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大理寺小飯堂 第163章 夫妻肺片(二)

《大理寺小飯堂》 第163章 夫妻肺片(二)

第163章 夫妻肺片(二)

蘇丹生!

看著傅駙馬想也不想便驚呼了出來,魏服神凝重:沒想到幾年前死去的那個蘇丹生竟同朝安公主有關!

看著魏服同林斐變了臉,似是怕兩人不信,傅駙馬還道了不當年的舊事:“我見到的就是他。他同那些郎君,也同……”說到這裡,傅駙馬面尷尬之,輕咳了一聲,頓了頓,還是說了出來,“也同我不大一樣,看到朝安也未有多尊重,那副恃才傲、斜著眼睛看人的樣子,卻很得朝安喜歡!”

說到這裡,傅駙馬又幹咳了一聲,道:“他……他還訓斥過我,道若是我,早就和離了,不會留在這府裡這窩囊氣。”

既然說了,傅駙馬便乾脆繼續說了下去:“我心中自是不服的,我家族落敗,真和離了,怕是連吃飯都問題,如何過得下去?況且他自己都是朝安的幕之賓,那副高傲的樣子委實讓人很是不喜。當時,我便想以朝安的子,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的。果然,有一日夜裡,他同朝安似是發生了爭執,聽府裡的人說,裡頭髮出好大的聲響,不多時,那人便匆匆走了,朝安第二日都未見人,不過聽邊的侍婢道朝安臉上、手上都了傷,那些時日的臉都很是難看,一連半個月,臉上連笑意都沒有!那人自那日之後也沒再來過了。”

聽到這裡,魏服忙問:“此事是什麼時候的事?”

Advertisement

看來大理寺的人要問的日子了,傅駙馬認真的想了半晌,道:“我記得那事發生在我生辰後沒幾日,所以當是五年前六月初七之後的兩日,當是初九。”

“五年前六月初七之後的兩日,當是初九”這句話一出,魏服心中便一記咯噔:高句麗使臣當年便是那個時候來的,蘇丹生的案子就發生在當年的六月初十,是在初十早上被人發現死在行館裡的。

所以,蘇丹生同朝安公主發生爭執的當晚,回到行館之後沒多久便死了!

這會是巧合嗎?魏服不相信有這樣的巧合,朝安公主極有可能同蘇丹生之死有關。

待到傅駙馬走後,魏服溫林斐:“林卿,可要將朝安公主帶回審問?”

以傅駙馬的口供,這位朝安公主便已是蘇丹生之死中最大的嫌疑人了,大理寺自是能將人帶回來關押的。

林斐想了想,搖頭道:“且等等,”說到這裡,林斐眉心微微蹙起,“我覺得蘇丹生的行爲有些古怪,我想先查查這個蘇丹生。”

說著,林斐再次低頭看向手中的畫像:畫像上的人眼神倨傲,若非那種傲氣委實太過明顯,大理寺當年的畫像小吏怎能將這眼神描畫的如此細緻?

畫像中人傲氣的眼神同傅駙馬口中的“囂張”“恃才傲”是對得上的,連同傅駙馬說的,蘇丹生勸傅駙馬‘和離莫窩囊氣’這鄧華,也似是那等囂張傲氣之人會說出的話。

不管是畫,還是傅駙馬口中的描述,以及他的行爲,都坐實了他的“傲氣”。一個如此傲氣之人又怎會來做朝安公主的幕之賓?難道還當真如傅駙馬所言是“真的喜歡”?

林斐搖了搖頭:若沒有那羅教的圖騰,倒也並非不可能。可眼下,有了這羅教的圖騰,比起“真的喜歡”來,蘇丹生的所作所爲倒似是在刻意接近這位朝安公主纔是!

這個蘇丹生……

“他來長安前是當地赫赫有名的才子俊才,因著是個傲氣的,做事也不低調,是以當地不人都認得他。當真要做什麼事,瞞過那麼多人的耳目也是極難的。”當年記錄這件案子的小吏被來回憶了一番當年的形,“來了長安之後,還是那般恃才傲,同人比詩比才,談論文章政見,有人罵他張狂,卻亦有不人覺得才氣至此,張狂些也無妨,甚至還認定他必當年三甲。”

後來……便沒有後來了,蘇丹生死了。

“他家裡人問詢趕來長安,又急又氣,一開始險些大鬧了大理寺,說定要爲蘇丹生的死討個說法,再之後……”小吏說到這裡,卻攤了攤手,做無奈狀,瞥了眼皇城的方向,下意識的低了聲音,“聽聞是先帝那裡……總之,這個案子莫名其妙的就封了。”

這一封便封了五年,直到如今新帝登基,卷宗被林卿從庫房裡提了出來。

“他家裡人後來就這麼回去了?”林斐問小吏,“可曾說什麼了?”

這個案子,卷宗上記錄的不多,連蘇丹生本人的境況都得很,更莫提他的家人了。

小吏搖了搖頭,無奈道:“咱們大理寺都……更別提他一個地方豪族了。”

蘇丹生的族裡再如何痛心也知曉不能違抗君命,便只能回去了。

“因著蘇丹生那一輩其餘人都早早丟了書從商去了,是以蘇丹生這一死,這地方豪族待到再開始培養子弟怕是說也要十年八年。”小吏說到這裡,卻突地頓了頓,又道,“聽聞他人雖狂了點,卻確實有大才,當時還是有不人賞識他的。”

至於是什麼人……小吏搖了搖頭,道:“這我便不知曉了,想來多半是當年那一屆的考、監考員之流的吧!”

不過科考每隔幾年便有一次,一個蘇才子死了雖然可惜,卻總有新人出現,這些員自也不會爲了一個無親無故的蘇丹生跑去做什麼,頂多惋惜慨一番罷了!

“哦,對了,蘇丹生的父母我前兩年遇到過,”小吏說到這裡,臉一紅,語氣中不自覺的帶了幾悵然,“我因著記錄案子,倒是同那蘇丹生的父母同蘇丹生的妹妹打過道,他妹妹很是可,人又聰明,實不相瞞,真真人有些喜歡。”

可也僅止於此,人家是爲了兄長的死進京的,他也不能如何。案子因草草收場,他們一家離京突然,這一腔單相思便也只能就此打斷了。

再之後便是兩年前了。

“因著的緣故,我對蘇丹生的父母也有些印象,前兩年在長安街上遇見他們時我心中還有些歡喜,以爲可以續一續前緣,卻不曾想……”小吏悵然道,“聽聞妹子在兄長死後不久便被族裡安排了一樁親事,嫁給了一位商戶。錯的,那商戶來了長安做生意,有了孕,卻在生產時難產出了事,蘇丹生的父母進京便是爲了兒的事。”

“短短幾年間,蘇父蘇母痛失一對兒,頭髮都白了,我瞧著很是難過,如今想到那位蘇姑娘時還有些痛心呢!”

看著面前這小吏惆悵的樣子,魏服同林斐對視了一眼,沒有打斷他的惆悵,走到了一邊。

這段過往著實“惋惜”了些,卻也錯的,記錄了那麼多案子的小吏記住了蘇父蘇母,讓他們得知了蘇家的境況。

“蘇父蘇母如今的況很是不好,”林斐說道,“這一切便是從蘇丹生的死開始的。”

若是蘇丹生沒死,蘇家怕是另一幅景了。

(本章完)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