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人老人踏腳石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人老人踏腳石

這里雙方對峙,自然引起了佛門知客僧人的注意,一名佛門小僧急匆匆地朝這邊飛奔跑來,剛好與那對夫妻肩而過,眼角余瞥見一頭白發,這就讓小和尚有點奇怪,難道是哪個世不出的老前輩他下意識地回頭再看,頓時嚇了一跳,這次首先映眼簾的卻是個絕子,子之,他不知該怎麼形容,只是在他的腦海中跳出一個念頭,天上的仙子天怎樣麗,誰也沒見過,但他覺得應該像眼前的這名子,才名不虛傳。

小和尚只覺得心跳加速,臉火辣辣一片,仿佛有火焰正在灼燒一般,再不敢去看子,也不敢去看與子同行的早生華發的年輕男子,轉過頭繼續向前跑去。

不過跑了幾步,小和尚似乎又想起什麼,停下腳步,鼓足勇氣轉,對那夫妻二人雙手合十行禮,略帶聲道:“兩位施主,小僧有禮了。”

年輕夫妻停下腳步,子開口問道:“這位小師傅,有事”

小和尚這次正面見到這位“菩薩”,完全不敢直視,趕忙低頭道:“兩位施主,容小僧多唐突,前頭有幾位客人起了沖突,小僧已經通知寺中師長,寺師長很快就會趕到,還請兩位施主暫且止步。”

白發男子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子輕聲笑道:“無妨,那里有我們的幾個朋友,正好可以說和一下,還請小師傅放心。”

小和尚雖然長年都在寺中,但卻不傻,聞聽此言,心中暗道:“既然是朋友,哪里會是說和,恐怕是助拳還差不多。”上卻是說道:“施主,且聽小僧一言,這里是佛門凈地,不許斗毆滋事,還兩位施主暫等一二,待到寺師長到來之后”

Advertisement

未等他把話說完,那位高不可攀的子已經繞過他繼續邁步前行,而他已經沒有勇氣再去攔路,小和尚不是完全不通俗務之人,否則他也不能被委任為知客僧人,此時他心知肚明,兩人之間,看似不過幾步之遙,實則天壤之別,猶如在高樓之上仰夜空寒星,手可摘星辰是假,遙不可及才是真。

在如今蕭氏宗族,若說蕭羽那輩人還過些苦楚,畢竟經歷過那段十年逐鹿的世。可蕭知南出生時,天下大定三十年,太平盛世,是堂堂公主之尊,自小鐘鳴鼎食,又因為是家中獨的緣故,備父兄寵溺,若是再加上太后林銀屏,可謂是盡三代帝王的寵盡尊榮,心氣之高,可想而知。

當初愿意與一文不名的徐北游平等而,是因為這個年輕人與其他人不一樣,值得讓如此去做,兩人親后,又顧及到徐北游的和面子,從不在他面前擺出任何架子,但不意味著這位公主殿下對任何人都是好說話的綿子。

更何況如今已是總攬廟堂大權,每天跪在腳下的人不知幾何,求的人更是不知凡幾,面對這個小和尚,愿意停步一次,是因為自小養出的涵養和禮數,不意味著還會有第二次。

從某種程度而言,已經給了這個小和尚天大的面子,至于這個小和尚能否領會,或是能否領,蕭知南其實本無所謂,也的確有資格不在乎。

作為大齊蕭氏的當家人,只要大齊朝廷還存在一天,就是天下間最頂尖的權勢人之一,真正讓在意的,可能是道門,也可能是佛門,亦或者是朝中的功勛老臣

,但讓最在乎的,絕對是旁的這位夫君。

自從承平二十三年之后,天下漸顯象,正所謂世出英雄,天下間不斷有老輩人死去,也不斷有年輕人出頭,在這些年輕人中,尤以那位劍宗宗主最為耀眼奪目,也正是因為這位無形中承前啟后的大劍仙的出世,老輩人之凋零變得更為顯而易見。

按照道門的輩分來算,最老一輩的青塵、明塵、鐘離安寧等塵字輩中人已經死傷殆盡,次一輩的葉字輩中人也漸顯頹勢老態,不斷有人死或是歸。這兩輩人的凋零,帶來的最直觀結果就是,云字輩中人強勢崛起,無論是道門中的天云和白云子,還是劍宗的徐北游,都可以算是此輩中人。

如今天下,可謂是新人新氣象,只是不管是如何氣象,只要已經步寒冬的老輩人還未完全凋零,還有秋葉和完北月這等人世間,那麼年輕人的新春就遲遲無法到來,這天下還是老輩人的天下。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老人死守著規矩,占著位子,新人什麼時候才能出頭

世來臨之后,因為有徐北游的前車之鑒在先,許多年輕人也紛紛效仿,行以下克上之舉,意圖踩著老輩人上位。

宗必和完玉妃就是抱著如此想法之人,他們之所以會在這里遇上王愷之一行人,看似是偶然,實則卻是兩人心謀劃后的必然。

天下間的大宗門,被稱作三教九流,只是時至今日,九流已不再是九個宗門,大概還剩下七個,而三教卻是多出一個,分別是儒、釋、道,再加上玄教。而在世人看來,玄教和儒門又比道門和佛門差上一檔,蓋因兩家,一家群龍無首,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儒門魁首,另外一家青黃不接,在前任五大長老相繼離世之后,只有一個慕容玄支撐門戶,致使堂堂玄教教主不得不事事親為。

反觀道門和佛門,不但麾下地仙修士眾多,又有鎮魔殿和八部眾,凡事都可讓手下之人去辦,而兩位宗主只消在宗安坐不即可,比起玄教高出何止一籌。

先前倒是還有個劍宗與玄教作伴,都是大哥不笑二哥,可在冰塵加劍宗之后,劍仙一下子變坐擁兩位十八樓地仙的宗門,在頂尖高手的數量上,僅次于道門而已。

再加上前不久的江都一戰,慕容玄敗于劍宗宗主徐北游之手,繼而被完北月所擒,雖說完北月也算是玄教中人,但不知哪天就要證道飛升,待到他也離世之后,玄教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在此之前,玄教中要有人能站出來,就像劍宗的徐北游一樣,接過宗門的重擔。

所以出于玄教的完兄妹便將目落在了同樣境況凄慘的儒門上,儒門八位大先生,其中修為最高的孫世吾已經死,而謝蘇卿與葉道奇等人又因為各自立場而反目,使本就是一盤散沙的儒門愈加四分五裂,真是應了“秀才造反十年不”那句話。

既然讀書人訌,那麼儒門自是不足為懼,就算不好招惹那些已經有了明確靠山的大先生,可在其余幾位大先生中,卻是可以好好掂量一番,尤其是大先生王愷之,修為境界很是尋常,不過是依仗著輩分資歷,才能竊據大先生高位。

在他們兄妹看來,算是再好不過的踏腳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