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65章 關門,放先生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65章 關門,放先生

兒出生,韋安平干脆不出門了。

但他卻沒想到,到了中午時分,閻立本主登門拜訪,而且還帶來了另一個人。

“見過郡王!”

會客廳中,韋安平見到了來訪的兩人,二人紛紛起向他行禮。

“閻匠,這位是?”

“這位是將作大匠竇璡(jin一聲)竇之推。”閻立本連忙介紹道。

“在下竇璡,見過郡王!”竇璡也連忙自我介紹道。

“原來是竇大匠,久仰久仰!”

韋安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其實本不認識!

不過,竇璡既然是將作監大匠,那就是閻立本的頂頭上司,他倆一起登門,肯定是跟房地產和建造司有關吧?

“二位……”他正想詢問。

竇璡卻率先開口道:“我等登門拜訪,主要是想了解郡王對于建造司的看法。”

“我的看法?”韋安平驚訝道:“難道陛下不同意嗎?”

“陛下的意思是,民間的房子應該由民間自發建造,不應由將作監手。”竇璡簡單地說了一遍。

“我明白了。”韋安平聽完后,不由得點了點頭。

李世民的這句話,確實很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

也就是府可以引導,但不應該干涉民間的發展,最好放任自流,只管收稅就行了。

Advertisement

這也算是黃老思想的一種現。

西漢前期,朝廷都是這種思想,到了后來才逐漸改變。

李世民準備認老子做祖宗,當然也要學習老子的思想,效仿西漢初年的治國方略。

想通之后,韋安平又看了竇璡和閻立本一眼,問道:“那二位的意思呢?”

“我與陛下一樣。”竇璡立刻回答道。

“我……”閻立本猶豫了一下,搖頭苦笑道:“朝堂上的意思都差不多。”

他沒說自己的想法,因為說了也沒用……朝堂上都是一個意思,他一個小小的將作匠,說話又能有什麼份量呢?

“這點我不同意!”韋安平搖頭道:“民間自家的房子,確實可以由自家去蓋,但工業園的房子顯然不僅僅是住人那麼簡單。”

“這是工業園的規劃,屬于未來計劃的一部分。”

“必須要由朝廷來帶頭。”

“先生為何不親自向陛下述說?”竇璡疑道。

“我覺得這種事本不需要我來說。”韋安平嘆氣道:“哪知道竟然這麼多人不懂。”

“……”

竇璡和閻立本都沉默了。

你這一句話,把朝堂上的諸位大臣都罵了一遍啊!

“算了,還是讓我親自去找陛下說清楚吧。”韋安平又嘆了口氣,道:“至于將作監,若是無法配合的話,我就自己立一家建造鋪好了。”說罷,他立刻擺出一副進宮面圣的姿態。

“竇大匠,不如同去?”閻立本小心翼翼問道。

竇璡想了想,點頭道:“好吧,那就與郡王一同進宮面圣。”

半個時辰后,三人一同在甘殿見到了李世民。

看到三人同來,李世民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你們是為了建造司的事吧?我就說先生肯定不會答應的。”說完,他一下子笑了起來。

“這麼說,陛下也不同意朝堂的看法?”韋安平驚訝道。

李世民一臉苦笑:“朕確實不同意,但奈何朝堂諸臣眾口一詞,朕也沒辦法說服他們,只好請先生來給他們講道理了。”

“呃……”韋安平頓時一愣,怎麼覺有種“關門,放先生”的覺?

難道以后遇事不決,都要我親自來講道理嗎?

不過仔細一想,不管是工業園,還是房地產,都是十分新穎的東西。

大唐的君臣基本上聽都沒聽說過,又怎麼知道該如何去做呢?

這種況下,大多數人的選擇肯定是偏向保守,也就是保持原樣……在后世的朝代,這就“祖宗之法不可變”!

想到這里,韋安平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在說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說一個故事。”

“哦,先生請講!”李世民連忙說道。

“陛下應該知道,我在前不久剛收留了一批墨家弟子。”韋安平侃侃而談道。

“不錯,此事確實有侍向朕匯報。”李世民點點頭。

長安城里發生的事,他可以大半不知道,但卻不能不知道韋老莊里發生的一些事

“那陛下也應該知道,墨家還有多人,又是如何走向窮途末路的吧?”韋安平又問。

“三十一人。”李世民答道:“聽說是因為,跑了一大批人,剩下的活不下去,才不得不走出居之。”

“其實還有近親通婚,導致后代銳減,并且大多患疾病所致。”韋安平補充了一點,隨后又搖頭道:“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墨家的傳承。”

“墨家思想從墨子時代傳承至今,總比朝堂諸公的家族傳承要更加久遠吧?”

“確實。”李世民點點頭,但又皺眉道:“先生到底想說什麼?”

“我想說的是,墨家的思想已經在我的指導下,開始改變了。”韋安平淡然道。

隨后,他又將那天與方楚、方球的對話,簡單地復述了一遍。

聽完之后,李世民當場沉默了。

竇璡則一臉震驚地看著韋安平,仿佛不認識他一樣。

閻立本也是瞪大眼睛,從沒想過,先生的想法竟然如此激進,但卻有理有據!

過了許久,李世民才從沉默中醒來,深深地看了韋安平一眼。

“先生的意思是,大唐的朝廷也要像墨家思想一般,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跟上時代的變化?”

“不錯!”韋安平用力地點點頭:“這就是我要說的!”

“如何與時俱進?”李世民又問:“不斷更新……莫非要裁撤一批老臣?”

“陛下不可!”

話剛說完,竇璡就大聲反對:“老臣乃朝堂的中流砥柱,國之柱石,不能沒有啊!”

“陛下,臣也不贊同裁撤老臣。”閻立本跟著附和道。

“陛下!”韋安平也站出來說道:“其實我說的新,并不是指人的年紀,而是思想上的新。不斷更新,更新的是思想,人的思想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變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