水,仿佛從心靈深看到了自己的解

彈奏者在琴藝上的造詣,比無崖子還高出不,而且融力的手段更加高明,部分利用、激發了聽者本力與神,宛如一場綿綿春雨,潤于無聲之間。

運起氣場削弱了琴音的部分威力,趙青心中暗暗解析,不由得一驚,為對方在音功上的變化而贊嘆不已。

應,這場琴音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了一,大范圍地干涉到了附近的天地靈氣,形了一個籠罩方圓數里的領域。

雖然領域的天地靈氣,所到的引遠不及天人的效果,只算是起了些微小的漣漪,但影響范圍如此之大,還是超出了趙青的預計。

同樣驚人的是,不知通過什麼手段,對方藏住了琴聲的最初來源,并將領域的每一個靈氣漣漪,都化為了琴音的放大,四面八方盡是音浪,卻仍然有序不

換一句話來說,被彈奏的已不只是琴,而是這一片天地,天地在與之共鳴。

Advertisement

縱然將知提高到了最大的程度,一時之間,趙青竟也無法尋得彈奏者的位置。

抵達“天人合一”境界的逍遙子,比想象中的還要更加高明,與天地間的結合達到了不可分的地步,仿佛本便是天地的一份子,無分彼此。

忽然間,剛剛奏盡春天的琴聲倏然一變,重新開始了樂曲的回,并多出了一個加到春天中的觀察者,在春天里旁觀著一幕幕的景象,自然而然,抒發出了更加真切的

然而,趙青卻迅速地察覺到了其中的異常之,心中不由得一

通過敏的心識變化,發覺第二琴音中的“觀察者”,實則是彈奏者本人的化,滲了對方的神力量,在借助著琴音形的廣闊領域,對其中的每一個人進行各方面的探查。

之所以要彈奏兩,則應該是需要第一琴音的細微對照,通過前后的比較,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逍遙子在探查什麼呢?趙青心中暗暗思索,并自然而然地運轉氣場、神漩渦與劍意,切斷了周琴音中的探查功效。

這是應對掃地僧他心通的日常方式,已可以說形了習慣。

并且,由于琴音中滲了對方的神力量,在趙青的應之中,便不再是無跡可尋,而是出了相關的線索。

據這些細微的線索,大致確認了琴聲傳來的方向,并向著林寺的深飄然行去。

在寺一間禪房的門外,趙青見一個氣質悠遠浩渺的老者。

他約莫五六十歲的年紀,氣質卻如同朝氣蓬的年輕人一般,穿不染一塵的澹藍道袍,盤坐在房一張普普通通的團上,雙目仿佛亮如晨星,但細細瞧去,又似乎化為了深邃的幽谷。

老者的手中,捧著一漆黑如墨的瑤琴,泛著晶瑩澤的手指輕輕,不斷奏出有如般的絕樂音。

此人正是逍遙子,已然活過了二百四十多個春秋的道門大宗師,功力、境界之高,已臻至“煉虛”的層次。

見趙青的剎那間,他的琴音仿佛停滯了一瞬,陡然分裂為二,一部分仍在演繹著春天的回,對整座室山進行著搜查;

另一部分,則與他前數丈方圓的天地靈氣融為一,化作了磅礴浩瀚的巨大氣浪,猶如山呼海嘯一般,向著狂涌而至。

這并非指風、掌風、劍風,沒有融一毫的力真氣,而是純粹的天地之力,所形的勐烈風力。

沒有預料到逍遙子竟會突然出手,趙青尚未將自勁力下沉,與地面連為一,更來不及施展“萬象浩虛功”,進堪比“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在這迅疾的風勢之下,被向后吹開了十數丈的距離,方才止住了腳步。

林寺所鋪的石板,乃以室山的青石鋪,堅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磨耗;但在這一吹一剎之下,卻在地面上留下了兩道綿延十余丈、逐漸深石板近尺的足痕。

將雙腳從狹長的剎痕中了出來,趙青臉凝重,注視著二十丈外依然在不不慢琴的逍遙子,心中思緒起伏,暗暗估測著對方的實力與行為目的。

“你來了。”試探出了趙青的功力深淺,逍遙子微微頜首,微笑著開口道。

他的聲音與琴聲之間仿佛進了不同的通道,彼此間并無干擾,實則是將傳音中原本細小的音線,擴大了不知道多倍,功力之妙,已然達到了超凡圣的境界。

趙青心中微驚,默默積蓄功力以作防備,并沒有開口回答。

“趙青小友,吾名逍遙子,是無崖子的師父。”逍遙子微笑著,悠然開口道:“你習得的逍遙派武學,便是他所教導的吧。”

這是怎麼看出來的?我今天所用過的逍遙派武功,只有“傳音搜魂大法”與生死符相關的“天山六掌”兩門,且經過了自己的修改,與原始版本頗有所差異。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這兩門武功,與逍遙子只授一人的功不同,無崖子、天山姥、李秋水應該都有修習。

對方一眼看出自己是從無崖子學到的,這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似乎是看出了趙青心中的疑,逍遙子一邊琴,一邊開口解釋道:“我教授徒弟同一門武功時,會據他們格、功法的差異,對其進行微調,使之更加契合他們本人。”

“小友雖然對本派武學同樣進行了微調,但仍然保留了原先的幾個細節,因此,我能夠認得出來。”

因材施教,達到了這個程度嗎?趙青心念一,對眼前的老者評價又高了一分,主詢問道:“前輩所施展的音功,是否便是‘逍遙風’絕學的一部分?”

