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莫氏還笑話,小門小戶的出,就靠討好嫡子過日子。
林盈袖倒沒有討好的意思,隻盡到一個母親該盡的心罷了。裴垣對周氏有愧,人已經走了,想補償是不能的,所以多費些心思照顧兩個孩子,也是讓裴垣對地下的周氏有個代。
果然,裴曦月在房裏,正坐在廳上與采蘋一起剝蓮子。
在窗外聽見采蘋勸,“姑娘,您放著奴婢們來就是了,仔細傷了手。”
“天熱,我瞧著母親屋裏也沒用冰,昨兒的菜有些辛辣,我怕燥熱,吃些新鮮的蓮子正好,再說我隻摘這蓮心,都你們在剝,也傷不了。”
林盈袖聽著,激地捂著,丫鬟們不必聲張,轉秋月拿鑰匙開庫房的門,拿出嫁前翁主給的燕來,人生火燉了,每日給裴曦月和裴建章送去。
“您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林盈袖輕輕擰了一下秋月的臉頰,讓快些去,別說。
燕是貢品,隻怕這錦鄉侯府裏都沒有,現天熱給兩個孩子吃最好不過。
林盈袖這才回屋裏去,看剝了許多,便拿井水鎮著,給小爺送一盤去,再給老太太和老太爺屋裏送些。
自己嚐了嚐,笑道:“味道正是清甜,難為姑娘想的周到。”
裴曦月看林盈袖喜歡,心裏也高興,道:“母親喜歡就好,蓮芯我給摘了出來,留著泡茶喝清熱解暑氣最好。”
“姑娘,昨兒中山王妃送了東西過來,長房那邊說外頭拜訪的禮都收在公中,還禮也是在公中。不是我不和長房爭辯,你父親說,凡事家和萬事興,不了咱們忍耐些。”
“是,兒明白,東西是其次,橫豎咱們和王府素有往來,也不是長房一兩回就能搶走的。”
難得裴曦月明白,換了旁人隻怕早抱怨了。
天熱困乏,林盈袖安排了人放幾盆井水在耳房中,母兩個睡午覺。
窗外蟬此起彼伏,就連籠子裏的鳥兒也有些懨懨的,伺候的小丫頭們靠在牆角打盹兒。
采蘋看了時辰鍾,人泡好茶,放在井水盆裏。
長房那邊人送來兩個枕頭大的西瓜,才冰鎮過,最是涼爽。人將一個拿到屋裏去,一個個婆子切了,這房伺候的都有一份。
等到林盈袖和裴曦月起床,才回了西瓜的事兒,裴曦月聽說底下人已經分吃了,不免覺得林盈袖有些放縱底下人了。
林盈袖卻一臉不在意,反倒誇采蘋做的好,“回頭該買些綠豆回來熬粥喝,長房那邊沒安排,咱們不能虧待了自己人。”
采蘋答應著,笑道:“柳州比京城可是熱多了,咱們屋裏好些人都是柳州過來,倒還能適應。隻是以前在柳州府上每年夏日裏都有,如今沒了我還擔心這些人會背後說道呢!”
林盈袖也是這個意思,在柳州是趙姨娘當家,尚且不曾苛待過,一個做太太的自然也不能太小氣。
這一份一年也花不了幾個錢,隻是這個頭也不好隨便開,侯府裏沒這規矩。
“一會兒你把們都來,有些話還是得說清楚。秋月,去拿盤瓜和荔枝來,給姑娘吃。”順道讓人姨娘們過來一起吃西瓜。
這幾天底下的姨娘們沒在背地裏抱怨,份例被克扣,月銀從沒按時發。莫氏當家本是這個月發上個月的月銀,誰知現在還延後了半個月。
幾個人一會兒來屋裏,先給林盈袖見了禮,再給裴曦月見了禮,四個姨娘先坐下,其餘通房們隻在姨娘們後的小幾上坐下。
西瓜才冰鎮過,正是爽口。
“難得有好東西送到咱們跟前來,多謝太太想著。”金姨娘看了桌上的西瓜,怪氣地嘲諷起來。
林盈袖也沒怪出言莽撞,實在莫氏太過了些。姨娘們每個月就二兩銀子,太太有二十兩銀子,雖說伺候的人,但二兩銀子未免也太了些。
加上每日裏吃食服頭麵乃至於頭油都有克扣,就那麽二兩銀子哪裏夠補的?
