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477章 孔圣論德行?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477章 孔圣論德行?

“不,為師已經許久未收弟子了。”

孔圣人搖頭,下意識拽了拐杖,卻并沒有著急手,打算先看看是刺客,還是來拜訪者。

若是刺客,那就先以德服人。

若是拜訪者,那便以禮相待。

“你是何人?”

端木賜守在孔圣人前,警惕的盯著江逸。

江逸朝著孔圣人,行周禮道:“晚輩江逸,前來拜見孔圣人。”

看來是友非敵。

孔圣人笑著看向這個后輩,說道:“既自稱是拜見,那便是有朋自遠方有,不亦樂乎!”

“子貢,去為師房中,給此人拿一凳子,泡杯茶。”

“夫子切莫聽信小人之言,若是刺客當如何是好?”

端木賜并沒有放下警惕,而是說道:“既是客人,何不抬頭一見?”

江逸緩緩抬頭,出了華夏萬國面

當孔圣人和端木賜注視江逸的面時,忽然覺腦海中出現了一些畫面!

孔圣人看到了前所未見的戰場,一群不明種族的敵人拿著刺刀,在不斷的刺殺一些讓他倍親切的,同樣是穿著‘奇裝異服’的百姓。

戰爭……

那是什麼時候的戰爭,為何如此慘烈?!

一個廢鳥人拿到指著一位老者,只見那老者抬頭,直視著這個惡人。

Advertisement

“你們學了點我們大唐的知識,就以為自己是人上人,卻忘了,在大唐時,我們國家在強大時是如何對待你們廢鳥的!”

“我們的先祖對你們以禮相待,換來的卻是你們千年之后,對著他們的子孫大肆屠殺麼?”

“區區蕞爾小國,還自負為禮儀之邦,爾等與我華夏之人最大的不同,便是知小禮而無大節!”

“華夏史上將永遠記得這一天,秦漢唐民的子孫后代會永遠記得,你們曾經仗著長槍大炮,殺了他們的先祖!”

“終有一日,我們的軍人會把你們趕出去,我們的后世子孫會為他們的祖先復仇!”

“你們弱后時,會在大唐時期,像狗一般對我們千依百順!”

“你們強大時,就會暴出自己的狼子野心,后生子孫永遠不會忘記你們今日之行徑!”

隨后,老人自己撞向了那廢鳥人的刺刀,淋漓的鮮噴涌而出,他的眼神死死盯著廢鳥人,一口帶著口水噴在了廢鳥人臉上!

孔圣人眼角含淚,他不知道這一幕是出自哪里,可就是十分心痛。

端木賜則看到了張先生車自盡的那一幕,同樣面震驚。

在面的效果過去之后,他們這才緩過神來。

端木賜看著孔圣人焦急道:“夫子,弟子剛才看到了一個子不知用何自盡----”

孔圣人難以執行道:“為師看到了一個老者,自己撞向了敵人的刀尖!”

“你到底是何人?!”

端木賜拔劍指向江逸。

江逸摘下面,放漢王服中,正視二人道:“晚輩來自后世兩千多年后,剛才你們所看到的,便是未來之世界。”

“未來之世界,兩千多年之后?”

端木賜覺自己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這如何可能?!”

“這世間怎可有人能越兩千余年!”

“豎子潛伏于此,莫非是欺我夫子年長,行不利之事?”

端木賜一劍就要砍下。

江逸拔出腰間霸王劍,將端木賜的劍給撥了開,又迅速將霸王劍收了回去。

看著被擊打出去的佩劍,端木賜神駭然,卻毫不猶豫的擋在了孔圣人面前。

“請恕晚輩失禮,但若晚輩對你們有不軌之心,便不會如此恭敬。”

江逸謹言道。

孔圣人一笑:“若我再年輕數載,非得與你這年郎一拼劍,論一論德行!”

“但你竟說自己來自兩千余年后,豈不是當我為三歲孩?”

“晚輩敢問子貢先祖,您和其他圣人門下弟子,是否有在記錄圣人言行?”

江逸看向端木賜,這也是他不定住他的原因。

端木賜瞪大眼睛:“你怎知曉?”

“此事我和眾同門師兄弟一直在做,并無外人知曉!”

“這些言行也做論語,已為后世必讀之儒學經典著作,傳世兩千余年。”

“當真?”

端木賜還想說話,但被江逸心念一,給靜止了住。

孔圣人本還想和端木賜流一番,卻見端木賜的眼皮竟然能一,整個人像是木頭一樣,頓時明悟:“你還有此等異?”

“是的,圣人現在可信晚輩之份?”

江逸說道。

“你得告訴我,我剛才看到的是什麼?”孔圣人問道。

江逸讓孔子把自己所看到的簡單描述了一遍,隨后問道:“那是異域之人侵犯我華夏之畫面。”

“后世,還有侵略之行?”

孔圣人皺眉頭,子一怔:“這豈不是說,就連千年之后的后世,都未能實現天下大同之世?”

“是因為無人繼承我之志向嘛?”

江逸的話讓孔圣人更加崩潰,要知道他可是在春秋時期都實打實有三千多門生的存在,門生傳下去還有門生,這麼多的人都無法實現此等志向,如何不是一個沉重打擊?

“儒學一直廣為流傳,且為我們華夏之主流思想,但的確未能實現天下大同。”

江逸如實說道。

“即是如此,為何不能實現?”

孔圣人語氣低沉。

江逸回道:“圣人所倡導的天下大同,基本特征為人人友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可經過后世千年發展,踐行出來的結果卻是頗有出。”

“后世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益相同、互不有損,則諸國可和,人與人之間可友互助,但若利益相悖、一旦有損,則無法沒有戰爭。”

孔圣人仔細聽著這話,重重嘆了口氣:“唉!”

“此話,倒于如今之時局相同!”Μ.166xs.cc

“諸國之間為了利益彼此攻伐,毫不顧道義,每逢戰爭便河,如此之世,豈不人嘆息?”

“后世啊,倘若你真的來后世,可否告訴我,你們是否……人人有書讀?”

“你們是否能吃飽、穿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