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28章 給全省老師講課,技驚四座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28章 給全省老師講課,技驚四座

人這一生會不斷的犯錯。

但——

只要臉皮厚!就可以假裝以前所有的錯都不存在。

“無恥小人,肯定是想用捆翻譯的方式去討好方新亭!”

蔣老師從宿舍的窗戶里遠遠地看到劉老師把翻譯給捆了,除了罵一句無恥,也沒有別的辦法。

方新亭把翻譯從班級里踹出來,看到了。

以為方新亭肯定會到斥責

卻萬沒想到,那個老外竟然畢恭畢敬的和方新亭聊天,一點也不生氣。

“老外也不是個東西!掌都打到你臉上了,連點反應都沒有。”蔣老師在宿舍里低罵。

亨利先生怎麼可能會有反應?

方新亭直到現在都沒答應簽訂委托協議。

亨利先生心急如焚地抬起頭,看著正在給老師講課的方新亭。

“函數的定義域,我認為是一大考點。”

他寫了一道試題,如圖:

看到方新亭不僅寫了題,還把答案給寫出來,下面的老師急忙抄寫。

“這道題的解題技法,一是使函數解析式有意義的一般準則。”

方新亭繼續寫:

“(1)分式中的分母不為0;

(2)偶次式的被開方數非負;

(3)y=x°要求x≠0;

(4)對數式中的真數大于0,底數大于0且不等于1;”

他一連寫了六條,又繼續寫:“第二,象函數的定義域問題。”

“(1)若已知函數f(x)的定義域為[a,b],其復合函數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求出;

Advertisement

(2)若已知函數f(g(x))的定義域為[a,b],則f(x)的定義域為g(x)在x∈[a,b]上的值域。”

“在課堂上講明白了這兩項問題,還要讓學生們跟著做題組訓練,以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方新亭又寫了一道題組訓練題。

下面的老師力地抄寫著,心里一會兒是贊嘆,一會兒是敬佩。

方新亭真的是那種隨隨便便的就能寫出一道題來的老師。

他的腦子里,得有多題型?

在座的,不僅有剛剛踏校門的老師,也有教學十幾年的老師。

在他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題型。

就連頗不服氣的蔡老師,在聽方新亭講了一個小時的課后。

臉上的表也由不服氣,變了求知若

不管他與方新亭的恩怨如何。

方新亭的講課能力,是絕對沒二話的。

蔡老師心中也浮起慨。

怪不得方新亭班里的學生學習績這麼好。

有個這樣會講課的好老師,何愁學習績不好?

坐在下面的賀放一臉的求知,不時的點頭。

函數的定義域講完。

賀放還是意猶未盡。

舉起手:“方老師,你再給我們講講二次函數配方法求最值。”

看到他如同學生一樣舉著手,班里的老師不僅沒有笑話他,反而紛紛點頭。

“方老師,講一講吧!”

“二次函數配方法求最值,也難講的。”

二次函數配方法求最值在后世,其實是初中知識。

但現在,是高一上半學期的知識。

因為初中很會講函數知識。

很多升高一的學生,在剛接的時候完全無法理解。

“二次函數配方法求最值,我們可以畫幾個直角坐標圖像。”

方新亭在黑板上隨手畫了兩個直角坐標圖像:“應用二次函數圖像,利用配方法求函數最值。”

“第一,定軸定區間。”

“頂點在定區間。比如,已知函數y=-2x2+4x-1,

(1)若x∈r,求:該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若xe[-1,2],求:該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頂點在給定區間外

(3)若x∈[-1,0],求;該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這些題,都可以讓學生做一做,加深他們的知識印象。”

講完了這些之后,方新亭說起指數函數:“關于指數函數,我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

“當生死亡后,它機原有的碳14會按確定的規律衰減,大約每經過5730年衰減為原來的一半,這個時間稱為半衰期。”

據此規律,人們獲得了生碳14含量p與死亡年數t之間的關系p=(12)t5730。”

“當死亡生組織的碳14的含量不足死亡前的千分之一時,用一般的放探測就測不到碳14了。”

“那麼,我們就出現了一個小問題。”

“馬王堆一號墓于1972年8月出土,其時測得出土的木炭標本的碳十四平均原子裂變數為29.78次/分鐘,而新砍伐燒的木炭中碳十四平均原子裂變數為38.37次/分鐘。”

“請計算一下該墓的大致年代,這道題大家回去以后可以發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做一做。”

下面所有的老師都呆滯住了。

有趣的小故事?

你是不是對小故事有什麼誤解?

賀放把題記錄完畢后,口里喃喃:“數學還可以用到考古上面?這個碳十四是什麼東西?”

“碳十四是碳元素的一種的同位素,通過宇宙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由6個質子和8個中子組。”

“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考古學中測定生死亡年代,即放測定年代法的一種,其他常用的還有鉀-氬法測定,鉀-氬法測定,熱釋測定等。”

“二是以14c標記化合為示蹤劑,探索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微觀運。”

“各位老師,我建議你們在教學之余,也要和生理化學歷史等課的老師進行流。”

方新亭笑著看向各位老師:“各位在出題的時候,不妨聯合生化學理歷史等課出題,既可以增加趣味,也可以讓學生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對其他科目的知識,有所掌握。”

原來如此!

剛剛弄懂了碳十四是什麼東西的石主任眼前一亮,如獲至寶。

學生績差其實未必是學生本人的問題,老師的知識水平完全主導著學生績的上限。

就像賀放老師,他只有這麼高的能力。

教得再用心。

學生也只能學到一點點皮

方新亭就不同了。

知識水平高,也懂得如何教學生。

在方新亭的課堂上,學生們能學到的東西遠超于其他的授課老師。

看看在座的老師有哪一個懂得碳十四是什麼東西?

就是讓他們出題,他們也無法把碳十四和數學聯系在一起。

所以。

中專生和師專生。

確實不合適教高中。

石主任若有所思。

可是……

上哪里找那麼多大學生做教師呢?

方新亭這種,肯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的大學生。

麟角。

“啪啪啪!”

所有的老師站起來。

用力鼓掌。

【恭喜宿主的演講技驚四座,桃李點+20】

---

本章資源,來源于:

《對高中數學新課程“螺旋式上升”理念的理解與思考》作者:王國學《中學數學雜志(高中版)》2015年第06期

《高中數學教材——函數篇》作者沒查到。

有考古學得好的同學嗎?72年真做碳14檢測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