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夫你要知道,救治一人,十人,百人,甚至是上千人也依然是小醫之道,如若想要名垂青史,為后人所敬仰的大夫那必須行大醫之道。”李元知道以“名垂青史”來引張機坑是最好的辦法。
“大醫之道?何為大醫之道?”張機行醫二十年,醫治的人數不勝數,但也沒聽說過什麼是大醫之道。
“所謂大醫之道就是開創醫館,廣收門徒,傳授醫,收集天下良方后編寫醫書,結識醫高明之人互相學習,彌補原本醫不足之,還要模仿神農嘗遍百草,尋找更多能夠治病的藥草,等學醫之人越來越多,就能開更多醫館,唯有如此方是大醫之道!”其實李元只是把現代醫學那一套拿出來套用而已。
然而張機聽完之后茅塞頓開,宛如打開了新世界大門一般,他以前總想著能救治更多的病患,但從沒想過把醫學推廣出去,他覺得李元說得很對,唯有把醫學推廣出去才能救治到更多病患。
張機對李元恭敬道:“李將軍大智,我遠遠不及,你所說的大醫之道確實是平生頭一次聽,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李元又嘆息道:“唉,然世人皆知醫重要,卻不重視醫,要做到大醫之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可能是五年,更有可能是十年,二十年,想要把醫學推廣出去還需徐徐進之,還張大夫能夠留在汝南開館傳道為我分憂。”
“承蒙李將軍不嫌棄,我必定竭盡全力開館傳道!”張機知道李元說的很對,世人皆知醫重要卻不重視醫,如若他返回南肯定得不到有權勢的人支持,但在汝南就不一樣了,在汝南有李元全力支持,開館傳道之事必定會事半功倍。
看到張機愿意留下后李元才松了一口氣,心想說了這麼多總算把這家伙給忽悠進去。
李元也不含糊,當即讓張機負責主持開館傳道之事,不夠的錢銀可以到陳群那里領取,他還派人四尋找名醫來汝南,推廣宣傳汝南大醫之道,相信不久之后汝南就會為天下醫道中心,事實上也正如李元所預料一般。
自守衛戰后汝南又恢復了平靜,李元命黃忠等武將加訓練兵馬,要讓新招降的士兵和從譙調來的士兵迅速融軍隊之中,他又讓陳群繼續加大力度發展農耕,并且不斷招收新的鐵匠打造兵甲,隨著他麾下士兵越來越多需要的兵甲也將會越來越多。
因為戲志才不適,所以李元盡量讓他理政事,還派人監督他,不讓他喝半點酒水,戲志才有好幾次忍不住想要喝酒但都被監督但士兵發現,監督的士兵也毫不在乎戲志才地位比自己高,只要發現戲志才有喝酒的意圖便立刻稟告給李元,戲志才拿那士兵沒辦法,最后只能完全放棄喝酒的打算。
李元發現監督的士兵非常負責,而且毫不擔心會得罪戲志才,便問那人姓名,那人報上姓名后李元立刻喜上眉梢,只因那毫不起眼的士兵竟然是歷史上頗有名氣的陳到。
陳到字叔至,乃是豫州汝南平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名位常亞于趙云,以忠勇著稱,蜀漢建興年間,任征西將軍、永安都督,封亭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得知此人是陳到后李元有意栽培他,于是將他安排到黃忠麾下做一名副將,希他能夠學到更多統兵之能,日后為一名不錯的將領,至于監督戲志才的人選李元又再另做安排。
雖然此時汝南已經擁兵五千,但不久之后董卓將會兵進,天下群雄共同討伐董卓,到時候誰的兵馬多誰就能夠引領群雄,現在李元手上的五千兵馬還遠遠不夠,雖然他無意爭奪盟主之位,但兵馬過也會被人看不起,現在的汝南也不再缺糧食,于是下令讓戲志才在汝南郡廣招士卒和有才能的人,繼續擴充麾下人才庫和兵馬。
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年半,這一年半來汝南發展得非常快,可以說兵糧足,人才濟濟,在李元做太守的兩年里人人安居樂業,基本上可以做到路不拾,夜不閉戶,因此百姓對李元的忠誠度非常高。
這段時間汝南也在不斷招收士兵,然而并不是盲目招收,凡家中只有獨子的不招,年不滿十八的不招,年過四旬的也不招,家中爹娘行不便的也不招,所以此次招攬士兵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年多下來只招到兩千人,雖然了一點,但這兩千人都是年輕力壯,并且忠心耿耿。
全因李元的招兵令非常大度,而且也從不強征士兵,所以所有士兵和百姓都十分認可李元,再加上他大力發展農耕,又開醫館傳道為百姓治療疾病,免去了很多尋醫的麻煩,因此在這短短兩年時間李元已經俘獲大部分百姓的心,李元在汝南一郡的威甚至還要比孔伷這個豫州刺史還要高得多。
在張機的心治療下戲志才和黃敘的病均已好得差不多,黃敘病好后也沒有在家閑著,他每天跟隨父親一起前往兵營學習統兵之能,晚上黃忠親自教他武藝,相信在黃忠的教導下他日后必定會為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將。
戲志才在養病的時候依然四尋找有才之士,經過努力搜尋后還真讓他找到兩人,一人姓廖名化,字元儉,荊州襄郡中盧縣人。
廖化可以說是貫穿整個三國時代的人,他曾為關羽主簿,關羽敗亡后歸孫吳,用詐死之計回歸蜀漢,劉備授任為宜都郡太守。
