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青跟掃地僧流武學的同時,林寺的玄寂、玄生等人也發現了山上的冰霜痕跡,頗為震驚,明明是暮春初夏的時節,又是哪里來的冰雪?難道是下了一場冰雹?
雖然覺得此事相當離奇,但這些一流好手怎麼也想不到,這居然是兩位高手戰后留下的痕跡,只是派出弟子在藏經閣附近數里地檢查了一番,確認沒有別的異象,就把這件事給放了下來。
據林方丈玄慈的指示,丐幫傳來消息,大約十幾天前,徐長老邀請泰山單正、太行山譚公譚婆等名高手一同前往江南,似乎想干件什麼大事。
林寺一向為中原武林的領袖,與丐幫相多年,倘若有什麼變故,應該盡早探查,作出應對。
從時間上來推算,大概再過幾天,丐幫在江南發生了什麼事,就可以傳到林寺了,沒必要花人力在什麼特殊天氣上。
……
數日時間,轉瞬即逝,趙青已將易筋經、神足經、羅漢伏魔功三門功大致領悟,并初步提取出了其中華的部分,融到自己的武學系之中。
《易筋經圜一之脈絡,系五臟之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生,從外潤。
以五臟之神生氣,進而轉移脈絡、筋骨、竅,改善資質。
《黃帝經?素問?玉機真臟論有言:“五臟之神氣,由中而外,環轉不息……夫五臟之脈,行氣于其所生,氣于所生之母。”
“五臟氣于其所生,傳之于其所勝,氣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勝。”
以五臟的神氣循環來修練壯大真氣力,《易筋經確實別出心裁,加深了五臟與全脈絡、竅的關聯,使得力與的結合更加,難以逸散于外。
而且在鍛練五臟的同時,也能鍛練到對應的眼、耳、鼻、舌、五五識,心識。當其中一識增強擴展,等若天地變得更遼闊,會到以前從未踏足的層次境界。
同時,據掃地僧的說法,五臟也與佛門的五毒、五蘊一一對應,貪嗔癡慢疑,想行識,對應肺肝腎心脾。
通過對五臟神氣的凈化,除去五蘊中的煩惱,逐漸將“五毒”、“五蘊”向佛門的“五智”轉化,即大圓鏡智、平等智、妙觀察智、所作智、法界智。
在趙青的測試中,易筋經中的轉移筋骨、脈絡,從而可以提升資質的效果,對自己的用并不大,因為這里資質的提升是有極限的,到了一定的級別,就無法再作提升。
而轉移竅的法,可以挪自的要害位置,在戰斗時倒是頗有些用。
《神足經,如掃地僧先前的說法一般,是一門化解外來魔頭,輔助禪定的瑜加,疑似是古天竺國“無學位”級別的高僧所創,幾不在《易筋經之下。
這里的“外來魔頭”,包括毒質、心魔、他人真氣等等,作用范圍很大。
在趙青看來,不可以快速積累功力,還可以作為一門防的法,將敵人侵的攻擊化解于無形之中。
《羅漢伏魔功,則對于力的縱極其微,但在這個方面上,與北冥神功、小無相功等功相比,其實并沒有什麼優勢。
掃地僧以前雖是道家高手,但終究比不上逍遙子的水平。
不過,作為佛家功集大者,它也可以像小無相功一樣,對各種各類的功進行模彷,尤其是運使各種佛家功法,可說是得心應手。
有著這樣一門佛家版本的“小無相功”,趙青在“萬象浩虛功”的推衍上,亦可以更進一步。
……
這天夜里,只見趙青獨自坐在藏經閣頂上,雙目閉,進了一種極深層、至靜至極的定狀態,元神離三寸,應著天地間的變化。
無聲無息間,周圍的天地靈氣源源不絕地滲的,滋潤的神、真氣,并通過神氣冥冥中的聯系,轉化為了輸送給元神的能量。
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并作,吾以觀復。夫蕓蕓,各復歸其。歸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不殆。”
“致虛極,守靜篤”這兩句,正是修道最核心的狀態,與佛家的禪定異曲同工。
此時此刻,趙青的心靈靜如深海,將“易筋經”對五識的提升作用,逐漸發揮到了極致,比常人靈銳上百倍,近乎與意識、末那識融為了一。
在這種狀態下,逐漸到天上星宿共同在這無邊的宇宙一齊運轉,天地之神,化為了自己的神,天地之能量,亦化為了自己的能量。
忽然間,趙青用真氣倏然封閉住了自己的眼耳口鼻五識,意識、末那識與元神結合在了一塊,沉腦海深,斷絕了對外的一切知。
在一片虛無的空間中,時間仿佛停止了流逝,進了永恒永寂的境界。
月輕如薄紗,灑落在趙青的上,也灑落在下方的藏經閣上,還灑在了數十丈外、一個緩緩接近的黑人上。
若有掃地僧這等級數的高手在旁邊觀察,便會驚異地發現,周的生機竟然在應中逐漸消失,退到了的更深。
整個人就像變了一塊冰寒的玉石,至靜至極,幾乎停止了一切的生命活。
所謂主,主靜,至正是至靜至極。這本是佛家的四禪“舍念清凈地”與“致虛守靜”道功的結合,在趙青一至至寒力的影響下,出現了新的特殊變化。
