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后我推倒了暴躁男二 第176回:旭日東升的侯府

《穿書后我推倒了暴躁男二》 第176回:旭日東升的侯府

當晚,霸下洲里熱鬧非凡,染替眾人張羅了一桌子的菜肴。花廳,隋坐于主位,余下眾人分兩端依次座。

春臺上的各菜式又已提升了一個檔次,隋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就在一年多以前,他們整個侯府還只能吃菜葉子度日。

染將最后一道菜擺放到春臺上,盈盈地笑笑,說:“難得你們聚得齊整,便敞開了吃喝吧。大在那邊等我呢,我先過去了。”

“娘子。”隋微揚起下頜,聲音洪亮地道:“你哪兒也別去,留下來用飯,大那邊自有人照顧。”

“沒這規矩。”

染倒不是真覺得男子吃飯,子不許上桌。只是不想看到這群爺們兒一會喝了酒,一個個原形畢的糗樣子。

本不在乎那些所謂的綱常,莫說他父母親已不在世,就算他們尚在人間,他照舊會這麼做。當初他是怎麼踐踏面的,以后他都要一點一點替找補回來。

“你不坐,我不吃。”隋板臉道。

要是不箸筷,其他人哪里能呢?于是大家七八舌,到底是把染按到主子邊坐定。

“既這麼著,你們就當這春臺上沒有我。今兒的主角是剛回來的三位兄弟。”染抬腳在春臺下踩了隋一腳,面上卻是笑溶溶的。

眾人依言點首,朝染寒暄一時,約過去快一刻鐘的工夫,大家才慢慢絡起來。

染單手托腮,饒有興致地聽古大志和藏定思講隋在漠州鐵騎的事跡。以前聽郭林水生他們講過一些,但這次聽聞又有新的

總覺得坐在自己邊的隋,沒有他們說的那樣子暴躁,更沒覺得隋是那種就出手教訓人的角。難不是穿了那鎧甲的原因?

Advertisement

染猛然想起康鎮,武將好像都是那個樣子。有點想看隋穿戰袍騎馬的姿了。

“媽的,宇文戟那個卑鄙齷齪的小人!”古大志談及痛心,將酒盞重重摔在春臺上,“現在的漠州鐵騎再不是曾經那個隊伍。侯爺你是不知道,宇文戟他屁大點本事都沒有,就會在背地里搞小作。”

肅然看向古大志,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今兒分化這個,明兒挑唆那個,導致咱們整個隊伍里烏煙瘴氣的,軍士們不好好練,中層將領竟想著如何站隊、拉幫結伙。咱們辛辛苦苦打下的太平,咋就讓他那種雜碎坐了呢?”

金生在旁替他又斟滿酒,勸道:“大志,你慢點說。”

“我和定思早就想開了。當初侯爺出事,就點了郭林、常澎和季牧三人留在旁,余下的人您是一概不讓退伍。”

“讓了。”藏定思好似有點結,一字一字地往外蹦,“過傷的、年歲長的可以跟侯爺走。”

“那才有多人。”古大志義憤填膺地說,“要是我們都在侯爺邊,侯爺最難那會兒也不至于落魄到那個地步。”

藏定思在側咳嗽了兩聲,但古大志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仍大咧咧地抒發著自己的喜怒。

“宇文戟還是有點本事的。”藏定思瞅向隋,認真地說,“只是他沒用在正地方。我覺得他背后有人指使,目的便是攆我們這些老人離開漠州鐵騎。說白了,就是要消除關于侯爺的一切印記。”

“可知是誰?”隋斂聲問道。

藏定思搖頭,又結起來:“我和大志上一次故意隨他鬧到雒都,還是沒有到幕后黑手。倒是讓劍璽帝給數落一頓。”

“猜測呢?”侯卿塵驀地開口,“讓你們猜,你們覺得會是誰?”

“那自然是曹家人了。”古大志不假思索地應道,“曹家人勢力太大,如今北黎十三州哪里不是怨聲載道?可惜都是敢怒不敢言。外憂將將平息,患遠沒有結束。”

“打散漠州鐵騎,弄廢建晟侯。”范星舒坦言,“曹太后到底在下什麼棋?他們就不怕西祁韃子打探出北黎況,再卷土重來,北黎可還有第二個隋?”

“怎麼不會有呢?”隋自諷地笑說,“北黎地大博人杰地靈,像我這樣的將帥要多有多。”

侯卿塵小嘬了一口酒,說:“侯爺過分謙虛了。從目前的狀況上來分析,侯爺你得承認,就是有人在背后整你。但好像又不是同一撥人所為,曹家是最直接的嫌疑人,然真相往往不會這麼簡單。”

古大志:“這次我們聽安兄弟的,沒有直接把大家伙領過來。大家都在各待命,一經召喚,眾人將從四面八方匯集過來。侯爺,人數倒是不多,但都是您當初一手帶出來的老人。估千八百號總是有了的。”

臧定思:“我們哥倆離開軍營時,謹記您的教誨,沒有煽風點火,更沒有說教鼓。畢竟北黎的西門關由他們守著。韃子們言而無信,誰知道什麼時候再闖過來?宇文戟再不濟,也不會開關放韃子進城吧?”

