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驕子 第323章 內亂難平

《寒門驕子》 第323章 內亂難平

建安皇帝跳樓死了,忠于他的那些臣子們一下子失去了神支柱。

然而,很多支持建安皇帝之人,仍然不肯歸服于唐王。

高遠與鄧修齊最終率領一部分殘余力量逃出了皇宮,順帶還帶走了皇帝早就準備好的大量國庫與帑錢財往京城北門逃走。

陳繼華帶來的三十萬軍隊,雖然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但也只剩下不到二十萬人了。

他想命令士兵對高遠他們進行追擊。然而,他的后有比他們人數還多的降兵等著他們納降。

一旦不顧這些人,去追擊高遠和鄧修齊他們,又擔心那些剛剛已經投降的人逃跑或者反抗。

而且,那些忠于建安皇帝的三千林軍和大量士兵,還在抵抗之中。

一萬鐵甲兵雖然戰力驚人,但人數擺在那里,他們也只能一直不斷地箭,一個個早已疲憊不堪了。

陳繼華只得下令,派部分鐵甲兵進行追擊,其余人全力進行納降,收繳這些降兵的武

鐵甲兵著鐵甲,為了箭的準確度,都是步兵,奔跑追擊顯然不是他們的強項。

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高遠他們幾萬人趕著大量馬車逃出了北門。

接下來,就是善后理了。

唐王下令,先將所有朝中大臣全部控制起來,此時,昔日高高在上的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了喪家之犬,等待著新皇對他們的置。

不久,唐王陳繼華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一些明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之人,見到陳繼華之后,一個個破口大罵:“賊子,你為皇室嫡子,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生靈涂炭,率領反賊攻打朝廷,遲早有一天,你也不得好死!”

Advertisement

“你以為把建安皇帝死了,你的皇位就能坐穩嗎?韃靼軍正在攻打山西,各地民變四起,還有凌州的葉小,暗中擁有大量私兵。大榮本就危急存亡之時,你不幫著朝廷平,反而趁機奪位,你這是倒行逆施,陳氏列祖列宗也不會原諒于你。”

“賊子,我等了你的階下囚,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可大榮必亡于你手……”

……

唐王陳繼華也不與這些人爭辯,只是大手一揮,喊道:“將這些執迷不悟之人拖出去,斬了!”

立即一大批早準備好了的劊子手,來到了這些人之間,按照唐王的指示,一個一個被拖到午門之外,進行斬首。

有人繼續破口大罵,有人嚇得跪地求饒。

但還是有一部分朝臣,之前就答應歸順唐王的,紛紛跪地稱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新皇盡早登基。

午門外,人頭滾滾,河,正所謂王敗寇,一朝天子一朝臣。

……

陳繼華披上了龍袍,終于坐上了龍椅,年號承平,號承平皇帝,取持久太平之意。

這一天是建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又稱承平元年六月十八日。

年號承平,外面卻一點也并不太平。

鄧修齊與高遠率領幾萬人到了三岔口附近,與前來勤王的濟南府等兵集結,一下子又有了十五萬余人,十來門佛朗基炮,號稱討逆軍,稱陳繼華是天底下最不孝的逆子,一定要替建安皇帝報仇。

鄧修齊又命人去調正在趕往山西準備應對韃靼的軍隊回來。

還有其他一些勤王的隊伍也陸續加到了討逆軍。

……

唐王陳繼華想立即舉行登基大典,可大榮境還沒肅清那些反他的人,大部分地方還沒有在他的控制之下,尤其是三岔口的十多萬軍隊還在虎視眈眈。

新皇的政令和旨意都無法傳到大榮各地,只在一個京城之稱帝,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因此,在嚴鶴齡等人的建議之下,新皇既已登基,登基大典不如等肅清境反賊之后再舉行。

再說凌勝的軍隊還在趕往山西的途中,接到飛鴿傳書之后,只得又轉道前來三岔口,加鄧修齊的討逆大軍。

此時,承平皇帝深無力,目前他擁有的,也就是京城四十多萬軍隊,其中一大半還是投降過來的降軍,并不是穩定因素。

面對三岔口十多萬軍隊,還有獲知凌勝率領近二十萬軍隊正在趕往三岔口。

承平皇帝只得趕想辦法向各地求援,請其他地方趕快派兵幫助他拿下三岔口。

葉小也收到了新皇帝的求援信。于是他派岳彪率領五千人,其中包括三千五百凌州府兵和一千五百名同心軍,著鐵甲,手拿連弩,前往三岔口。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那一千五百同心軍中有王二麻子的三百狙擊手跟著。

岳彪的人在距離三岔口六十里地的地方屯兵駐扎,并不與敵人直面接

對于岳彪的這支軍隊,高遠與濟南府的巡王福開建議趁著他們人,先一舉將他們消滅,再等到凌勝的十八萬人到來之后,一起前往攻打京城。

可鄧修齊看到過凌勝發往京城的軍奏報,知道這支軍隊的戰斗力,不想輕易與他們發生沖突。

不過,為了穩定軍心,也并沒有把這支軍隊的強悍戰斗力跟其他人說。

只是勸告道:“諸位,那凌州軍隊不過五千人,他們既然在離我們六十里地的地方就沒有前進了,說明他并不想與我等為敵。派兵前來,也只是因為凌州屬于那逆賊范圍的軍隊,不得已而為之,我們只要派人盯住就行,只要他不對我們發起進攻,我們就不必節外生枝。”

眾人覺得有理,便不再去管岳彪的這五千人。

而京城的新皇帝聽說葉小已派兵五千到了三岔口附近,心里大喜,立即派之前在攻擊京城之時立功的鐵甲兵首領蔡伯勛,率二十萬軍隊前往三岔口剿滅這幫反賊,其中有五千名鐵甲兵。

很快,鄧修齊收到斥候傳來的消息,承平皇帝派出二十萬大軍,正趕往三岔口。立即與眾人商討應敵之策。

高遠悉這支軍隊那鐵甲兵的厲害,主張于半路之上,在山中埋伏十門佛朗基炮,其余人都不用管,一定要用這些火炮轟死那些鐵甲兵,他們才有取勝希

可這一手早就被蔡伯勛猜到了,一方面,蔡伯勛在行軍過程中并沒有讓鐵甲兵都穿著鐵甲行軍,而是全部藏于糧草之中一起運往前線。

另一方面,派出大量高手充當斥候,搜查敵方斥候。

很快,這些高手們就與對方專門防止佛朗基炮暴的斥候對上了。

大戰沒有開始,斥候之間的戰斗卻開始了。

這些戰爭都是發生在樹林之中,雙方投的兵力都不

最終,討逆軍藏在樹林之中的佛朗基炮還是被蔡伯勛發現了。

在斥候的指引之下,蔡伯勛命令炮兵直接朝著樹林之中開火。雙方火炮對戰一陣之后,高遠的炮兵隊伍不得不進行撤離。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