“吃的還堵不上你的?太太給咱們的東西還了麽?”竹姨娘替林盈袖打抱不平起來,和金姨娘對門住著,兩人不睦已久。
“好了,我也知道你們日子艱難,莫說你們,就我和老爺兩個也是短這個那個的。罷了,你們月錢,我這裏每個月多給你們一份,以後咱們這裏用的頭油胭脂水讓王喜家的買,你們三求四告的花了銀子也不見得有好東西。”
“太太對咱們可真是無話可說,您自己都短了用的,隻想著咱們。就送來的西瓜,咱們院子裏每個人都有份,誰不說太太恤憐下。”小周姨娘得的東西一向都是雙份,對林盈袖也是覺,話自然也說的十分好聽。
林盈袖看著滿堂和氣,心裏也知道不過是麵和心不合,上房那邊林蘊玉有孕。便安排了自己邊的緋煙服侍大老爺,緋煙是二嬸子從外頭買回來,專會這種伺候男人的功夫,如今大老爺是住在林蘊玉的屋子裏不肯走。那莫氏脾氣越發暴躁,林蘊玉是有孩子的不得,那緋煙專門在大老爺抓乖賣俏,撒撒癡。
莫氏與大老爺兩個關係越來越差,前兒從老太太屋裏聽訓回來,將自己邊一個丫頭抬舉做了妾。偏又找了個模樣不如緋煙的,不過是做個樣子罷了。
新來的妾不討大老爺喜歡,莫氏又到老太太屋裏哭訴,老太太把大老爺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夫妻兩個冰裂,兩個如今見麵話都不說了。
對待這些妾室,林盈袖從周氏那裏學了不,莫氏仗著是老太太的侄兒,加上大老爺子弱,跋扈慣了,如今兩人之間夾著兩個妾,一個子弱惹人憐,一個容貌出眾,又是宦人家的小姐,正值青春年,換做哪個男人不往妾室那邊倒?
“今兒你們來,也是有事商議。”
等這屋裏伺候的下人們到了,林盈袖才將自己的想法和眾人說了。
“從前在柳州夏日裏每日都有解暑的湯,這府裏沒這規矩,我若單給你們。隻怕那邊太太沒臉,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我把這銀子分給你們自己,你們自己拿了銀子廚房熬也好,外頭買了也好橫豎不得罪人,不知道你們怎麽說?”
老蘇家終於生閨女了。 於是,窮的叮噹響的日子,火了! “爹,我在山上挖了一籃子大白蘿蔔。” 奶聲奶氣的小姑娘,把手裡的小籃子遞到了蘇老頭面前。 蘇老頭:“……” 腦袋“嗡”的一聲。 這麼多野山參,得賣多少銀子? “爹,我還采了一籃子蘑菇。” 蘇老頭:“……” 身子晃了晃。 這麼多靈芝,能置多少大宅子? “爹,我……” “閨女呀,你讓爹緩緩……”
前世,她是名門淑女,嫁入侯府十餘載,雖無所出,卻賢良淑德,亦是婦德典範。奈何早逝,原以為會風光大葬,卻落得個草席裹屍,暴屍荒野,屍骨無存的下場。一朝慘死,得知真相,她才明白,這一切,不過是他們的蓄謀已久,而她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她誓不做賢良婦,即使背上悍婦之名又如何?小劇場:某日,茶館內。「聽說了嗎?王爺又被攆出府了,而且還鼻青臉腫的。」「聽說又是王妃打的。」「又?」「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婦,偏偏王爺又是個懼內的。」「聽說這次被揍,是因為王爺被個打更的看了一眼。」「……」
一道聖旨,把尚書府的三小姐賜婚給端王做正妃,按說一個尚書之女能當上端王的正妃那還真是天大的恩寵,但是尚書府乃至整個京城都對這個聞所未聞的三小姐報以同情。 原因無他,傳聞端王兇狠殘暴,夜能止小兒啼哭,這還不算,更慘的是端王有個怪癖,那就是專吸少女之血,嚇死了好幾任端王正妃人選。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關鍵是現在端王已經臥病三個月,生死未卜,急需一個衝喜新娘。 這個人就是沈琪。
為助他登上太子之位,她忍辱負重,嫁給自己最討厭的人。更是不顧危險,身披戰甲,戎裝上陣。 她癡心十年,等到的卻是他的背信棄義,殺害全家。 好在蒼天有眼,讓她重活一次,這一次她不僅要親手送他入地獄,更要與那個錯過的愛人,攜手稱霸這萬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