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90章 河北道大旱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90章 河北道大旱

長樂王完蛋了。

這年頭,敢謀反的就算是皇帝的親兒子,都逃不過一死。

更何況長樂王只是李世民的堂叔,隔著好幾代。

長樂王雖然死有余辜,但這件事還是引起了長安城的震,尤其是李家的宗室。

儆猴。

現在這只已經死定了,剩下的猴自然要蹦跶幾下,哪怕幾聲。

很快,一則“韋氏有天下”的流言,在長安城中流傳開來。

聽到這條流言,韋義節當天就到皇宮里跪下了,連帶著韋貴妃也在后宮面壁自省,不敢踏出院門半步。

倒是韋安平聽到這則流言后,忍不住大笑起來。

“這招也太低級了。”

這不就是在挑撥離間,說李世民什麼事都聽姓韋的,將來天下遲早也會姓韋嘛。

這種低級的謠言,韋安平甚至都懶得去理會。

果不其然,第二天宮中就傳出特旨,擢升韋義節為禮部侍郎,封襄城縣公。

與此同時,后宮的韋貴妃因為“滿盈為誡,謙揖居心,賓無虧,始終若一”,追贈韋貴妃已逝的父親韋圓為徐州都督。

兩道封賞一出,這條流言頓時就煙消云散了。

但李世民顯然并不想就這麼過去,又過了幾天,宗室李博乂遭到訓斥,并且從蜀王降爵為劍南郡王。

Advertisement

原因是妾數百,皆羅綺,食必粱,朝夕弦歌。

換句話說,就是驕奢逸!

這道降爵命令一出,長安城里的宗室再也沒有了聲音。

在韋老莊的韋安平,聽聞了這道命令,忍不住嘖嘖稱奇:“乖乖,我還以為二十八個就已經夠多了,哪知道竟然還有好幾百的……”

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吶!

兩件事過后,長安城的暗流終于平靜了下來。

但韋安平很清楚,這肯定不是結束,那些人還在等待一個時機。

四月。

隨著天氣的回暖,大唐的土地上,到都開始了春耕播種。

田靈竹特意跟學堂請了半個月的假,專心在試驗田里種植各種糧食、果蔬,還有韋安平特別代的棉花。

韋安平也特意去看了一次,發現原本禿禿的田地里,此時已經長滿了各種苗,頓時欣不已。

種田的覺,就是讓人心安吶!

怪不得后世的航天人,就算到了太空都想要種菜……甚至還打算在火星上種菜。

這就是華夏兒自古以來的好吧。

回來之后,韋安平就被召宮中。

“陛下,有什麼事?”

殿里,韋安平一見到李世民,就發現他似乎十分著急,而且還帶著一點煩躁。

看樣子,應該是遇到問題了。

“河北道傳來消息,大旱!”李世民嘆氣道。

“這麼早就出現旱災了?”

韋安平頗為詫異,他知道貞觀初年確實多災多難,但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

如何?多大災面積,多到影響,需要什麼資支援?”

“呃……況,還未上報。”李世民不好意思道。

“河北道的員是干什麼吃的?”韋安平沒好氣道:“難道上報的奏折里,就‘大旱’兩個字?”

“先生莫急。”

李世民手道:“河北道的旱,自有當地理,朕擔心的不是這個……”

“是怕有人借題發揮吧?”韋安平一聽這話就明白了。

幽州也屬于河北道,之前燕王李藝叛,就攻下了幽州,對當地造了不小的傷害。

如今河北道再次遭災,肯定會有人借題發揮,把災難歸結到皇帝的“德行”上去。

“不錯!”李世民點點頭,擔憂道:“先生恐怕也要遭人攻訐。”

“我?”韋安平眉頭一皺:“那些家伙又打算造什麼謠?”

要攻擊他,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順著之前的“韋氏有天下”的謠言,擴大打擊,持續發酵。

“朕也不知道。”李世民搖頭苦笑道:“但朕已經聽到一些風聲,先生最近還是低調一點吧。”

“不行!”

韋安平堅決反對道:“這時候低調,對方又不會放過我,還不如繼續高調做事,讓天下人都看到我們的行呢。”

他很清楚,自己站在這個位置上,就已經得罪了許多人。

不管他怎麼做,該來的攻擊總是會來的。

你越低調,越不想惹事,別人就會越想踩你一腳,而且還會得寸進尺,不得把你踩死。

“先生難道不怕嗎?”李世民疑道。

“有什麼好怕的?”韋安平淡定一笑:“正不怕影子斜,只要陛下還相信我,我就無所畏懼!”

“好!”李世民聞言大喜。

“還是先說說救災吧。”韋安平撇了撇道:“河北大旱,雖然有地方員做事,但陛下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朕知道。”李世民點頭道:“朕打算減免災地區的稅賦,在調撥部分糧食,用于救濟災民。”

“這辦法……”

“怎麼?”

“太老了。”韋安平搖頭嘆氣道:“陛下最近不是在跟大臣們商議制定五年計劃嘛,難道就沒有一份新的應對旱災的應急計劃?”

“呃……還沒商議到這個。”李世民實話實說道。

他跟大臣們商議五年計劃,都是從軍國大事開始的,最先商議的肯定不會是救災這種小事。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只要部穩定,一點小災小難本不算什麼。

再不濟,還能苦一苦人民……

韋安平雖然聽得不爽,但其實也能理解。

“那就現編一個吧。”

“啊?”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后點頭道:“好,朕這就召集大臣前來議事。”

半個時辰后,君臣齊聚太極殿。

李世民開門見山,直接說道:“河北道大旱,朝廷需拿出一個應急方案,眾卿可有什麼建議嗎?”

“陛下,臣認為應當先調查,再做打算。”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眾大臣紛紛同意。

“然后呢?”李世民再問:“使者一來一回,至要大半個月的時間,朝廷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臣認為,應當發布詔令,減免災區賦稅。”

“臣以為,應當停止災區徭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