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后我推倒了暴躁男二 第115回:要以一縣為棋盤

《穿書后我推倒了暴躁男二》 第115回:要以一縣為棋盤

“瞧康將軍這話說的。”染搖飐回來,誚笑道,“如此關心我這侍價,可是要買回來做暖床寵?”

“這,這……夫人莫跟卑職玩笑,我不過就是……”康鎮結結地辯白,侯爺夫人是真敢往他腦袋上扣帽子啊!

寧梧躬退到后,仍然不屑解釋一個字兒。

“康將軍張什麼?瞧上,便是的造化,能服侍將軍是三生有幸。寧梧是我花五兩銀子買回來的,簽得死契,的大事我能做主。”

鄧媳婦兒使勁兒往寧梧臂膀上擰一把,又把往康鎮面前推去,催促說:“小蹄子,造化來了還不快點磕頭謝恩,見過你的新主子。”

寧梧還是不肯吱聲,捂著被掐疼的臂膀耷拉下眼皮兒。看起來又倔強又憋屈,用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不樂意跟著康鎮。

“在府里倔,在外面還倔,看以后康大將軍咋收拾你!”鄧媳婦兒繼續在旁煽風。

“我真沒那意思,夫人快別再折煞卑職,剛才不過隨口問問。”

染主仆這麼一攪合,搞得康鎮像是垂涎寧梧的登徒子。仗著自己份地位,可隨意強搶民一般。

鄧媳婦兒又在寧梧屁上拍了幾下,躬道:“不瞞康將軍,這丫頭就是力氣大,瞧這格以后肯定好生養。保準兒讓將軍你呀,三年抱倆娃。”

一直淡定從容的寧梧,終要繃不住了,鄧媳婦兒這是得了染的真傳?今日這種況之前沒排練過啊,臨場發揮的效果還真是……不錯呢。

“不不不,君子不奪人所好,這麼好用的姑娘得留在夫人邊伺候。”

“就是因為太好用,才要送給將軍使使,將軍沒照顧我們侯府,一個丫頭而已,我們夫人舍得給。”鄧媳婦兒豁出去了,葷話說得一套接著一套。

Advertisement

康鎮甘拜下風,這把算是徹底領教過了,再不敢多看寧梧一眼。小心翼翼賠了半天小心,終將染主仆送走。此時天漸晚,擔心他們侯府這點單薄人力在路上不安全,又派出一列軍士將其護送回去。

康鎮獨站在點將臺前,抱臂向天空,一時頗深。

一副將笑哈哈地跑過來,說:“將軍,今兒不值的兄弟都在伙房里面喝酒呢,一起過去唄?建晟侯夫人送來的那些酒還香,吃食的味道也不錯,大家伙都夸他們侯府有心呢。”

康鎮腹笑,染還會收買人心,至于那個寧梧……算了,跟他關系不大。

“走,喝酒去!”康鎮隨副將大步流星地去往伙房。

主仆三人自回到侯府后,就開始大笑不止。一個剛停下來,另一個又忍不住笑起來。

水生榮旺等紛紛納悶兒,們到底是在知縣府邸吃壞了東西,還是在邊軍那里被康鎮揍傻了。

三人笑了甚久,寧梧方躬屏息說:“夫人,那康將軍應是識破我了?”

“許是上一次替他抓獲東野人,讓他對你有了印象。”染輕眉梢,“不過沒關系,他不是苗刃齊,即便能猜到幾分也管不著你。侯府里有幾個世高手,這很正常。今兒我們科打諢搪塞過去,他心里應該明白,我就是不想讓他打你主意。”

“以后我再低調些,盡量不讓自己有存在。”寧梧戰兢說,“我絕不給侯爺……和夫人添麻煩。”

染豎起耳朵聽得真切,但沒追問什麼,只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隔日晚夕,染又去了趟延邊街米鋪。開帷帽黑紗,向米鋪上方的匾額——桑梓米鋪。已然開業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踏進來。

米鋪里冷冷清清,幾只大米缸紛紛見底,稱稻子的斗干凈如新。要不是門楣兩側的桃符,和前廳里的幾個大紅福字襯著,這屋子里真就一點兒人氣兒都沒有。

蕓兒急急忙忙跑出來相迎,見了染便撲過去,抱住嗚嗚哭起來。

金生作好作歹地相勸,才把給拉開,假意叱道:“你這個人真是的,大過年的哭什麼哭?多晦氣!夫人好容易過來一次,你還不好好招待?”

“我就是太想念夫人了嘛。”

蕓兒眼淚,抬眼才看清楚后的鄧媳婦兒和寧梧。心里說不上是羨慕還是妒忌,們現在能日日和染生活在一起,而自己連見主子一面都困難。

蕓兒引染走進室,燒得暖暖的火炕上擺滿一炕桌家宴。

“小的就等著夫人過來呢!”蕓兒主幫夫人褪去外,“夫人炕上坐著。”

“幾月未見,蕓姐兒長點兒呢?看來金生把你照顧得特別好。”

染搭坐在炕沿邊,正準備下絮棉小花靴,鄧媳婦兒和蕓兒同時彎下腰,倒把染弄得不得勁兒了。

“蕓姐兒起來。”撈起蕓兒,宜笑說,“你現在是常家娘子,戴夫人,咱倆還需這般?”

