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皇叔寵溺,狂妃太囂張 第368章 疑心,皇上的算計

《皇叔寵溺,狂妃太囂張》 第368章 疑心,皇上的算計

皇上幽幽嘆了口氣,轉眸看向榻上的太后,「母后,你可以安心的去了。」

「太后薨——」

皇宮中的喪鐘響起,宮中原本要為太后賀壽的大臣、夫人、小姐一個個沖慈寧宮的方向跪下,低低泣起來。

太后的喪禮整整持續了二十七日,一結束,蘭陵長公主便與皇上辭行,要回蘭陵。

皇上令楓與姚清霜親自去送長公主。

直到送出城門十里亭,長公主這才看向兩人,「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到這吧。」

「姐姐,一路珍重。」姚清霜有些不放心。

「我會的。」長公主瞥了眼溶心,見帶著婢、車夫退去一旁,這才看向兩人道,「彎彎臨死的時候說沒有撒謊,毒藥就是曼珠給的。」

「可曼珠……」

蘭陵長公主抬手制止姚清霜再說下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相信應該沒有撒謊。所以,你們自己當心。若是上京不可留,可以來蘭陵。好了,告辭。」

目送蘭陵長公主的車馬遠去,姚清霜才看向邊的楓,「毒藥不會真的是曼珠給的吧?」

楓搖頭,「即便秦彎彎看到的人是曼珠,也未必就是曼珠。」

姚清霜一怔,瞬間明白了楓的意思。

前有紅袖與紅燭,後有青柳、楊柳兒、青青、柳兒,所以即便看到的曼珠,也可能是有人戴了曼珠的人皮面故意嫁禍。

Advertisement

而此時,糾結這個問題的不止是楓與姚清霜,還有皇上。

「你說,秦彎彎臨死前說的話是真是假?」

皇上凝眸看向研磨的呂公公。

「老奴不知。」呂公公低垂著眼眸,小心翼翼的研著手中的墨,「只是無論真假,也已是死無對證。」

皇上輕嘆了口氣,「是啊!死無對證了。」

靜默半晌,皇上又道,「王與王妃剛回來時,太醫為他們診脈說的話,你還記得吧?」

「是!」呂公公頷首,「太醫說王爺與王妃,脈息孱弱,脈淤積,快則兩三月,慢則一年怕是就不行了。」

「如今據他們回來都近三月了,你看他們可像有事的樣子,尤其是太后薨逝那日,王可是一把將秦彎彎扔到空中去了。」皇上眸閃爍,所以,他懷疑楓的本不像太醫說的那麼糟。

「王爺是一時震怒,拼盡了全力……」

呂公公訕笑一聲,說不下去了。

皇上有沒有留意他不清楚,可當時他的確留意了,將秦彎彎拋起與楓而言,並不怎麼吃力。

「你呀!」

皇上橫了呂公公一眼,看向桌上他寫好的紙條,「差人將這個給普化寺的主持,之後去傳二皇子、三皇子即刻宮見證。是黑是白一試便知。」

呂公公應聲而去,一個時辰之後,二皇子、三皇子便一同進了書房,

「兒臣見過父皇!」兩人齊聲行禮。

「免了。這段時間朕也無心政務,這軍統領一職也一直空懸著,不知你們可有什麼建議?」

「父皇!兒臣願意舉薦孔浩中孔校尉為軍統領,他武功高強,更是前年的武狀元,又參加過去年的南征,無論份、資歷都是最佳人選。」

二皇子當下道。

「二皇兄,我聽說你新收了一名人正好姓孫,不知與這孫校尉有什麼關係?」

三皇子似笑非笑看向二皇子。

二皇子的臉一下漲紅,可不給他辯解的機會,三皇子已轉眸看向皇上道。

「父皇!如今姚將軍的已經恢復好了,姚心兒小姐的子也大好了,所以兒臣覺得這軍統領一職還是由姚青弦接任比較好。」

「哦?」

皇上眸微閃,別有深意的看向三皇子,「為何舉薦姚家?」

「一來,之前姚將軍擔任軍統領之時並無任何錯,宮中也甚是平安,為父皇安全考慮,所以兒臣覺得他比較合適。二來……」三皇子出一抹尷尬,「兒臣不如二哥友廣泛,並不認識什麼武狀元。」

二皇子狠狠瞪了一眼三皇子,舉薦人就好好舉薦,還要給他來上一個刀子。

「父皇!」

他凝眸看向皇上,一臉真誠道,「國公大人手握重兵,在南疆那邊,所有百姓只知有姚家軍不知有皇上,若姚青弦再做軍統領,姚家的勢力怕就愈發的如日中天,說不定連我們,甚是父皇都要看姚家眼行事了。」

皇上的臉微微有些難看,二皇子說的,話雖中聽,但卻也正是他擔憂的。

「好了,你們兩個說的都各有道理。這樣吧,朕這裏有一件事,你們兩人一同去辦,誰辦了,這軍統領的任命就聽誰的。」

「請父皇吩咐!」兩人停止了明爭暗鬥,齊刷刷看向皇上。

「朕接到報,有人在幽州見到了安王。」

「安王還活著?」二皇子詫異。

皇上頷首,「這個消息非常準確,所以安王必定是活著的。」

他轉眸看向香爐裊裊升起的煙,「太后說過,若是你們不爭氣,可以弟承兄業,可惜王的子不大好,如今安王回來,朕便又多了一個臂膀。」

二皇子、三皇子心俱是一沉,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還有可能將那個位置拱手讓給安王?

這可不行!

兩人心裏正嘀咕,就聽皇上繼續道,「朕給你們一人一道旨,即刻趕往幽州,暗中查找安王,然後將他平安護送到上京。誰做的好,朕就考慮你們舉薦的人做軍統領。」

「是,多謝父皇恩典!兒臣一定將安王平安帶回。」兩人同時應聲。

「好了,你們下去準備一下,即刻便出發吧。」皇上下令。

「兒臣告退!」

目送兩人離開書房,皇上角不由浮起一抹譏笑,「呂公公,一會你去一趟如萱院,問鄭太妃是不是因為傷心太后離去而病倒了?」

這話有點古怪,可瞬間呂公公便已恍然。

片刻,他便從如萱宮折返道,「太妃讓奴才謝過皇上。」

「去安王府傳旨,讓平王與平王妃宮來給太妃侍疾,」頓了一頓,他又看向呂公公,「之後,再去一趟王府,告訴王,在幽州發現了安王的蹤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