劉備去世后,廖化為丞相參軍,后為廣武都督,遷平郡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并州刺史,封中鄉侯。蜀漢滅亡后,廖化徙往,但在中途病逝,他一向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
另一人則是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東漢后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曹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后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封為東平相,屯于范縣。
曹將漢獻帝遷往許都后任命程昱為尚書,后又為東中郎將,領濟太守,都督兗州事宜。討平袁譚、袁尚后,拜為武將軍,封安國亭侯。
黃初元年曹丕代漢稱帝,拜程昱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同年逝世,年八十歲,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
程昱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謀士,智謀方面可以說毫不輸給戲志才,然而生剛戾,還曾經使用過人脯之計,即是在軍隊缺糧的時候在糧食里摻雜人,所以在歷史上留下一個不好的名聲,要知道古人都非常重名聲,然而即使這樣也無法遮擋其頗才華的一面。
能得廖化和程昱二人輔助李元到非常高興,他封廖化為討逆校尉,輔助黃忠統治兵馬,封程昱為主薄,輔助陳群理政事,又封陳到為武威校尉。
現在李元的麾下的人才庫也跟著日益壯大,文有戲志才,陳群和程昱,武有黃忠,許諸,王武,陳到,廖化,劉辟,襲都和黃敘。
若智謀以戲志才為首,程昱次之,主要是因為程昱還沒有什麼表現,否則以他的智謀絕不比戲志才遜。若政治能力則以陳群為最。
武將方面以黃忠為首,既能統兵馬又能沖鋒陷陣,一手箭法還出神化,許諸次之,李元麾下的虎衛營由許諸統率,王武輔助。
陳到,廖化的能力或許不能與黃忠和許諸這等一流武將相比較,但也屬于中等之姿,要比劉辟和襲都二人好上不。至于黃敘這小將現在還排不上什麼用場,但在黃忠的教導下日后必定會有不長。
李元的勢力羽翼漸,也該到展鋒芒的時候了。
(1v1甜寵,男神略微病嬌~)梵輕死了,然後莫名的繫結了一個係統。係統:你要去不同的世界扮演女主,然後………梵輕點頭:懂了係統:等等我還沒有說完!等等宿主你幹什麼!你是身嬌體軟的女主,不是反派!等等宿主那是男主,宿主快把刀放下!不,宿主那是反派,你們不能成為朋友!宿主那是惡毒女配,你們不能做交易!然後,係統就眼睜睜的看著它的宿主,一次又一次的走上人生巔峰。本書又名《我的宿主總在黑化》
從梅林傳奇開始,經歷一戰,遇到神奇女俠,然後踏上遺失的高地,可當凱再次來到現代世界的時候,看到了斯塔克集團的廣告。(有英劇、美劇,其中有些還是很老的劇集,漫威是主體,也會夾雜一些其他影視劇,dc隻是涉獵,最多一兩個角色,並不會加入dc的世界觀)
一穿越過來就要入宮殉葬, 攤上這等大事,怎能束手等死? 爹娘無情,要以她的生命換取一家榮耀, 家族涼薄至此,她必須奮起,為自己鋪墊一條康莊大道! 今年,她十六歲了, 但是,爹爹和母親卻讓她用生命去換取家族的榮耀。 而到如今,她連哭都哭不出來了, 也罷,便當是還了他的生身之恩吧,橫豎都是死, 何必如今尋死以皇后的身份去死, 至少,娘親也能夠得一個謚號,算是死后哀榮, 而她龍展顏,也不再被人恥笑為通房丫頭所生的女兒。
文案一: 姜涼蟬一朝穿書,對著一家子注定是炮灰配角的傻白甜犯了愁。父親兄弟將斷男主仕路,她將蠻橫作妖害死女主,斷男主情路。手握劇情,她瘋狂補救,鞍前馬后地在沈放和女主之間穿針引線,妄圖將功補過。終于劇情進行到情人橋,女主踏上這座橋,從此就跟男主鎖了,癡纏一生受盡寵愛。站在情人橋頭,她松了一口氣,準備功成身退。 沈放盯住她,下巴一抬:“這橋,你上。”姜涼蟬:?????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把我當媳婦?主角和惡毒女配之間就不能有一點單純而又感人的友情嗎? 文案二:世人都道,沈放白長了一副妖孽相,其實是個人間閻羅。他最討厭的,就是京城姜府那一家,尤其是那姜家大小姐。直到元宵看花燈,姜涼蟬被人踩掉了鞋,眾目睽睽之下,沈放泰然自若、姿勢熟練地蹲身給她穿鞋。********沈放本來心里只有家國和時事,偏偏她橫竄出來,在他面前橫沖直撞。后來,又在他心里橫沖直撞。他的丫頭哪里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太愛做媒,總想往自己懷里塞人。沈放氣苦,忍不住暗示她:“你覺得我們之間算什麼?”小丫頭眼淚汪汪,滿眼全是感動:“你也把我當兄弟了?” 算了,還是早點把她揉進懷里省事。 閱讀指南: 1、本文架空,架得很空很空,請勿考究。 2、沙雕古言小甜文。
劉毅穿越東漢末年,將能橫掃千軍,士能呼風喚雨,他卻獲得撿尸之術,從剛死之尸拾取各種物品,學技能,加屬性。他救下董卓,被收為義子,從此孝子劍在手,亂世重生,三國崛起,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