鄧媳婦兒隨附和:“蕓姐快炕上坐吧,這些給我們來做。”

“再這麼說,我這臉不要也罷。”蕓兒窘笑,半推半就地和染同坐到炕里。

蕓兒又命珍兒、珠兒搬來兩個小杌子,讓鄧媳婦兒和寧梧在下首坐定。金生沒敢進到屋中,一直候在門口聽信兒。

染索沒有喚他,先與蕓兒敘了敘家常,講了多時己話,方喚人金生來屋中。

“夫人都沒吃幾口,可是飯菜不可口?不然小的教人重新置辦一桌?”金生站得有些遠,躬說道。

染唉聲,連連搖頭,“咱們以前又不是沒在一張桌上吃過飯?這可倒好,如今寬裕些,反而生分了呢。這飯菜我真不喜歡,就想讓蕓兒親手給我下碗面吃。”

“那時候咱府上艱難,沒轍,其實是逾炬的。”金生撓了撓頭,使喚起蕓兒,“還不趕去廚房下面?”

聽聞,蕓兒要下炕,染趕按住,“你急什麼?我又不是。金生往前來,我有話要對你們講。”

金生依言上前,蕓兒也靜候在小炕桌邊,但聽染緩緩道:“按說咱們這米鋪我不該來,但開張這麼久,不過來一趟里外看看,這心里老惦記著。平日里金生還能往侯府那邊走走,蕓兒我是連個影兒都見不到。”

“這米鋪暫沒想過靠它賺錢,可依舊得開著,咱們今年秋收后,你們有得忙。”染自顧呷了一口溫酒,“府后那一百多畝地,開春兒我要全部開墾出來種上莊稼,不李老頭他們上的擔子重,你們也一樣,得替我變現。”

這些金生和蕓兒心里都有數,在他們搬出建晟侯府時,就已和染商議好。

“年前,你們又往侯府送了一個月的盈利,博施生藥鋪最多,有近四十兩,邵氏緞子鋪和紉蘭絨線鋪點,好歹一家湊足十兩銀子。”

“生藥鋪的營生一直不錯,緞子鋪和絨線鋪是從臘月之后開始有好轉的。”金生回道,“三家鋪子,小的每隔幾日便去轉轉,有什麼靜會第一時間往侯府那邊送。”

“從長遠了看,你們覺得誰更有前程?”

“自然是生藥鋪,只要是人就會得病,可以穿,甚至吃飯,但只要有錢,一定得花錢看病吃藥。”蕓兒瞅了眼金生,自信說道,經過這幾個月的歷練,已懂得許多經營之道。

“所以你們都很看好博施他們家?”

這才是染想要表達的重點,一直想在背地里扶持生藥鋪,先前被耽擱,如今認為是時候了。

“這家老板很有良心,當初水生考察多時才推薦給夫人。我與他們打道這段時日,也覺得他家沒有昧著良心掙錢,以前接連虧損,太有運氣不好的分。他家在朝暉街上門店雖小,因著鬧災荒,還救濟不周遭百姓。”

聽金生這樣說,染更加有了底氣,“我就見過一面,只覺得老板面善。再觀察一二個月瞧瞧,要是沒甚麼大問題,你們便回府上回我,我想……再加幾錢,之后再替他們進購草藥。”

“進購草藥?”蕓兒大驚,“夫人,咱府上已搭上這渠道了?”

染輕咳幾聲,瞇起眼眸諱莫如深地道:“大興山里啥沒有,忘了我是什麼出?侯爺雙可是我治好的。”

對于這點大家有目共睹,那大興山沒染“背鍋”,每次還能自圓其說,時間久了大家也都深信不疑。

“你們別不吱聲,都來暢所言。我的想法很簡單,去歲咱們貧,今年必須致富,明年便要建晟侯府重新為朱門大戶。到時候你們就可大大方方地回去,咱們天天在一起生活。”

金生思忖半晌,鄭重地說:“我覺得可以。”

“我也覺得可以。”鄧媳婦兒在下首表態,染早幾日就跟聊過,真覺得這法子可行。

“夫人,加需慎重,不過進購草藥倒可以先考慮。”蕓兒求穩,折了中。

“那便這麼辦。”染打定主意,“咱們有這三家鋪子遠遠不夠,過了正月在錦縣上道出逛逛,我要知道錦縣里食住行這四個方面,有哪些商鋪最賺錢。錢存在府中有什麼用,還是要投出去,錢生錢才是我們該走的路。”

眾人齊聲稱是。

染又道:“我既放你們出府,你們就要為我的眼睛和腳。”隨即從袖子里掏出一張名單遞給金生,“這是水生在苗刃齊書房里記下的名單,他們應是把握錦縣各行各業命脈的鄉紳富賈。去花時間了解,這是個長久之事。但我要的結果是,你們得和他們慢慢相,融其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