風,是“氣”的表現形式,看不見,卻能讓人知到,且無孔不

的推測中,逍遙風,所使的并不止是尋常意義上的風,而是包括了天地間的靈氣,無所不至,無不在。

如此一來,才有資格作為逍遙子現下最本的功法。

“小友猜的很對。”逍遙子完了第二的彈奏,將瑤琴收起,站起來,緩步走出了這一間普通的禪房。

忽然間,他躍上房頂,抬頭仰碧藍的天空,澹澹開口道:“宮、商、角、徵、羽,可配東、西、南、北、中五方之風。”

“隨著琴音的變化,調各個方向的天地靈氣,便是‘逍遙風’與樂藝結合的效果。”

跟著躍上房頂,順著逍遙子的目去,趙青忽然間發現,當下兩人所在的位置,好像是自林寺遠觀周邊景時,能看到最秀麗風的觀景地點。

但見室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或拔地而起,或逶迤延綿,峰巒參差,峽谷縱橫,頗為壯觀。

且隨著彈奏的終止,回室山上的琴音逐漸消散,褪去了原本被強行賦予的春天之,重新歸了外界的夏天之中。

“這是我度過的第二百四十三個春天,我將其化琴音之中,連帶著過去的二百四十二個春天一起,共同釀了這一支樂曲。既陳舊,又嶄新,余味悠長。”

逍遙子沒有提到他探查的結果,而是遠遠著數里外的室群峰,嘆地說道。

兩百四十三歲?趙青心中微驚,同時也有所悟,明曉這位年紀驚世駭俗的高人,對于時間有著與常人角度完全不同的知。

“趙青小友,李從謙評價你天資絕世,當可以在十數年得道飛升,我亦有同。”

逍遙子收回目,澹然地向趙青,簡要地解釋道:“他由道轉佛,在林藏經閣里待了四十年來,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名字,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這是掃地僧的真名?趙青心念微,南唐后主李煜本名李從嘉,李從謙聽起來,似乎是李煜的親兄弟。

慕容龍城想要復國造反,對李家施加恩惠,借此與南唐舊臣搞好關系,以擴大自勢力,也是正常的舉

“百多年前,從謙與我對弈十局,以棋相。今日憶起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逍遙子沒有繼續述說掃地僧的來歷,而是轉了個話題道:“而在更早些的時候,我年輕氣盛,對萬事萬充滿了求知之,踏盡了千山萬水,足跡遍布天下。”

“曾到大漠之北亙古無人的冰原上,去尋找是否有士高人;也曾乘船出海,看是否有古籍中所載的三島十洲;還曾攀上天山、昆侖、吐蕃范圍一座座險峻的高峰,去搜尋傳說中的靈藥、仙草……”

“不知無崖子有沒有跟你提過,我開創的逍遙派,山門就建設在天山縹緲峰之上,其名為靈鷲宮;他師姐主修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亦是我在吐蕃附近奇遇所得。”

“在初遇李從謙的那個時候,我修習駐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與‘莊子’道學逐漸融匯結合,已有近九十年的時,但僅僅堪堪邁過了‘還虛’的門檻。”

“趙青小友,在不久之后,我便與當時江湖中號稱‘天下無敵’的慕容龍城比試了一番,你猜猜看,誰勝誰負?”

“嗯……”趙青心中思索不已,逍遙子剛剛突破到‘還虛’,就與慕容龍城手。這里的雙方,應該都是同層次的對手,不然相差一個級別的比試,也沒必要特別提出來。

所以說,慕容龍城莫非還占據了上風?

但一個當時只練了四五十年武功,后來郁郁而終;一個則練了九十年以上,才有相當的實力,后來卻突破到更高層次,這又是什麼原因?

想了想,委婉的回復道:“兩位是戰了平手嗎?”

“也算是平手吧。”逍遙子點了點頭,解釋道:“‘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主修‘’,‘’于五行中主木氣,在四季中則主春,生機盎然,修至‘還虛’之境,息源源不絕。”

“再加上凌波微步的回氣效果,在守勢上幾乎達到了頂點。慕容龍城武功固高,但不擅攻勢,雖然場面上占據上風,但實際上,卻對我無可奈何。”

說到這里,逍遙子莞爾一笑,問出了趙青心中的疑:“從修練時長、實力高低來判斷,慕容龍城的天賦當在我之上。趙青小友,你可知曉,為何后來他非但沒能修至‘煉虛’之境,反而英年早逝?”

“為什麼?”意識到對方終于說到了重點上,趙青心念微,肅然開口,請教問道。

“因為,在復國的執念影響下,他終究沒能做好‘忘’的功夫,與‘還虛’這個境界的修行方向相悖,有如進了泥沼一般,越陷越深,并在心境反噬之下,折壽早亡。”

逍遙子喟然長嘆,接著解釋道:“與慕容龍城不同,在最初的家人親友盡數生老病死之后,我漸漸忘而見我,返還本相,在‘還虛’上走到了盡頭。”

“小友,你今日在林寺的所作所為,我都有所了解。懲惡人,本是一件向善的好事,但手段過于激烈,投了過多的,就不太合適了。”

他循循善,語氣平和,現出了師長一般的教導態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