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174章 胡校長向七中下戰書,是王老師給的勇氣啊

《老婆女兒去世后,我重生八零》 第174章 胡校長向七中下戰書,是王老師給的勇氣啊

聽完胡校長的話后,孔景鸞長久的沉默著,雙眉鎖。

胡校長看了一眼孔景鸞。

馬上就要考試,孔淵渟和孔墨妙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轉學,只能下個學期開學前轉。

慢慢勸,總是能勸的。

胡校長看了一眼在講臺上講課的王老師,輕輕一笑。

畢竟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怎麼可能比得過執教十幾年的老教師?

胡校長對王老師還是有信心的。

既然王老師已經起來了,也時候去捅捅滎州七中的屁了。

王老師并不知道,因為他‘出了幾道極難的試題’,給胡校長樹立了很大的信心和勇氣。

胡校長不僅在勸孔景鸞撤回轉學的申請,還向滎州七中下了挑戰戰書。

誓要一雪方新亭給地區三中帶來的恥辱。

滎州七中當即回應:“我們歡迎王老師在合適的時間前來七中講課,掃榻以迎。”

當天下午,王老師拿出事先油印好的試卷走進班級:“今天下午,我們進行數學的模擬考試。”

學生們聽了這話,神一振,拿出紙筆開始做題。

看著學生們一個個伏案寫試卷,王老師頜了頜首,背著雙手在班級里巡邏。

走到孔淵渟和孔墨妙邊時,他停下幾秒,看到兩個學生額間的汗水,過一抹淡淡的笑意。

連我的題都做不出來,我看你們還轉學不轉學?

王老師在班級里緩緩踱步,笑意淺淺。

Advertisement

考試完畢后,孔淵渟和孔墨妙的表有些呆滯。

做真題冊打擊就罷了!

怎麼王老師也厲害起來?

下課后,兄妹倆并沒有出去,而是坐在一起討論今天的試卷。

“哥,這試卷的題目好刁鉆……”孔墨妙吹了一下額上的劉海,小眉皺得極

孔淵渟沒有說話,而是低頭看著題。

難道,他們轉學的想法錯了?

難道,他們應該留在地區三中?

孔氏兄妹在努力做題解題的時候,本班的學生把今天的試卷說給其他班的學生聽。

“我們王老師今天出的題好厲害,不僅我沒做出來,孔淵渟和孔墨妙也沒做出來。”

“尖子生竟然也有做不出來的題?快抄出來讓我看看。”

學生們將題型默寫出來,其他班級的學生一看就懵了:“這題真的好難。”

“這是什麼題?”有學生翻了翻書本,“沒找到。”

“可能是王老師自己想出來的題,哎,以后我們班的日子要難過嘍,天天做這樣的題,太讓人瘋狂了。”

隨著學生們的議論,王老師出了幾道難題的事傳遍全校。

其他幾個班的數學老師急忙過來找王老師:“王老師,你出的題能不能讓我們抄一下?”

這種被人圍繞被人崇拜的覺,王老師已經很久沒到了,他矜持的笑笑:“等我批改完試卷以后,你們再抄題吧。”

“好的好的,我們不急。”幾個數學老師拿過來試卷,一道題一首題的往下看,在看到一道習題的時候,大家同時愣了一下,“這是什麼題型?”

王老師看都不看,隨口回答:“這是我新創出來的題。”

“哦……”幾個數學老師點了點頭,繼續往下看,一邊看一邊贊嘆,“這題出得真不錯,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把整個高二年紀的知識面全部覆蓋了。”

“果然不虧是高老師!”數學老師們連聲贊嘆。

看到王老師已經開始改題,幾個數學老師不敢打擾,便從辦公室里退出去。

其中一個數學老師回到辦公室,憑著記憶力,把題默寫出來:

有一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細桿ab,長10cm,am段質量與從a到點m的距離平方正比,并且已知一段am=2cm的質量等于8g,試求:

(1)am=2cm一段上的平均線度;

(2)全桿的平均線度;

(3)在am等于4cm的點m的線度;

(4)在任意點m的線度。

“這到底是什麼題型?”數學老師從來沒看過這樣的題,眉頭皺得極

想運用自己所知的公式去解這道題,卻發現不管怎樣,都解不出來。

“這用什麼公式解?”解不出來,數學老師頗為不服。

他拿起高三的數學書和教學大綱,認真地翻了起來:“難道是高三的課程?剛出的教學大綱?”

翻完高三的書,數學老師開始懷疑人生。

何止是數學老師在懷疑人生,王老師班里所有的學生都在懷疑人生。

孔淵渟和孔墨妙開始拼命的回想王老師以前講過的課,卻找不出半點回憶。

“這題,我們是不是沒講過?是不是高三的題?”孔墨妙轉頭看向孔淵渟。

“……”孔淵渟以手支頤,看著這道題,眼神似乎發了狠。

……

“這是一道我們在大學時才學到的微積分習題。”方新亭正在講課。

“為什麼現在讓你們開始學微積分,因為現在大學和高中的課程是鉤的!中間有將近兩年的學習時間差。”

“如果你們現在不先學點微積分,上了大學就會發現,你們聽不懂很多課程。”

“大學講課和高中不一樣,高中是一個班級一個班級的上課。大學上大課的時候是幾個班一起上的,會有幾百個學生同時聽課。”

“臺上授課的講師或教授如果不用話筒上課,坐在后面的人本聽不到。因為上課的人太多,臺上授課者也記不住你是誰,更不會停下腳步等一個人。”

“講完課就會立刻離開,懂不懂是你自己的事。”

“大一聽不懂的課,別指大二會突然開竅。”

“在高中打好基礎,比什麼都強!”

這話說完,不僅學生們在點頭,后面旁聽的很多老師也在點頭。

方新亭是真上過大學的,他說是這樣,肯定是這樣。

老師們雖然沒上過大學,卻也多多聽說過,大學里大課課堂就跟禮堂似的,一層臺階一層臺階的往上。

現在,方新亭的旁聽陣容在漸漸擴大。

不僅有一中的老師,還有二中的老師來旁聽。

甚至還有初中的老師。

來旁聽的老師和上課的學生越來越多,沈校長將兩間教室打通一間大教室,整個高二一班就移到大教室里上課。

教室大了,方新亭說話的聲音要提高,否則后面的人會聽不到。

整個課堂扯著嚨喊,是很傷聲帶的。

沈校長正在想辦法找話筒,找音箱。

幸好,縣里以前給方新亭獎勵的有個收錄機,每堂課都錄音。

從錄音里,他能找到自己講課的不足點。

方新亭聽完后,其他老師會把收音機借走。

一邊聽一邊記錄。

就是有點可惜!沒有當堂旁聽時那種融合貫通的覺。

但已經很不錯了。

一個星期后,小學準備進行期末考試之前,滎州的幾個高中里,突然流傳一張據說很難的試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