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照顧到了,許一江也沒忘了許老爹,知道許老爹最近和王氏鬧了不愉快,專門撿許老爹喜歡的話聽。
一頓飯,大家吃的其樂融融。只有坐在邊角的許水蘇,似乎被眾人忘了。默默的低頭著飯。
若是以前,水蘇必然要難過許久。
不過最近,在織錦和柳氏,那裏得到了久違的關和溫暖,已經不怎麼在意許家這些人的態度了。
至於幾塊——在大姐姐家,可是頓頓吃呢。
酒足飯飽后,各自回屋,許老爹陪著許一江喝了兩杯酒,已經醉的不省人事,此刻正沉夢鄉。
飯桌旁,就留下了許一江,李氏和王氏三人。
許一江見王氏心不錯,開口道:「娘,這次回來,我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王氏早被兒子哄的暈頭轉向,現在聽聞有好消息,更是一張老臉笑了一朵的花,「什麼好消息?」
許一江拈著下上的幾鬍鬚自豪道:「明軒聰明勤,最得他們先生看重,前幾天鄭先生說,可以引薦明軒去京中的南山書院讀書。」
「南山書院可是京中四大書院之一,只要能進去,得到名師指點,以明軒的天資,明年的科舉一定能夠一次就中。」
「這是真的?」不等王氏說話,李氏就激道。
整天日盼夜盼,不就是盼明軒有個好前程,能讓過上好日子。如今眼看兒子就要出息了,怎麼能不激?
王氏不比好多,這麼多年,家中省吃儉用的,許一江掙得銀子都花在了許明軒上,還要進去不,好容易要熬出頭了。
等到母親和妻子興的緒慢慢穩定下來,許一江才又慢悠悠道:「鄭先生願意舉薦明軒,是看重明軒,但我們也不能不識好歹,不能讓他白白幫忙一場。」
李氏點頭,「是的,是的,就是這個理。」
提到銀子,王氏稍微恢復了些理智,皺了皺眉頭,問道:「要多銀子。」
許一江出五手指,「五百兩。」
這三個字一出,像一盆冰冷的水兜頭而下,瞬間就讓李氏和王氏清醒過來,兩人死死睜大了眼睛,臉上還殘留著之前的笑容,樣子要多古怪就有多古怪。
沉默半天,李氏才艱難的開口道:「不能點?鄭先生不是看重明軒嗎?能不能和他談談,咱們家現在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以後明軒出息了,再還給他,怎麼樣?」
王氏也用同樣希翼的眼神看向許一江。
許一江搖搖頭,「這個不行。京中的書院不是那麼好進的,鄭先生雖然有認識的人,也還是需要上下打點一通,五百兩已經是最的了。」
李氏咬牙:「不能通融通融麼?」
許一江嘆氣道:「鄭先生也是費了大工夫的,別人想要這個機會,還沒有呢。」
上這麼說,心中卻忍不住罵人的想法。
他本不敢告訴王氏和李氏,那鄭先生看重明軒是真,有意舉薦他也是真,只是這五百兩才不是用去打點的,而是鄭先生的好費。
這名鄭先生向來貪財,他有個同窗好友在南山書院任職,每年鄭先生都可以引薦一名學生去書院讀書,他收取好費。往年裏,都是誰給的好費最多,就引薦誰。
也是許明軒真的有幾分才學,鄭先生想結份善緣,今年才把名額給了他。五百兩已經是友價了,再低一分,鄭先生都不會讓同意的。
他願意提拔許明軒是一回事,可不確定的未來,當然沒有實實在在的好重要的。
引薦別人,他說能拿一千兩,只要了許明軒五百兩,如果都拿不出來的話,那也只能抱歉了。
許一江自然不能把這易完完全全的說出來,反而還得死命的誇鄭先生,才能顯出許明軒的才學過人。
見二人不說話,許一江又道:「這銀子可以再掙,但是機會錯過了可就沒了。以明軒的才學,只要把握住這次機會,一定能夠一飛衝天,金榜題名。到時候,娘,你可就是家老太太了。」
許一江話是對王氏說的,全家的銀子都攢在王氏手中,他唯有想辦法勸王氏。
王氏還在沉思,李氏卻已經想像到許明軒高中狀元,騎馬遊街,也了人人羨慕的太太,被眾人結奉承的場景了。
因著之前鬧過幾次的緣故,許家村的人已經不怎麼待見許家人了。
李氏偶爾出門,同齡的婦人都躲著,還有的對指指點點,面上帶著譏笑。
也虧得李氏心機深沉,才忍的下來,換王氏,早和別人罵起來。
即便如此,在心裏也把這些婦人給嫉恨上了。如果兒子做大了,這些人不得都誠惶誠恐的來給磕頭認錯?
