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返八零 第九百五十七章 什麼情況

《重返八零》 第九百五十七章 什麼情況

一秒記住【新】 ,! 這個過程和結果,幾乎全都被陸懷安說中了。

“……這也行!?”魏維棟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不是,這也……太離譜了吧!?”

能不能有點邏輯啊!

這麼多部門,全來參與調控,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好嗎!?

誰特麼能想得到啊!

哦不,陸懷安想到了。

“真的,不得不服氣了。”魏維棟給總部打電話的時候,態度真的是,要多客氣有多客氣。

不過,也有那喜歡唱反調的,看不得魏維棟這大變樣的態度,跑他面前譏誚地道:“八就是上了唄,瞎貓著了死耗子,瞧你們吹的。”

“對對對,陸總就是瞎貓的,回回遇著死耗子。”魏維棟翻個白眼,完全沒給個好臉:“那你這好貓,倒是給逮只老鼠瞧瞧唄?可是吳總,上回你還說調探肯定不會早吧,至也得到明年三五月吧?”

吳總氣得半死,哼哧半響,才忿忿地道:“那陸懷安說的也沒準啊,他不是說要七八月?那至也是七月底,現在可沒到月底!”

“是啊是啊。”魏維棟嗤笑一聲,搖頭晃腦地道:“陸總就是猜錯了啊,他咋就不像吳總您這樣,猜個明年呢是不是,哪怕猜個今年年底,也比現在跟事實靠得近些嘛!”

這反話說的,吳總氣得一揮袖子走人:“不可理喻!”

以前他還覺得魏維棟有意思的!

魏維棟也一點不意外,嗤一聲:“我以前也覺得他有點腦子的!”

可惜,現在看來,不是陸懷安瞎了,是他瞎了。

只是他也很是奇怪,覺得陸懷安肯定是上頭有人,才能了解得這麼徹。

畢竟在此之前,當真是沒有先例的。

這話傳到陸懷安耳朵里,他簡直都要笑了:“這有什麼奇怪的。”

Advertisement

上頭之前是不想管控的嗎?

那是財產被地方財政把控著,上面沒錢好不好,誰不想全國人民過得好?

現在有了錢,有能力扭轉現狀,那自然是下猛藥,一把搞定。

難不能一下子治好,還拖拖拉拉,今天打一針明天掛瓶藥,拖到年底大家一起涼?

只是,這些調控的措施,雖然有效,卻到底是救不了一些先前玩得太過分的企業。

比如說一些超速發展的企業,面對風險毫無抵抗能力。

甚至還有那被財富迷了眼,大把錢砸在東南亞的這些人。

現在本無歸,國企業也救不了他們其他的產業,只得宣布倒閉。

這些企業,有好些都是科技相關的。

陸懷安酌收購了一些,并了自家企業。

很多員工正擔心自己會失業呢,聽說自家企業并了新安集團,頓時神為之一震。

“太好了!”

“進了新安集團,就不會失業了……”

“聽說我們進了新安集團?哇!太棒了。”

“新安集團福利待遇好的誒!”

“雖然有點不應該,但我真的好想說:老板,你該早點做這個決定的。”

對于這些員工,新安集團也進行了相應的理。

一些混日子的不講規則的,直接清退。

愿意好好干,不拖后的,則重新考核錄用。

如此一來,算是順帶著給解決了人員流問題。

也正因為陸懷安一直以來的決策基本沒出過什麼問題,也讓捋新安集團歷史的魏維棟越來越佩服他了。

他索有什麼事,都打電話來問一問陸懷安。

但是每一次,陸懷安都不會直接給出答復。

而是給個建議:“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去干。”

陸懷安并不是打馬虎眼,而是,長久以來的經驗,累積所得到的這道鐵律。

像當初他不懂機械,跑去差點被人騙。

給專業的人干了之后,很快就把廠子搞起來了。

后面是電腦電視機這些行業,全部都是這樣。

“所以你看我現在,還管這些細節不?”

上次陸懷安拿到的圖紙,都只是瞄了一眼,沒細看的。

因為他對自己有幾斤幾兩,清楚得很。

這些專業知識,他就沒門,強行跟他們探討高深的科技,只能是自取其辱。

“所以,得揚長避短。”

承認自己某方面做不到,這并不可恥。

怕就怕為領導者,想展示出一副自己無所不知的樣子。

殊不知在別人的專業領域,看著你表演的門外漢裝本就是把你當笑料。

這番話,對魏維棟的影響非常深遠。

“我明白了……”魏維棟忍不住回想,自己做過的那些事。

明明不懂,卻偏偏要強撐著很懂的樣子,然后轉背就被人私下提醒做錯了……

嗯,確實有點像傻子。

這番話聽進去之后,魏維棟的思路也徹底得到了改變。

他不再作為新安集團的挑刺者來對待新安集團,而是逐漸尋找一個平衡點。

在新安集團和眾供銷商中間的平衡點。

而他,就將自己夾在這個隙中。

看似搖搖墜,實則安穩平靜。

對新安集團這邊,他誠懇周到無所不言。

對供銷商他們,他圓清醒不會再被利用。

陸懷安想要的潤劑,他完地充當了這個角

“果然是個聰明人。”陸懷安表示很滿意。

一點就通,很不錯。

當然了,收購這些企業的人,并不止陸懷安一個。

有眼的人從來都不

尤其在政策傾斜扶持的況下,他們的野心也愈見膨脹。

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遭遇,不僅沒讓這些人恐懼膽怯,反而讓他們看到了更廣袤的世界。

——原來,世界與他們的距離,也沒有那麼遙遠。

——原來,曾經不可一世的企業,那些如神兵天降的國公司,也不過如此。

他們開始覺得,對方能做的,他們也能做。

先前好些企業駐中國時,都喜歡打些口號,如世界五百強,全球前沿科技之類的。

這些企業家們,也開始起了心思。

陸懷安看著報紙上這些報道,都皺起了眉頭:“世界五百強只不過是一個雜志的排行榜,他們這麼在意做什麼?”