這幾天,通過與掃地僧的流,除了三門高深功外,佛門的四禪五通也帶給了不收獲。
佛門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盡通,與四禪八定相互關聯。
初禪天斷鼻舌二識,可以修淺層的天眼通和天耳通,對應著道家“練氣化神”的階段;二禪天五識皆無,由意識引發淺層他心通,對應著“煉神”;三禪天強化前三個神通,對應“還虛”的前期;四禪天引發神足通和宿世通,對應著“還虛”的后期。
進“無學位”后,修至舍棄四禪后的滅盡定,就可以向“無余依涅槃”的境界邁進,引發盡通。不過,這個“盡通”其實只是一種境界的象征,并沒有什麼實際能力。
它不屬于四禪的范疇,與四禪相對應的只有另外五通。
這里的神通,并沒有某些經文中那麼玄妙的能力。或者說,要隨著修練者境界的提升,才可能開發出更加神異的功效。
在趙青的理解中,其中的天眼通、天耳通,應該就是第七識對眼識、耳識的加效果。
比方說,天眼通就是視、視、遙視、微視,有些類似于自己當初剛修第七識,可以看到外各種點的況,但效果更加微細致。
天耳通就是強化聽力的距離,還可以增加接收頻率波段的范圍。
他心通,則是第七識對意識的加效果,相當于出現了心靈的應,可以通過知他人散逸出來的神念頭,探查他人表層的心理活,但人數一多,就比較難分辨了。
神足通,主修第七識本,有些類似于元神出竅的效果,意識與末那識離巡游,還可以制造種種神幻象,以及神化為實質的攻擊。
宿世通,初步涉及到了第八識的層次,但只是通過第七識對阿賴耶識的刺激,算是一種取巧的利用,而非真正的知與理解。
它可以令自己記起今生今世的所有事,乃至于自己與別人前世、前前世的事。不過在“修道位”或“還虛”的階段,似乎只能做到記起今生今世這個地步,要突破之后才能擁有更強的能力。
如今,趙青在心識上的造詣雖然略低于掃地僧,但也足以修到“神足通”的層次了。而且,由于天生的神力比掃地僧更強,盡管練度頗有不如,但效果也差不了多。
據的推斷,絕大多數神武學,都可以用他心通、神足通、宿世通的系來實現,如《大唐雙龍傳中石之軒“不死印法”的幻部分、《破碎虛空中蒙赤行的“藏智能書”、八師的“變天擊地大法”等等。
通過鍛練這幾種神通的方式,或許可以在一段時間的琢磨研究之后,開發出與之類似的效果來。
當然,對于神的修持,在趙青看來,應該是毫不遜于真氣力的一個復雜系,甚至尤有過之,涉及到了人最深層的玄奧。
兩門同屬于幻的武學,彼此之間的差異,完全可能極大,互相撞之下,給人帶來巨大的啟發。
現在,趙青正是通過對“神足通”的運用,將心識與元神結合在了一起,共同進了“煉神還虛”的“坐忘”境界。
五識已封,外不存,在的心靈中,只余一片混沌的虛空,在發生著奇妙難以言說的變化。
不知何時,趙青應到了一種種超越常人所能想象的場景,那是一些不能以長寬高描述的質形態;甚至于沉了一個混無序的奇異意識海洋,漾著無量非理的信息,仿佛要將人的心靈塞滿、同化。
但憑借著本的心靈修為,與《神足經對禪定的加持作用,毫沒有到影響,就像是破開了一個維度般,瞬息之間穿過了這些異常的景象,終于來到了一個既至又至靜的古怪世界。
那是一片支離破碎的虛空,與一塊緩緩向下沉去的大地,沒有彩與形相可言,更像是直接映心神中的概念。
趙青用心靈應著這個奇妙的境界,雖只過去了幾個剎那,卻仿佛停駐了一段極漫長的時間,終于回落到了自己的之。
靜坐達此境界,魏伯稱其為“虛空碎,大地平沉”,呂賓稱其為“白云朝頂上,甘灑須彌”。
王明則描述為:“自謂嘗于靜中照,形軀如水晶宮,忘己忘,忘天忘地,與空虛同,耀神氣,恍忽變幻,似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所謂“還虛”,即是以神逐步應到虛空的存在,唯有神接到真正的“虛空”,方才能夠接引到“虛空”中的能量,邁“煉虛”的境界。
正是“氣升在天宮,軀如在空中,神氣飄然,難為制,萬有皆空,清空一靜,悟得天地間似我非我,是空不空。
任他千般異景,非常奇怪,視之若無,毫不留。世界有壞,惟空不壞;乾坤有礙,惟空無礙。”
在趙青的理解中,所謂“虛空”,應該是世界之外的特殊異空間,與世界彼此重疊,蘊藏著超越世界本的“氣”。
按照《邊荒傳說中謝玄的說法,宇宙分為先天后天,氣也分為先天后天,如同“易卦”先天卦后天卦的區別。
真正的先天之氣,是宇宙開始前至至純之氣,存在于萬發生之前,混混沌沌,至至純,遠非后天宇宙的所謂先天之氣所能比,是一切事最本源的力量,全發于自然。
結束定,趙青心中暗暗思索,這個奇異無比的虛空世界,是否就是謝玄所說的“先天宇宙”?又或者說,是“破碎虛空”飛升之后的高級世界,UU看書 www.uukanshu.com在當前世界留下的投影?