想到這裏,李氏對王氏道:「娘,一江說的對。明軒是咱們家唯一的希,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我們一定要爭取道。日後明軒出息了,還能讓咱家恢復以往的風。不,比之前更風才對。到那時,什麼吳嬸里正,都沒資格在您面前說話呢,沭城裏的貴太太們,都要來主結您呢。」
李氏的這塊大餅,畫的可比許一江吸引人多了。
天天和王氏相,對王氏的了解也比許一江更徹。
以王氏鐵公的格,之所以捨得花大代價,讓許明軒讀書,就是心裏想著,能有朝一日,恢復許家昔日的彩。
王氏嫁進許家時,許家還未落敗,家中僕人就有不,到哪裏都能得到別人的敬重。
那是王氏心中,最得意的時。
做夢都想著,能再用一回那樣人人羨慕尊敬的覺。
可是現在呢,許家村的人不把放在眼裏,吳嬸和里正三番四次針對,當面給難堪。
王氏早恨得牙了。
李氏這一通話,可是到了王氏的痛。
糾結了好一會,狠狠一咬牙道:「去,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去!」
見王氏同意,許一江和李氏同時鬆了一口氣。
王氏是當家人,只要同意了,一切都好說。
上輩子的謝苒拼了命都要嫁的榮國候世子,成親不過兩年便與她的堂姐謝芊睡到一起,逼著她同意娶了謝芊為平妻,病入膏肓臨死前,謝芊那得意的面龐讓她恨之入骨。一朝重生回到嫁人前,正是榮國侯府來謝家退婚的時候,想到前世臨死前的慘狀,這一世謝苒決定反其道而行。不是要退婚?那便退,榮國侯府誰愛嫁誰嫁去!她的首要任務是將自己孀居多年的母親徐氏先嫁出去,后爹如今雖只是個舉人,可在前世他最終卻成了侯爺。遠離謝家這個虎狼窩后,謝苒本想安穩度日,誰知那繼兄的眼神看她越來越不對勁? ...
聖旨賜婚虞幼蓮與江有朝時,京中所有人都覺得婚事雙方不搭。 一個是令國公府、簪纓世家千嬌萬寵長大的嬌嬌女,生得一副柔膚雪肌、眉眼如畫,叫人看了就想捧着哄着。 一個是寒門武舉出身,仗着軍功一躍成爲人上人的粗野將軍,曾一槍挑落敵軍數十,進京那日更是當街嚇哭兩歲稚兒。 江有朝本人也這樣認爲。 所以當令國公府遞來一張長長的嫁妝單子,上面列滿了各種珍奇寶物、時興首飾、綾羅綢緞的時候。 他也未置一辭。 只想着湊合將婚姻過下去,雙方相安無事便好。 直到春獵那日,那個紅脣雪膚,小臉如羊脂玉般瑩潤的嬌小姐,不小心撞進了他的懷裏。 江有朝大手一揮,將人穩穩接住。 對方盈盈拜謝,露出柔嫩細膩、不堪一握的脖頸,嬌矜又勾人。 江有朝狼狽鬆手。 ——在無人看到的角度裏,耳垂突然變得通紅。 * 京城衆人驚訝發現。 向來寡言冷語的江統領,婚後竟將自己明豔姝麗的妻子捧在了手心裏。 新婚第二日,他親自去金鑾殿前求了數箱羅綢錦緞,只爲小姑娘隨口說的一句牀榻太硌了; 生辰時放了滿城的孔明燈,只爲討她展顏一笑; 就連小姑娘鬧脾氣,也是他好聲好氣地哄着求着,生怕她受一丁點委屈。 衆人這才反應過來:那個令國公府千嬌萬寵長大的小姑娘,婚後居然比婚前還舒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