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454章:把心放肚子里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454章:把心放肚子里

楊青蓮一聽能有解決的辦法,眼睛都瞪亮了,催道:

“阿荔,別賣關子,直接說!”

于荔點點頭,開口繼續道:

“咱們去買丫鬟,買那種十二三歲的乖巧姑娘。

我打算先買三個用著,就讓們住在咱家里,現在冬日里也沒什麼活兒,讓們跟著三嫂和蕓蕓學習鉤制花邊兒就行。

鉤花那些,暫時先不教,先看看們學的如何再說。

等日后咱家把作坊弄好了,再把們送作坊里去也不礙事,們上手了也能教其他的新人。

蘇姐姐說了,咱們的鉤花是純手藝活兒,得買人來學才安全。

畢竟人家的賣契在咱手里,平時又有你們在家盯著,們肯定不敢起不好的心思。

但是學徒那就不一定了,咱們沒辦法正面約束,日后就算人家了技藝跑路,咱們也只有自認倒霉的份兒。”

說完這些,于荔問正在品味這話的徐婆子:“娘,你覺得行不行?”

老太太偏著頭,眨著眼睛想了幾息才道:

“我覺得蘇娘子是有遠見的,咱們鉤花是獨門手藝,肯定不能往外傳。

就像那胡掌柜家的,他們做醬菜也是只有父子三人并著家里的老爺子上陣,沒聽說請了誰幫忙。

這說明什麼呀,這說明中心手藝得攥在自己手里才安全。

Advertisement

如今咱們家里人用不過來了,去買丫鬟回來算是最合適的辦法了,而且你說的買年歲小點的,這個我也贊

年紀小接力強,而且好管教也好嚇唬,我尋思著們瞅著咱家這麼多人在,肯定不能起壞心思。”

徐婆子說了這麼多,很明顯是同意了買人的事兒。

而周梅花和楊青蓮更是求之不得,這是為了減輕們倆的負擔呢,所以倆人一前一后道:

“買人安全,不怕出幺蛾子。”

“對,自家的丫鬟肯定比學徒要好!”

徐婆子也最后拍板道:“沒錯,咱們聽蘇娘子的,明兒就去買人!”

瞧瞧老太太這急子,可太對于荔的胃口了,也覺得這事兒反正要辦,那就宜早不宜晚。

早一天買好人,也能早一天教們上手學習,等品韻閣把新訂單下下來,們就能開始鉤制了不是麼。

多好啊,正頂大用!

于荔點頭:“好,明天娘跟我一起去懷城的牙行!”

這就定了下來,速度快的超乎了于荔的想象,還以為得解釋諸多呢,沒想家里人都比的還要快。

正高興呢,這時,羅方卻舉著手問道:

“五嬸兒,一下子買三個人,估計得十五兩銀子吧?

咱們家里不是才買了地契,到時候還要翻修老房子,銀錢夠不夠啊?

我這兒存了二兩半的分還沒花呢,要不我先給你吧,反正我也用不上。”

方子哥都表態了,楊樹也實誠的跟著說:

“五嬸兒,我也有二兩半的銀子,我也用不上,我跟方子哥一起上。”

說著,這倆孩子就開始掏自個兒的小腰包了,一副真的要錢的架勢把于荔都逗樂了。

揮著手道:“不用,你倆快別解繩子了,五嬸兒有錢呢!”

羅方和楊樹齊聲反問:“真的?”

于荔笑道:“真的,比珍珠還真,你倆好好存著銀子留著吧,以后有相中的姑娘了,也能大方的給人家買糖果子吃,買簪花戴呀!

真不用給我買丫鬟。

咱家現在翻修房子和買丫鬟的錢都夠,等明年把楊記擴大,再把鉤花作坊也整出來,咱們家還會過的更好。

你倆把心放肚子里吧!”

楊樹撓著腦袋笑道:

“嘿嘿,現在就特別好,不愁吃不愁穿,我還能跟著我爹掙工錢呢!

對了,我們在木店也吃的好,娟嬸子總給我和我爹多裝菜。”

楊青石一聽兒子把周娟都帶出來說了,張的手都攥住了,他趕撞了撞楊樹,輕聲斥責道:

“說買丫鬟的事兒呢,你扯店里的飯菜干啥呀!”

楊樹沒覺得有啥問題啊,繼續道:

“嘿嘿,我就是想讓他們知道,咱們不在家的時候也沒吃苦呀。

如今日子過的這般好,我覺得特別幸福。”

難得楊樹這般表心聲,大家都跟著笑了起來,自然也沒人去多想那個娟嬸子是誰,為啥平白無故的給他們父子倆多打菜的事兒了。

現在銀子的事兒不用愁,但住宿是問題,羅三春這不就提了出來,他道:

“買三個娃來咱家,怎麼也得收拾一間房出來給們單獨住才行。

可咱家現在還沒翻修,房間本就張,娘和青蓮都只能在一個屋里,再多三個人還真是不好安排啊!”

這個徐婆子剛才點頭的時候就想過了,認真道:

“家里現在不寬敞,但也還是有辦法的。

我打算讓青河跟蘭草搬到阿荔的房間去住。

素日里,他們兩口子也回來的不多,桂子也都是跟著方子睡的,等他們回來了就讓桂子跟方子一張床。

我跟青蓮還有小蝶以及阿荔和桃子都去青河他們那屋住。

明天你們在家的人就先把我們那屋的柜子和鋪蓋搬出來,到時候我跟阿荔去城里了再跟他們兩口子說一聲。

左不過就是先這麼湊合幾個月,等明年開春把房子翻修好了,大家伙想怎麼住都行。

我這個安排,你們覺得怎麼樣?”

不愧是老太太,這才定下的事兒,就已經想好了怎麼安排,而且還是最合理的。

二房現在住的屋子是挨著堂屋邊兒上的正房,面積比其他的房間都大,原先誰也不知道要去懷城開店啊,就把這屋子分給他們了。

現在他們回來的,屋子長期空著也是浪費,還不如大家挪挪地兒,這樣倒騰一下還是完全夠住的。

尤其阿荔也不是天天都回來,桃子在不在家的時候也是跟著徐婆子睡的,現在大家都住一個屋,倒是更加方便了。

于荔第一個認同道:“娘安排的正好,我那個屋給二哥二嫂最合適。而娘和四姐那屋本就有兩張床,直接給丫鬟們鋪上被褥就可以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