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閒散王爺 第二百六十章發現棉花

《大唐閒散王爺》 第二百六十章發現棉花

李世民難過地說:

“父皇住在太極宮中,我來回上朝都能看見父皇,我心中很是高興。

等父皇病好了,兒自就退位,把皇位還給父皇,請父皇繼續做皇帝。”

李元景看李淵臨死吐真言,李世民卻還一副孝順兒子的樣子,他就趕話:

“父皇你不用擔心,我們一定會治好你的病的,二哥對你拳拳之心,日月可鑑,你就不要多想了。”

然後李元景對孫思邈說:

“孫老神仙,你先給父皇開幾副藥,讓父皇吃了之後,看看況再說。”

孫思邈聽了,就用旁邊太醫的紙筆,給李淵開方。

李元景給李世民示意,二人走出李淵的房間,在皇宮中隨意走著說話。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人的大腸起始部分有一段稱爲盲腸,盲腸尾部稱爲闌尾,如果盲腸中進了瓜子等腸中異,堵塞闌尾管腔,或者闌尾系過短,導致闌尾扭曲、闌尾中生了寄生蟲,堵塞了闌尾腔等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闌尾發炎,這就是腸癰。

腸癰如果用藥控制不住,那就會化膿、染整個腹腔、臟,令所有的臟全都壞死。

李世民問李元景,如果腸癰用藥控制不住,就沒有辦法了嗎?能像剖腹產那樣做手嗎?

Advertisement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當然可以做手治療腸癰,並且做手把闌尾切掉是治療腸癰的最好的辦法。

“只是……”

李元景言又止,李世民奇怪地看著李元景:

“六弟,做手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李元景說:

“二哥,做手自然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父皇吃得較胖,肚子較大,做手風險就更大了。

而給父皇做手,一旦出現什麼風險,肯定會有許多朝廷員、甚至大唐百姓們生事,要求二哥懲罰我。

到那時,即使二哥不願意懲罰我,也很難頂住力。

並且朝中還有人時時刻刻盯著我,想找到我的錯

再則,二哥……”

李世民看李元景吞吞吐吐地,就說:

“六弟,現在在這兒就我們弟兄兩個,你有什麼話都可以直接和我說。

現在我們兄弟們大的就剩我們兩個了,我非常希我們兩個能親無間,無話不談,同心協力把大唐治理好。

至於你說的給父皇做手有風險,只要我們盡心盡力了,手即是有了什麼風險,我們也做到了問心無愧。

父皇是我們的父皇,不管手結果怎樣,只要我們兩個不說什麼,別人誰敢說什麼?

我在這裡向你保證,不管手結果怎樣,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不會埋怨你,更不會因此懲罰你。”

李元景自從穿越過來之後,就打算抱李世民的,做一個逍遙閒散的王爺,既然抱,就要有抱的技巧和覺悟,和多走、多流、多彙報思想,讓能一眼看穿自己,看到自己的忠心,對自己特別信任,那就會特別關照自己、庇護自己,自己就能安全、逍遙、閒散地快活生活。

當然李元景之所以準備抱李世民的,也是因爲他知道李世民是一位千古明君,公正賢明,一心爲了大唐百姓,如果他穿越的是一個暴君統治的王朝,那他肯定不會這麼自甘下賤地抱人

雖然李淵是六皇子的父皇,但和後世穿越過來的李元景關係可不大,並且相比李世民,李淵的能力差遠了,現在李世民是皇帝,李淵只是太上皇,李元景自然要站在李世民的立場上。

於是李元景對李世民說:

“二哥,我是你的弟弟,我有什麼想法都會告訴你,不管這想法是對還是錯……

做手救治父皇,風險很大,如果手失敗,不但我,即使二哥也會到世人的非議。

而如果不給父皇做手……對二哥……也不是什麼壞事……”

李世民一開始就沒有聽懂李元景說的對他不是什麼壞事是什麼意思,但轉眼他就想通了,他有些生氣地對李元景說:

“六弟,你怎麼能這樣想?

父皇可是我們的父皇,他有病了,我們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給他治療,我們怎麼可能有別的想法?

是的,玄武門之變,我殺了大哥和四弟,但那件事,六弟你也知道,我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

大哥自私、貪婪,只盯著皇位,眼中本沒有大唐百姓,如果讓他做了皇帝,很可能又是一個隋煬帝,大唐百姓肯定會遭殃,父皇打下的江山,也有可能很快就被推翻。

並且如果大哥做了皇帝,許多爲了大唐出生死、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名將也會被他清除掉,這些人爲了大唐,浴戰,大唐建立了,卻把他們清除掉,實在令人寒心。

並且,六弟,你不知道,玄武門之變之後,我每每想起大哥、四弟,我就心如刀絞……

六弟,我們以後再也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了!”

李元景聽了,心說,二哥啊,陛下,你說得好聽,可你不知道,以後,你信任的長孫無忌將會把多皇子、皇孫死、貶謫!

李元景對李世民說:

“二哥,你既然這樣說,那我們就全力救治父皇。

我們去看看孫老神仙怎麼說,如果他說用藥不能保證治好父皇,那我們就給父皇。”

李元景和李世民二人邊說邊走,不知不覺間走到了花園中。

李元景邊走邊看,忽然,他發現——

花園中,種著一些棉花!

真的,是棉花!

李元景欣喜若狂!

棉花啊,後世千百年來,民衆最主要的寒、遮

棉花對民衆的作用,幾乎不亞於米麪的作用!

工業革命,最初就是從紡線、織布開始的,珍妮手搖紡紗機、凱伊飛梭技……

李元景知道,棉花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傳中國的,但那時大多數都是在邊疆種植,而大量傳地是在宋末元初時期。

因爲棉花最初傳中國時,人們並不懂怎樣棉籽、彈棉花、做棉被、紡線、織布,因此,那時人們種棉花,本不知道棉花可以做棉、棉被、服,僅僅是把棉花當一種花卉觀賞。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