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26章 活字印刷術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126章 活字印刷術

“油墨呢,油墨有沒有什麼改進?”韋安平繼續問道。

“油墨不需要改進,以前那些就夠用了。”褚亮說著,從旁邊拿出一碗油墨遞給韋安平。

他說的以前,指的是之前的雕版印刷。都是印刷,用的油墨自然相差不多。

韋安平也不懂什麼樣的油墨算好,畢竟這是印刷用的,跟手寫的墨還是有差別的。

但他還是裝模作樣地看了看,又聞了一下,再點頭。

“行吧,既然都準備好了,就現場印一下讓我看看。”

“先生想印什麼書?”褚亮問道。

韋安平想了想:“就印《齊名要》吧,三種活字各印十份,我要看看效果。”

“好的,請先生稍等。”褚亮應下后,連忙去吩咐工人開工。

片刻后,早已準備好的工人紛紛行起來,三名工人手持書本,開始按照書的容挑選字模,另外幾名工人在準備銅板,隨后在銅板上涂滿藥蠟油,接著放到火上將其烤至融化。

過了好一陣,選好字模后,工人便將其放烤好的銅板里,按照順序排列整齊。

接著將銅板拿出來冷卻,讓上面的活字徹底固定下來。

接著,又開始準備油墨,將一大碗油墨慢慢化開,又往里面添加了幾樣東西。

Advertisement

制好油墨,那邊的銅板也冷卻完畢。

隨后將油墨往字模上刷一層,保證每個字都染上了墨,接著鋪上一張白紙,用刷輕輕拓印。

最后將白紙揭下,就得到了一張印好的書頁。

工人的手速很快,幾分鐘就印好了三十份書頁,然后統一拿給韋安平過目。

他仔細的看了看,隨后十分滿意地點頭道:“很好,你們做得很不錯!此事我會上報陛下,到時候所有人都有賞賜,但此技不能泄出去,否則別怪律法無!”

他倒是不怕被別人學會,就怕被小日子學去,然后傳回倭國。

畢竟,這可是改變時代的技,作用堪比火藥!

決不能讓外國人學去。

想到這里,他忽然冒出一個想法:既然怕被小日子學去,那為什麼不把小日子趕走呢?

“對,得找個理由把番邦的使者趕回去,免得以后發明點新技,都要像防賊一樣!”

大唐的技,對于周邊的番邦小國來說,絕對是世界頂尖的。

幾乎所有的番邦小國,都想要從大唐學習技,但大唐不能白白教它們……沒點好怎麼行呢?

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因為太過大方,把所有前來朝貢的番邦小國都看做自己人,毫不吝嗇地送人、送技,最后自己得到了好名聲,但子孫后代卻吃了大虧。

韋安平雖然提醒過一次,但李世民恐怕還沒想到這麼多……畢竟,他肯定不如韋安平看得長遠!

“你們先在這里印著。”韋安平想了想,對褚亮道:“將整本《齊名要》都印出來,然后裝訂冊送到皇宮里。我還有些事,現在就要去找陛下。”

“是。”褚亮連忙點頭答應。

離開印刷,韋安平直奔皇宮而去,沒過多久就見到了剛剛下朝的李世民。

“陛下,活字印刷功了。”

“哦,這是好事啊。”李世民點點頭,本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

“陛下,我想請你把那些番邦使者,統統趕走!”韋安平又道。

“趕到哪去?”李世民奇怪道。

“哪來的,滾哪去!”

“為何?”李世民眉頭一皺,覺得事有些不簡單。

畢竟,先生很用這種語氣說話……肯定是生氣了!

“因為活字印刷。”

“它很重要?”

“跟火藥一樣重要!”

“啊!”李世民微微一驚,忍不住問道:“此真有那麼重要?”

“我就這麼說吧,有了這個技,只需要三、五個練的工人,一天就可以印出上百本書籍。”韋安平侃侃而談道:“這項技的出現,意味著以后的讀書人將再也不會缺書本,意味著士族門閥對知識的壟斷徹底結束。從今以后,只要家里稍微有點錢,就可以買得起書,就可以讀書了。”

“還有,這項技直到后世的八十年代都還在使用!”

“嘶嘶!”李世民倒吸一口西北風,讓全球變暖了0.000c。

“是朕目短淺,差點錯怪了先生!”他連忙道歉道:“這項技竟然能用一千年,難怪先生如此看重……”

“重點不是這個,是所有人都能讀書了。”韋安平糾正道。

“啊對對對。”李世民一陣點頭:“朕之前還擔憂天下讀書人太,不能為朝廷效命,看來朕的擔憂有些多余了。”

“所以陛下知道它的重要了吧?”韋安平撇道:“若是讓番邦小國學去,他們的國家也可以一下子多出許多讀書人,還能把大唐的各種技和制度都學去,過不了多久就會強大起來。”

“陛下可知,番邦小國強大起來以后,首先會做的事是什麼?”

“是什麼?”李世民疑道。

“咬大唐一口!”韋安平滿臉嚴肅道。

“他們敢!”李世民聞言不忿道:“哪個小國敢忘恩負義,不顧大唐的恩威?”

“哪個小國都是忘恩負義。”韋安平嗤笑道:“后世有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聽到這句話,李世民一下子沉默了。

韋安平卻沒有停下,而是繼續道:“一旦大唐開始虛弱,周邊強盛起來的小國就會撲過來,狠狠地咬住大唐,撕下大唐的……到時候,我們教會他們的每一項技,都會為捅向大唐的尖刀!”

“豈有此理!”李世民氣得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所以陛下明白了嗎?”韋安平冷冷的問道。

“呼……朕明白了!”李世民長長的吐了口氣,仿佛經歷了一次漫長的掙扎。

韋安平的一番話,確實讓他改變了許多看法。

“朕這就下旨,讓高句麗、新羅、百濟,還有倭國的使者滾出大唐!”

這幾個國家都是遠離大唐的海外之國,將來也不會在大唐的手上,與其讓他們白白學走技,不如讓他們滾得遠遠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