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19章 方新亭缺少律師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219章 方新亭缺少律師

回到辦公室,方新亭接到路總編的電話。

“新亭,報紙上的事,是真的嗎?”路總編人在首都,遠離常青縣,直到現在才因為報紙上出現方軍亭這個名字,才知道了這些天發生的事

“是真的,不過事已經解決,惡人差不多都伏法了。”方新亭不愿意多談。

過去的傷疤就讓它過去了。

人總是要朝前看的。

路總編在電話里嘆了口氣:“我是看到一篇方軍亭的新聞,這才想到……”

“方軍亭?他那邊是怎麼理的?”方新亭有些好奇。

路總編簡單的說了一下,“試圖頂替錄取通知書的罪名,和殺人案件從犯,以及包庇殺人犯等數罪并罰。勞教七年。”

“真沒想到,他們一家竟然如此心狠惡毒,令人發指。”

有了勞教經歷,將來方軍亭再想做什麼事,難上加難。

在八九十年代,有犯罪前科的人不能做生意和個戶,無法進廠當工人。

就是放到以后,有過犯罪經歷的人,也很難被社會接納。

別說現在了。

等于說,斷了方軍亭掙錢的路子。

不過,可以去工地搬磚嘛。

和路總編的電話結束,剛放下電話,又響了起來。

是陸嘉曦。

“新亭,你家的事,我聽說了……”陸嘉曦語速急促,帶著氣憤,“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令人惡心!”

“都過去啦!我現在好的,謝謝關心。”方新亭又問他,“你現在在首都嗎?”

Advertisement

“是的,在首都。”陸嘉曦嗯了一聲,“給我配了一個帶套間的辦公室,里面有一部電話,這是我電話號碼……”

他念了六位數號碼,方新亭忙記住。

“還給我配備了一名助教,輔助我平時的工作。課呢,也主要是由助教上。那個,新亭,我現在有科研經費了。你的錢,我寄給你吧。”

陸嘉曦花了不方新亭的錢,此時有些臉紅。

“錢不用寄,你留給嫂子,讓改善生活好了。你要是想買什麼儀,沒有元份額的話,可以找我,我還剩下九千元在手里沒呢。”方新亭不在乎那些錢。

陸嘉曦就是一個把所有心思全部放在研究上面的人,再加上家里也確實需要錢。

聽到方新亭這樣說,猶豫了片刻就答應了:“那我替你嫂子謝謝你。”

“今年暑假,我不回包頭,準備留在學校里看書做研究。你的學生如果有想過來的,可以過來。”

“行啊!”方新亭欣然應諾,“等我學生們去了,事先給你打電話。”

“對了,瞧我這腦子,我有個大事要找你的……”陸嘉曦談了半天,快要掛電話了才想起正事,“霍爾金教授你知道嗎?”

“霍爾金教授?他好像是常青藤系大學的教授,專攻教育。”方新亭快速思忖了一下,腦海里跳出這個名字。

“太棒了,你竟然知道他。”陸嘉曦一拍大,“霍爾金教授看到了你在雜志上發表的兩篇文章,想和你寫信討論關于教育的事。他找不到你,就通過我出版的報社找到我。”

“霍爾金教授找我?”方新亭有些意外。

“他給我以前的學校寄了幾本書籍說是給你的,我也是今天才接到學校電話,正好,我讓學校轉寄給你。”陸嘉曦風風火火的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估計是心疼電話費。

方新亭笑著掛了電話:“真是個活力滿滿的人。”

陸嘉曦被改變了命運,以后肯定會有更多的數學建樹。

他也要多加努力,不能被時代拋下。

就是……

“怎麼這次米國的稿費過來的這麼慢?”都好幾個月了,還沒到。

他并不知道,稿費遲遲不到,是因為霍爾金教授。

80年代是米國教育風云四起的年代。

自80年代初以來,米國的專家、學者、政界與商界人士、社會團及各個機構,紛紛從不同度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建議,形了眾口紛紜的局面。

1983年初,教育部長貝爾先生創辦了提高教育質量委員會。

并發表了《國家在危險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報告。

這篇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各種社會團和機構以及學者發表了幾百份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對這些報告的評論更是不可勝數。

為提高教育質量委員會一員的霍爾金教授,是堅定不移的教育質量改革派。

霍爾金教授的主張是:一個國家要在信息時代取得功,教育是不可缺的投資。中小學教育要為終生學習的基礎,把國家辦一個不斷學習的社會。

帶著自己的主張,霍爾金教授四參加辯論會,雄辯四方。

就在這時,他看到了方新亭的文章。

方新亭的文章恰好向他解答了“學校應當培養什麼樣的人,學校應當向學生傳授什麼”這個問題。

他帶著方新亭的文章大殺四方。

“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通教師告訴我們,學校應當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學校應當向學生傳授對社會有用的知識!他都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你們為什麼不知道?”

霍爾金教授本就擅長辨論,再加上有方新亭的觀念為佐,大殺四方。

報社因霍爾金教授的辯論中涉及方新亭的文章而銷量大增。

接著,又有許多人投稿至報社投稿諷刺霍爾金,或者諷刺方新亭……

不管在任何報社投稿,不管你是持什麼觀點。

按照法律,只要引用方新亭的文章容,都為方新亭帶來一筆收

霍爾金教授一場大型辯論會可以進賬八萬元。

貝爾部長一場辯論會或演講,出場費十萬元。

幾大商學院的頂級教授,演講或辯論一次八至十五萬元左右。

普通教授的辯論或演講,在兩萬至四萬元之間。

要不然,米國的那些教授和政客為什麼熱衷于辯論和演講呢?

因為只要引起巨大的反響,就有不菲的收

大學教授的演講或者辯論并不是最貴的,最貴的是president競選辯論。

1992年,華盛頓大學承辦了首次辯論。

大會花費主要由百威公司承擔,該公司贊助了50萬元。

這短短的一千多字的文章,現在已經為報社的印錢機

再加上霍爾金教授那可怕的辯論能力和社會地位,報社不敢吞下這筆稿費。

換而言之,方新亭需要一個律師重新簽訂合同。

現在可不是信息社會,信息瞬息可達。

報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聯系上方新亭本人,拿到親筆簽訂的合同,才可以發稿費……

方新亭并不知道有一個厚的收正等著他簽收。

更不知道,有一名律師過大洋飛抵神州大陸正在尋找他,想要和他簽訂委托協議。

他這時,剛剛下了課,被老牛頭喊到傳達室。

討論君子蘭。

“只要趕到風口,豬都能給你吹起來……”老牛頭的話里全是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