話說,如果有高級世界存在的話,會不會是高級世界與此界的距離在變遠,所以才導致了掃地僧所說的天地靈氣衰退?
也許,“煉虛合道”的修行方式,就是要煉化“虛空”之中的真先天之氣,將元神升華為先天狀態,方能抵達合道的至境?
不過,反轉“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先天至后天的衍化過程,從而返還混沌前的先天狀況,應該也是一條走得通的道路。
無論是“煉化虛空之氣”,還是“逆反先天混沌”,最關鍵的部分,應該都是在于對心神的鍛練。
心神越強大,神境界越高,在“還虛”乃至“煉虛”之上,都能有促進修行的作用。
沒有繼續想下去,趙青已然注意到了那個正在靠近的黑人,從藏經閣頂一晃而下,蔽在了一側。
只見對方是一個魁梧大漢,躲在閣樓旁的一棵大樹上探查了一會,確認沒有人前來巡察,忽然間如一頭大鷹般撲到了閣門口,悄無聲息地閃而。
趙青瞧得清楚,此人黑布蒙面,只出一雙冷電般的眼睛,而在“天眼通”的效果之下,還能看出他方面大耳,虬髯叢生,相貌十分威武,約莫六十歲左右的年紀。
蕭遠山?來藏經閣看武學籍的?心念微,便借助“他心通”的效果,應到對方散逸的神念頭,確認了他的份。
看著對方一座座書架的搜尋過去,趙青忽然間傳音道:“你今日來,是為了取那門《須彌山掌吧?”
衛朽一個人單槍匹馬強大了幾千萬年,也孤單了幾千萬年,他不懂怎麼去愛一個人,卻為蘇宛秋,用生命締造了一個太平盛世,用骨血為她加冕了荊棘皇冠。蘇宛秋卻覺得,她嫁的,不是什麼神主衛朽,而是一杯毒藥。她為愛成狂,血洗靈淵,最後卻恍然醒悟,原來衛朽,竟然是這世界上,最深愛她的人……但那年貪歡一刻,終是哀樂兩忘。
蘇明嫵本該嫁進東宮,和青梅竹馬的太子舉案齊眉,然而花轎交錯,她被擡進了同日成婚的雍涼王府中。 恨了符欒半輩子,住在王府偏院瓦房,死前才知策劃錯嫁的人是她的心頭硃砂白月光。 一朝重生,蘇明嫵重生在了洞房翌日。好巧不巧,她正以死相逼,要喝避子湯藥... 天子幼弟符欒,十四歲前往涼州封地,十六歲親自出徵北羌,次年得勝被流箭射穿左眼。這樣心狠的大人物,大家心照不宣,蘇明嫵這朵嬌花落入他的手裏,怕是要被磋磨成玩物不止。 尤其是這個美嬌娥,心裏還掛念着她的小情郎,哪有男人能忍得? 雍涼王聞此傳言,似笑非笑點了點頭,好巧,他深以爲然。 婚後滿月歸寧那日,經過樓閣轉角。 “嬌嬌,與母親講,王爺他到底待你如何?可曾欺負你?” 符欒停下腳步,右邊長眸慵懶地掃過去,他的小嬌妻雙頰酡紅,如塊溫香軟玉,正細聲細氣寬慰道:“母親,我是他的人,他幹嘛欺負我呀...” 她是他的人,所以後來,符欒牽着她一起走上至高無上的位置。
傅羨好出生名門望族,十一歲那年被作爲人質送到皇后身邊,成了皇后的貼身女官。 自那以後,她的一言一行受衆人矚目,腳下的每一步如履薄冰,一朝行差踏錯受累的不僅僅是她,而是整個傅家。 按傅家和皇后的約定,十八歲一到,她就可以出宮。 傅羨好日復一日地數着日子,十八歲那年,她告別了臥病在榻的皇后,收拾行囊離開這座困住她多年的牢籠。 才踏出皇后宮門,就遇見迎面而來的太子殿下,蕭瑾承。 朝臣口中光風霽月的他指節微擡,命人卸下她的行囊,將她帶去了東宮,拘在偏殿之中。 他捏着傅羨好下頜的指腹慢條斯理地摩挲着,眼眸中閃過淺薄的笑意,說出口的話卻讓她渾身一顫,頃刻之間便墜入萬丈深淵。 “孤準你走了嗎?” - 傅羨好深夜敲開宮門的那日起, 蕭瑾承就不打算放她離開。 - 踏上蕭瑾承這條船伊始, 傅羨好就沒想過自己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