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50章 培訓班事情解決,路總編夜讀書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50章 培訓班事情解決,路總編夜讀書

方新亭放學回來的時候,看到簡思齊笑得極為開心:

“咱們培訓班的事解決了,今天莫書記過來,一錘定音!”

“莫書記說,咱們培訓班是好的,只要堅守本心,以后就可以辦下去。”

看到簡思齊這麼開心,方新亭也高興:“事解決了就好!莫書記說得不錯,一定要堅守本心。”

“嗯!”簡思齊用力點頭,“本來就是領著咱們杏花嶺和清河驛的小姐妹一起賺錢,咱們也順便賺點錢嘛。”

“不過呢,你下次再招學員的時候,最好招幾個縣城里的人。”方新亭提點

“為什麼要招縣城的人?杏花嶺和清河驛的人都沒招完呢?”簡思齊微微嘟著,有些不太樂意。

“你忘了現在農民不能做生意的政策了?你招幾個城里人做學員,這樣別人再找你事的時候,你也有借口。”

聽到這些話,簡思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簡思齊并不笨,方新亭這麼一說,立刻明白了,“是不是只要在大義上占住理,別人想找事也找不到?”

“對,就是這麼個道理。”方新亭抱著小意凝在屋里轉圈圈。

小空開開心心的用爪子抓著方新亭的肩膀,也跟著一起轉。

小意凝開心的咯咯直笑,引得肩膀上的小空也跟著吱吱了起來。

一時間,屋里全是歡聲笑語。

想起縣服裝廠的李再發,簡思齊也有些奇怪:“你說,李再發怎麼對我有這麼大的惡意?”

Advertisement

方新亭搖頭:“心事是最難猜的,你猜也猜不準!反正這件事解決了,以后你就堂堂正正的賣服。”

李再發為什麼仇恨簡思齊,和江彩云有關。

那天李再發和江追月為了謝救命之恩跪倒在方新亭家的門口。

結果,換來的不是笑臉,而是江彩云的責罵。

那一天,是李再發此生最恥辱的時刻。

李再發發過誓,一定會報復的。

簡思齊也說起模擬試卷的事:“這幾天黃硯香回來取貨的時候和我說,好幾個新華書店把你新書的招牌打到外面,聽說好多家長過去預訂呢。”

方新亭的書人歡迎,簡思齊極為開心,說起這事的時候角全是笑。

“家長們喜歡我的書,是因為我的書確實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績。為了保持家長們對我的喜歡,我也要多加努力才是。”

“好。”簡思齊用力的點頭,“那我們一起努力!我努力賣服,你努力教學生寫書。”

這個時候。

路總編和妻子關青華正在看方新亭的那篇五萬多字的《論人教育的可行》。

看完之后,路總編若有所思:“青華,你覺得新亭的這個想法,有可行嗎?”

關青華不僅沒有回答路總編的話,反而反問了一句,“你不覺得這個文章標題有點問題嗎?”

“文章標題有問題?”路總編只顧得看文章的容,倒是把文章標題給忽略了,這會經過關青華的提點,也覺出了一點問題。

人教育!”路總編喃喃自語。

“我們國家從建國后,就一直在搞著人教育。”

“從建國初期的掃盲班,到后來建立的各大夜校。接著,又鼓勵職工上夜大,接再次教育,提高職業技水平……”

說到這里的時候,路總編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對!這個文章標題確實有問題。”

“方新亭想寫的,本不是論人教育的可行。”

“而是,論立職業技學院的可行。”

路總編不愧是國家級報社的總編,一眼就看出了方新亭藏在這篇文章下面的意圖。

“職業技學院?”

“職業技學院?”

路總編念叨了好幾次,然后倒了一口涼氣:“這小子,是想掀巨浪呀!”

又有些疑,“他不是個高中老師嗎?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關青華想了一想:“你去過常青縣,回來的時候常和我念叨,說常青縣太窮了。說常青縣的東山鄉太窮了,窮得讓人想落淚。”

“你也和我說過,方新亭和他的校長沈校長一直在資助貧困生。”

“我想,這就是他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關青華找到文章里的幾句話,指給路總編看:“一個貧困家庭中一旦有一個人掌握了一門足以謀生的手藝,就可以帶這個家庭貧。”

“一個貧困鄉村,只要有一個帶頭人,就可以帶整個鄉村貧。”

妻子在念文章,路總編的神思悠遠起來。

他想起走南闖北看到的那些人。

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脊梁被天上的烈日曬

種地所得的全年收,一大部分要農業稅。

很多人都說,農民好歹有一口吃的,不要和城里的人搶糧食吃。

但如果,沒有這口吃的,會發生什麼事

“給城里一口吃的,也應該給農村一口吃的,哪怕只是半口。”路總編喃喃自語。

他知道簡思齊在搞培訓班。

也知道培訓班里的小姑娘們,通過打服掙了工資。

拿回家去,既可以幫助家里改善條件,小姑娘也能得到零花錢。

農村人做服,讓城里的服裝廠工人沒飯吃了嗎?

路總編是報社的總編,消息很靈通。

現在,只要百貨大樓里能擺出商品,立刻就會被人搶空。

他還記得一篇新聞。

某地新進了一批收音機,被瘋搶一空。

最后只剩下一部有些問題、接收不到頻道也發不出聲音的收音機擺在柜臺充樣子。

結果,有個小伙子生生的把這臺壞收音機給買走了。

現在市面上的資短缺,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就是因為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太,無法供應市面上的需求。

“既然是這樣,就不應該限制農民做生意。”路總編的心里,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但他不敢出聲,甚至不敢對妻子講。

突然間,如同閃電劃過長空,路總編眼前一亮,他終于明白了。

“我明白了,新亭為什麼要寫人教育。因為他必須要掩蓋他的真實意圖!”

“我也明白了,新亭為什麼要把這篇文章發表到國外。”

“憶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路總編哈哈一笑:“陶淵明這個老頭子,明明年時有猛志,志在四海。結果人到中年,卻向往什麼采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不想學他!”

“但是。”關青華有些猶豫,“你在半月刊上發表這篇文章,會擔干系的。”

“新亭已經把所有的退路替我想到了。”路總編敲了敲手里的文章,“他邊的亨利先生已經坐上飛機十幾個小時后就會回到米國。”

“這篇論文,和霍爾金教授的觀點保持一致,在看到這篇文章后,霍爾金教授絕對會引為知己,絕對會第一時間替方新亭發表這篇文章。”

“不會有任何問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