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絳都春 190 種子

《絳都春》 190 種子

一念及此,高闖放在膝蓋上的手不由握了一下。

但隨意又覺得好笑。

他這個王妃從五歲就被關在尼姑庵里,瘋傻之癥不管是什麼原因,總歸是到了燕北才好的, 又能認識什麼外男呢?他真的是想的有點多。

而且終歸是他的王妃,名分已定,除非他放手,不然這一輩子都是他的。

現在正值多事之秋,也不必急于一時。

人是他的,他只要慢慢來,總會水到渠的吧。

然而他是什麼時候決定讓這個人做自己真正的王妃,再也不放走的呢?

他不知道。

只是有一天突然就這麼決定了,而且堅定不移。

喜歡嗎?他不知道。

他從出生,就背負著燕北的責任,仿佛每一天都在囚籠里面掙扎要找到出口。

因此他從來沒有奢侈的時間去考慮男,也因此他也從來不悉這種陌生的,不知道那是什麼覺。

是不是現在的這種覺。

“過幾天,我空帶你過去看看。”高闖收斂回心思,想了想說。

肖絳下意識地點頭。

隨即又想起,這好像要兩人獨,還有點旅行的覺,就連忙婉拒,“王上這麼忙,不如您派個人帶我過去也行啊。”

“我也想散散心。”高闖悶聲悶氣的。

于是,肖絳就不敢說什麼了。

Advertisement

然后高闖又說,會派給一支隊伍,全權管理。雖然是一群老兵,還都有些小傷殘,但是守護那個莊子是足夠的了。

“有不懂或者不方便的地方,盡管找霓裳,最近你倆似乎相得不錯。”高闖幽幽地道,語氣里也不知是欣還是酸溜溜。

這樣肖絳就有一點愧疚了,畢竟都一小支隊伍管理了,再沒有比這更深的信任。

在燕北,兵員是最重要的,可是卻防備他……

猜那些人可能是立下很多功勞的老兵,如今退下來了卻不知如何安置,養在軍中。不過那些人不想閑著,也正好給個機會吧。

很多時候,才會有自的價值

“如果再有什麼霓裳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直接找老郭。”高闖又說,“這次如果我出征的話,會老郭留守在勝京。”

突然聽到這種話,雖然有心理準備,肖絳還是一驚,猛然看向高闖,“怎麼又要打仗了嗎?”

青霉素是功了,可心里卻仍然揪了起來。

高闖點了點頭,“西北草原出現春瘟,往年都是秋收的時候才會來擾邊,今年是大大提前。而且十數部聯手,聲勢還浩大。”

“武國扛不住了嗎?”肖絳問。

有自己要的事做,平常沒有關注軍政,也沒有人主來和說。但是知道,草原的游牧民族發局部戰爭,也是為了搶掠財務和食

所以,他們只會選擇去掠奪經濟富庶但軍事弱的武國。若能攻破武國的西部某省,向南拐就直接到了南越的邊境。

但他們不會來主攻擊燕北。

因為不但搶不到什麼,還有可能被反搶。不過就算是他們攻擊武國,覬覦越國,也還會聯絡其他部族,留一支強軍防著燕北出手。

說到底,燕北軍面臨的才是茬子。可是另一方只有烏合之眾,都能打的武國屁尿流。

肖絳想想中國宋代的歷史,都替武國覺憋屈。

“他們節節敗退,已經退過了谷關。”高闖神平靜地說。

肖絳想了想自己看到的地圖,這真是長驅直啊。

谷關非常重要,就像是一個門戶,若攻破,真的就像一把尖刀進了武國的心臟。

因為谷關之后,就是武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北部省份康城。

那里雖然不是江南魚米之鄉,但是因為承接南北,聯絡西東,水路發達,是通要地,也是非常繁華的商業城市。人口眾多,還拱衛著武國京城開

供給西部北部軍隊的糧倉也建在那里,水路可直接

“那樣重要的城市,必然會有重兵把守,而且武國皇帝也會派援軍才是,應該一時片刻危及不到到國本。”肖絳皺眉說。

雖然只是個文職教師,畢竟軍校出,自己沒有打過仗,古今戰爭史也是研究過的,這點淺的道理還懂。

“這些部族,子剛莽,視漢人為牛羊。”高闖解釋,“打起仗來,除非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不然就絕不后退。唯一的方法,就是打敗他們。否則他們不顧命的猛沖猛打,以武軍之弱,早晚城破,也會引起民眾恐慌。”

肖絳秒懂。

人心難安,也是一件極可怕的事。

那樣一個標桿的城市,如果出現了混,會影響到武國的四面八方。其實武國那樣一個富饒而已國土面積很大的國家,并不會因為一次草原民族的侵而破國,但之后造的爛攤子確實很難收拾的。

而且萬一兵敗如山倒什麼的,趙淵屁底下那個龍位也未必那麼穩的。歷史上,一件小事鑄大錯的事還嗎?

“所以王上要出兵了嗎?”肖絳問。

“玉峽關那邊已經來了幾封書信試探我的意思,畢竟擋著燕北的那支強軍也在他們的鼻子底下,他們的……也得很。”高闖想說他們的屁,可以意識到這是話,畢竟不是軍中,又生生忍了。

幸好肖絳明白其中之意。

“王上在等什麼條件?”既然他都已經說出要出征話,必然是做了決定,只等著籌碼了。

“糧種,上好的糧種。”高闖斷然。

老天對燕北苛刻,本來適宜耕種的土地就不多,天氣又比較極端,這幾年間還連續經歷災荒,去年達到頂峰。

全國上下沒有鬧大的荒就不錯了,其中還有他以屈辱的婚姻換了的“嫁妝”做貢獻,哪還有余力留下糧種。

現在春天到了,萬復蘇。

對大自然來講,是欣欣向榮的時候。對文人墨客來講,是詩詞歌賦的靈源泉。對來說,是他們繁衍的生機。

可是對于農民,特別是燕北的農民,是需要耕種的呀。沒有種子,又種什麼呢?讓僅有的土地荒蕪著,那不是心疼的問題,是來年更大的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