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四百四十七章 菩提院中聽佛法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四百四十七章 菩提院中聽佛法

從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法會來到佛門祖庭,到如今已是七月末,徐北游和蕭知南已經在佛門滯留了足有半月的時間,外面的形勢一日一變,徐北游多有些坐不住,這幾天一直在心底里思量著,是否將佛門之事暫且放下,先送蕭知南返回帝都,畢竟在哪里參悟佛經都是參悟,可蕭知南這位攝政長公主還是待在帝都城中更為妥當。

徐北游曾對蕭知南提起過此事,只是蕭知南拒絕了這個提議,說如今的帝都城中有韓瑄和謝蘇卿坐鎮,出不了什麼大子,反而是徐北游的傷勢已經嚴重到不容拖延的地步,可不希自己的丈夫哪天被別人地取了項上人頭,所以徐北游養傷才是第一要務。

另外,蕭知南也有些不好對人說出口的子小心思,也想趁著這個時候多陪在徐北游的邊,畢竟夫妻二人聚離多,現在一別,再次見面就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既然蕭知南都如此說了,徐北游自然是從善如流,每日里除了向秋月討教佛法妙義之外,也會與其他六位首座切磋境界修為,這倒不能說徐北游占佛門的便宜,畢竟他乃是地仙十八樓境界,又是劍宗宗主,也算一代宗師人,相互印證之下,只能說是各有裨益收獲。

今日,徐北游便要聽菩提院首座講經。

菩提院所在是一座清幽古殿,今日沒有半個佛門弟子,唯有菩提院首座和徐北游兩人。

Advertisement

兩人相對而坐,菩提院首座瞧著不過不年紀,氣態儒雅,不像是佛門中人,倒像是俗世私塾中的教書先生,他在前放了一部經書,手掌按在經書的封面上,緩緩說道:“當年寺寺主秋思曾在寺中暫住,結合寺的大日經和本寺的金剛經,與方丈師兄一同整理出了這本金剛界儀軌。”

“所謂佛有三,法、報、化,法佛者,阿彌陀佛是也,報佛者,金剛薩垛佛是也,化佛者,毗盧遮那佛是也,佛祖釋迦,毗盧遮那佛之化也,即大日如來。故而這大日經便是宗之本經義,徐宗主若是想求神通,可以選這本金剛界儀軌,若是想求禪,卻是要在大日經和金剛經中找尋。”

徐北游未置可否。

菩提院首座繼續說道:“什麼是佛法說的簡單些,佛法就是佛祖說過的話。”

“佛是什麼不是高坐神壇的泥塑木偶,而是心中有佛,人間生佛,故而佛不在西天,卻在心間。

“禪宗便將這尊心中之佛歸結為一個禪字,正所謂閉口是禪,面壁是禪,求索是禪,棒喝是禪,歡喜是禪,不也是禪。”

“佛祖說的話中自然也會有禪。”

這些話初聽之時大有深意,不過細思之后,卻發現空乏味,有套話之嫌。

菩提院首座不管徐北游做何想,翻開前的金剛界儀軌,開始正式講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如來信解游戲神變生大樓閣寶王,高無中邊,諸大妙寶王,種種間飾,菩薩之為師子座。”

徐北游臉上的表驟然凝重,向菩提院首座。

因為菩提院首座未曾張口,聲音已然印徐北游的心間。

如果徐北游沒有猜錯,這應當是佛門六大神通中

的他心通。

既然他心通手段都已經用上,這次的講經看來是要真格的了

相傳當年佛祖講法,有地涌金蓮,有天花墜,有幸聞得佛法,頓悟者不知凡幾。

“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隨種種趣、種種、種種方便道,宣說一切智智或聲聞乘道,或緣覺乘道,或大乘道,或五通智道,或愿生天,或生人中及龍、夜叉、乾闥婆,乃至說生侯羅伽法”

老僧仍舊沒有張口,而是以他心通的手段,將自對于經文的悟直接印徐北游心間,尤其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部分,更是能保留老僧的六分悟。

徐北游放開識海,閉目靜心

此時在徐北游的紫府識海中,有一尊形模糊的佛陀,帶有佛萬丈,有說法聲音回不休,天花墜,地涌金蓮。

饒是徐北游境界高于菩提院首座,見到如此景象,也是心湖起波瀾。

然后便是不斷聲音在徐北游的心田中響起。

“佛有六神通,謂之神足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痛,盡通。神足通,即自由無礙,隨心所之能力。天眼通,能見眾生生死苦樂之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無有障礙。天耳通,能聞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及世間種種之音聲。他心通,能知眾生心中所思之事。宿命通,能知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不三界生死,而得盡神通之力。”

“所謂六神通,非是佛祖所傳,乃是由道門莊祖首創,莊祖于人間世有言,夫耳目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后傳至寶竺,化為己用,了如今的六神通。”

“正所謂佛本是道,佛門有歡喜禪,道門有房中,佛門有他心通,道門有讀心,佛門可察宿命回,道門有卜算窺天機。”

“故而道門亦有六神通,如意、天眼、廣聞、讀心、兵解、盡,道門之盡通,謂之長生不死,逍遙世間,亦作神仙之屬,如今的道門掌教真人秋葉,便是已得盡神通。”

徐北游神專注。

一本金剛界儀軌,逐字逐句,菩提院首座娓娓道來,其中又夾雜諸般道經佛法,乃至是玄教和儒門的道理教義,徐北游識海中的佛陀也越發清晰。

最終芒萬丈,佛如海,照亮他的整個心田徐北游一開始還略有幾分輕視之意,在菩提院首座講完之后,他已然是收起了所有的輕視,誠心待之,然后又誠心謝之。

臨走的時候,菩提院首座從自己的手腕上褪下一串菩提數珠,為徐北游戴到手腕上。

k首發ru

菩提子已經是褪去原本的金黃之,變為純白之,沒有毫雜質,可謂是誠所至金石為開,無疑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珍貴之

徐北游戴著這串數珠離開菩提院,然后凝視著這串珍貴至極的菩提子,心中生出一個念頭,若是鑄就佛法金,然后再以一劍斬之,摧破這尊金,那自己便是不破不立,破后而立,以劍斬自,劍道修為將更上一重樓,幾乎可以比擬當年的師祖上仙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