安睿始終都沒有說話,全程只是陪笑點首。其實他是這件事的大功臣,他離開這幾個月消瘦不,曬黑不。但他沒有為自己邀功一句,甘愿當這個陪襯綠葉。

之后的日子便過得飛快,原本冷冷清清的侯府,漸漸地有了熱鬧和生氣。

安睿、古大志和藏定思跟隨郭林一起挖地道、建室,侯卿塵和范星舒便跟隨水生一起,聽候染的差遣。有時候隋在府中憋悶得實在夠嗆,就會化裝常隨模樣,跟在邊。甚至有一次,他居然隨染去了趟知縣府邸。

炎熱的夏季慢慢度過去,初秋的秋老虎依舊毒照在錦縣上。最先結果的仍是那十幾棵果子樹。李老頭帶人摘下來第一筐桃子李子,便親自送到霸下洲來。

“夫人,您嘗嘗甜不?”李老頭出沒有門牙的笑問道。

染嘗了口紅到發紫的大李子,說:“甜呀,特別好吃,快回去跟大家伙多吃點。”

“那真的不拿到集市上去賣?有點白瞎了呢。”李老頭心疼道。

“不賣了。”染將李子分給鄧媳婦兒和寧梧等人,燦然笑道:“今年咱府上人多,留著給大家解解。還能過幾日舒坦日子?再等不至一月,到了仲秋前后就得收稻谷,到時候有大家忙的。”

“今年人多,不難,不難。”

“你老判斷收如何?”染故意笑問道。

最近常去地里游走,因著干旱雨帶來的影響,已讓用靈泉水巧妙解決。不僅這邊如此,靠海那片土豆莊稼更是被悉心伺候著。

“托夫人的福。”李老頭張了大半年,終于竹地說:“今年定比去年的收還好。”

染不忘嚇唬他,說:“一定呀?萬一明兒來場冰雹、大風可咋辦?”

話落,卻見寧梧倏地一下掠到染跟前,甚不講規矩地捂住染的,求饒說:“夫人咱別……別這麼說呀。”

鄧媳婦兒和水生則往地上“呸”了好幾口,李老頭更是尷尬地咧著

“不、不能夠。”李老頭鼻子上的汗,“夫人說笑,咱錦縣多年沒有冰雹、大風了,最多就是前幾年遭過一次蝗災。”

“李老頭,快別說了。”水生打斷道,“這個月份鬧蝗災的可能是小了,但咱也別給叨咕來啊。”

染知道,其實大家心里都很看重那些莊稼,一日不收割放進倉庫里,一日就不敢太過放心。送走李老頭,幾人便搬來小杌,坐到染下首吃起果子。

焉,隋和侯卿塵、范星舒也過到西正房里來。水生一面給眾人搬來杌凳,一面屈:“小的剛才不是把果子給侯爺送過去了嗎?這是沒吃夠又來吃夫人的?”

坐到羅漢榻上,抬手拾起一個大桃子,說:“水生啊,瞧瞧你多偏心,留著這麼大的給夫人,為我送過去的哪里有這麼大?”

“冤枉,小的冤枉!”

“水生早是夫人的人了。”范星舒吃了口桃子,笑稱,“水生如今在侯爺邊的時間,還不及榮旺和勝旺的一半兒。”

“遠旺!”水生扯脖子喊了句。

范星舒的臉頓時紅下來,不尷不尬地來了句:“別。”

侯卿塵灑道:“這有什麼的?我不是還了‘有旺’,一個代稱而已。方便在外行事嘛。”

眾人笑了一遭,染才說:“這個把月你們隨我出縣上多次,對整個錦縣已了解不了吧?當下收割臨近,看看咱們還要做些什麼準備?”

“窮啊。”范星舒展開手中折扇,“我未曾想到,錦縣百姓過得如此困難。這跟幾百里之外的盛州本沒法相提并論。當然州府跟底下縣城肯定不一樣。”

“那你是沒去過東野,那邊百姓過得更苦,前兒還聽說,他們把那邊的大興山脈都要吃空了。”水生苦笑說,“反正哪里都不好過。邊軍得要啃樹皮,夫人早吩咐丁易,把打漁所得的銀子換了吃食,隔三差五往邊軍里送,可還是杯水車薪。”

“東野。”侯卿塵意味深長地道,“前段時間我也聽說了不。若按這個趨勢,侯爺,您那位大侄子應該快過來了。咱們尚且能坐的住,他那邊可等不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