“可能……”龔皓斟酌著,有些遲疑:“聽起來夠威風?”

能登上這些排行榜,好像自己的企業都鍍了一層金呢。

“都是虛的。”

陸懷安對于這種東西,不屑一顧。

可是他不在意,多的是人在意。

很多企業紛紛登上報紙,立下誓言。

【xx公司將于十年后進世界五百強,我們會一直努力。】

【xxx集團將于五年后進世界五百強,大家拭目以待。】

有些企業甚至直接列出時間表,宣告自己現在的產值有多麼的好,將于多久之后進世界五百強。

“嘖,這里頭最好的一個公司……”陸懷安隨便算了算,搖了搖頭:“銷售額還不到這個排行榜圍標準的十八分之一。”

他們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可以按照時間表里的說到做到。

簡直不可理喻,白白浪費時間力。

回頭做不到,更丟人現眼。

可是,現在國家需要這樣的典型。

上頭公布了全國68家“爭創國際名牌優勢企業”名單,他們的戰略目標也是力爭扶持進世界五百強的企業。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這里頭,竟然沒有新安集團。

很多人甚至都忍不住打電話去問:“為什麼名單上沒有你們?”

新安集團的回復,無一例外的都是:“我們對這個排行榜,不興趣。”

在陸懷安看來,他行不行,自己心里有數。

他的功與否,從來都不是靠別人的一個榜能概括的。

心強大,也直接無視了其他人的議論紛紛。

人希上面會出面指點,讓新安集團也加進來。

可是,上邊悄無聲息。

他們本不會為了這等小事,去難為新安集團。

漸漸地,很多人也開始發現了,這個項目,有點兒變味。

畢竟,想要進五百強,就得提升營業額。

提升營業額,有幾種方法,開源節流是最簡單的。

研發?那麼費錢的玩意,先省了。

銷售?這帶來錢的好事兒,趕加碼。

大家都一窩蜂跑去賣貨,專注搞研發的越來越

很多報紙上,不專家開始擔心。

為了打消眾人的這種疑慮,有些企業趕宣布:有研發,只是,他們的研發部不再設在國

比如說倭國,比如說東南亞其他國家。

他們的理由也非常直接:國外有著發展科技的天然優勢,而且剛被金融風暴襲擊,國外資源更富,價格更便宜。

這個說法,倒真的忽悠到了一大片眾人群。

這些企業的產品銷量,也果然如他們所愿,一漲再漲。

但是,陸懷安卻察覺到了這其中的問題:“他們完全沒有將重心放在產品上了。”

全都在關注產品之外的事

比如說廣告,比如說銷量,比如說名氣。

有些企業甚至覺得,自己應該走新安集團的路線。

多元化、多產業,實業與科技的“混業經營”。

當然,他們覺得自己還可以加個金融。

“不知道為什麼,陸懷安從來不搞金融的。”

這確實是事實,對于許經業搞金融,陸懷安只是適時地指點一下,但是自己是從來不沾染金融的。

他覺得,賺過了快錢,就會對賺慢錢沒什麼耐心了。

所以他寧可放棄這一相關的業務,也不去沾染。

以免后勁不足,容易把集團給拖垮。

但是,這些企業,太想要營業額。

不管什麼途徑,能算營業額的,他們都想嘗試一下。

“但是他的路線他既然可以做大做強,我們肯定也可以。”

很多企業都決心向新安集團學習他們的多產業經營化。

什麼都要有,什麼都想抓。

甚至還有人給陸懷安打電話,誠心邀請他一起來賺錢。

陸懷安平靜地拒絕了:“抱歉,我不想為世界五百強。”

漸漸地,這些企業的路線,陸懷安也看出不對頭。

太急功近利了。

他們太想發展了,導致基完全不穩。

有些企業轟轟烈烈,開展新業務,做個三五月,后勁不足,資金鏈斷裂,從此消失了。

有些企業底子稍微厚一點,他們便打起了別的主意。

許經業給陸懷安打了個電話,都憂心忡忡:“這邊不企業往銀行貸款,說是要搞科技開發,但其實……”

貸下來的款項,全都拿去炒票、炒期貨、搞房地產了。

本沒有人老實搞研發。

陸懷安嘆了口氣,倒不算意外:“這也正常。”

畢竟,在他們眼里,新安集團這樣長期給研發部輸,簡直與傻子無異。

他們要賺的是快錢,是舒服的錢。

可是,這些企業都這樣了,還不滿足。

比如說一個五達公司,他們申請的研發經費,足足有兩個多億。

五達公司里面的很多員工,都只會技,不懂金融。

然后就有個人鉆了空子,拿公司的錢財去搞國債。

獲得了三億元的盈利,但是這錢他沒拿去還給公司,而是自己揮霍了。

公司高層查出來后,甚至還不敢直接報警逮捕他,哄著勸著他把錢拿出來。

再不濟,也說清楚這錢到底花哪去了。

可是,這員工不肯,他覺得這錢是自己賺的,不是公司的。

本金?什麼本金。

陸懷安從報紙上看到之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這,五達里邊沒人了嗎?”

“他們連這員工賺了三個億,都是從報紙上看的,說他們五達做國債賺了大錢。”龔皓有些無奈:“太注重市場,后方起火了。”

頭疼。

陸懷安想想都覺得麻煩。

與此同時,家電企業也逐漸崛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